• 14

CS雙修-SONY A7RM2 與 CANON EF-LENS 的結合

SONY A7RM2 + CANON EF 11-24mmf4L

20161022 金龍山 日出









CANON EF11-24mmf4 L USM 這顆最廣的變焦鏡頭,如果要裝鏡前濾鏡架,目前市面上有三種系統可以選擇:

1.卡色 170mm寬(2mm厚)的插片式濾鏡架系統,有ND,GND,GND-R,CPL,材質包含CR39及玻璃(真的玻璃),可選擇的濾鏡種類最多.

2. WonderPana FreeArc XL for Canon EF 11-24mm f/4L USM Lens,有186mm 直徑的ND,CPL;以及200mm寬(2mm厚)的濾鏡系統,材質是CR39.

3. 鉑銳 175mm寬(2mm厚)的插片式濾鏡架系統,目前只有GND,GND-R ,材質號稱光學玻璃,但官網稱重量只有玻璃的1/4,猜測材質是壓克力.(這種材質宣傳在 WonderPana 6.6吋上說法相同,WonderPana 6.6吋 的GND就是壓克力材質)

如果要使用CPL,只有卡色插片式170*170mm CPL 及WonderPana 186mm 直徑CPL 選擇.但這兩種系統都有一些"小問題"存在:卡色的插片濾鏡架旋轉一個小角度,在畫面對角線上就會出現濾鏡架的黑影;WonderPana 186mm 直徑CPL已經比成像圈還大,估計不會有黑影存在,不過濾鏡體積上非常龐大,估計東方人的手掌無法輕易抓取這186mm的濾鏡,拆裝可能不易.

這裡想分享另外的PL/CPL選擇,只有 CANON EF11-24mmf4 L USM這種有鏡後濾鏡架設計的鏡頭可以使用.

我在另外的文章中有分享過後置ND濾鏡的資料: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4360538&p=4 (37 樓)

是不是藉由後置濾鏡架也能是使用PL濾片(偏光濾片)?
初步的測試是OK的.

插片式的CPL是如何製作?其實就是兩片玻璃中間夾這一層偏光濾片;另外一般鏡頭使用的圓形偏光濾鏡的製作也是大同小異.因此後製濾鏡使用偏光濾片原則上也是OK的,不同的是後置濾片無法旋轉,因此在切割偏光濾片時要確實的依據偏光角度切割偏光濾片,讓偏光濾片置放後能達到最大的偏光效果.

擷取一段廣告詞分享:


右邊1,2 張都是ND1.2 的後置濾片,每張有4格減光的效果,兩張一起使用就是減光8格的效果.
左邊1 是線性偏光濾片(PL),左邊2是圓偏光濾片(CPL),兩者的偏光角度相差45度,在裁剪時要特別注意.(CPL還未測試,濾片兩面的保護膜還沒撕下,因此顏色較深)



下面先比較線性偏光濾片的使用效果...
所有測試機身都是SONY A7RM2 + SIGMA MC-11 ,拍攝時間2016/11/05 11:00左右,所有影像為機身直出jpeg.進LR6縮小影像尺寸.

第一組:太陽光在右上方,水面的反光明顯濾掉;若快速比較兩張影像,地面的反光也被濾掉,有濾片影像較無濾片上呈現較暖調.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92-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93-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第二組:太陽光在上方中間偏左,水面上有太陽的倒影;水面的反光明顯濾掉;但接近太陽的位置偏光效果較差.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90-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91-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第三組:太陽光在右後方;水面上橋的倒影明顯濾掉.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74-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75-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第四組:太陽光在右後方;中央通道上方兩側的綠葉,有偏光濾鏡顏色較飽和,偏光效果明顯.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78-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79-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第五組:太陽光在左上方;右側宮門上的反光明顯過濾掉,顏色飽和.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85-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86-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第六組:與第五組同一位置但拍攝位置向左側移動,讓鏡頭光軸與太陽光角度更小;右側宮門上偏影像中心的反光明顯過濾掉,顏色飽和.但向畫面邊緣的反光過濾效果不佳.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88-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89-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第七組:放上EF 24-70mmf2.8 LII USM + Zeiss T* CPL(82mm) 前置濾鏡在同樣拍攝位置(同焦距)比較偏光效果;前置濾鏡旋轉到偏光效果最強的位置;有濾光片比無濾光片的顏色飽和些,但是後置濾鏡偏光效果比前置濾鏡差,影像偏暖調.

後置PL偏光濾片

DSC07582-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無濾片

DSC07584-1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EF 24-70mmf2.8 LII USM + Zeiss T* CPL(82mm) 前置濾鏡

DSC07580-2470_PL by oliver911, 於 Flickr


幾點結論:

1. 偏光濾片減光4/3級,較多數偏光鏡片低.
2. 畫面偏暖調,但沒有明顯色差; 暖調對風光攝影有利.
3. 後置偏光濾片偏光效果無法與前置偏光濾鏡比較,偏光效果無法調整(旋轉)到最大的效果.
4. 在超廣角鏡頭上使用後置偏光濾片,在畫面中央的偏光效果較佳,往畫面兩側偏光效果遞減;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進入偏光濾片的角度愈大,偏光效果愈差.超廣角的視角往往大於90度甚至100度,在畫面周邊的偏光效果原本就是較差或無效的.有經驗使用20mm以上(等效全幅鏡頭焦距)超廣角鏡頭,旋轉偏光濾鏡看藍天的偏光效果,是局部變化而無法全面改變就是這個原因.

有興趣的找估狗大神查一下:偏光濾片何處買 可以找到購買地點,價格比ND 濾光片還便宜,兩張孫文(含運及稅)大概可以裁切9張使用.
CANON 鏡頭的資料搬回CANON 家...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4&t=4360538&p=9
Sony A7RM2 + Canon TS-E 17mmf4L







Sony A7RM2 + Canon EF 11-24mmf4L




Sony A7RM2 + Sigma 120-300mmf2.8 S013





Sony A7RM2 + Sigma 120-300mmf2.8 S013 + X2 加倍鏡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