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數位機大家都用電腦螢幕觀賞,再廣的鏡頭都不會感覺景物太小,拍風景就可以使用更寬廣的鏡頭,雖然20mm以下可以更好拍,但變焦鏡想有一定的畫質水準,變焦率不能過大,因此20-100mm或24-120mm,應該是最大變焦率兼實用的焦段.
之前先買有28-85mm 蔡頭,常常覺得不夠長,也不夠廣,後來增購一支35-135mm和18mm,21mm,使用後發現,還是28-85mm比較常用,35-135mm雖然能補85mm以上焦長,但全幅夠高的畫素,以裁切方式即可獲得85mm以上不足的焦段.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若FF同樣是2400萬畫素,規格同A77,售價又比照A850的話,以今日的Sony技術,鐵定會賣得超好的.
A900/A850當時Sony的高ISO技術不如C,N,今日可非同日而語了.
A77之所以不行,那是受限於CMOS感光單元密度過高,受光學極限所致,要是A77只有1200萬畫素的話,鐵定大受歡迎的.
A900/A850是以低ISO純淨度著稱...
A77我不覺得不行,反倒讓人激發拍照熱忱...
相較C/N在操作性跟便利性, Sony很有優勢,加上因SLT帶來的輕量化,我也傾向帶Sony出門
Canon我也有 但大概拍拍人像我會想用,一遇到風景或錄影,C/N會使不上力
錄影這東西,我不想搞得自己手忙腳亂,C/N的自動對焦實在不怎樣...
再者感光元件單元密度過高是半導體特性不是光學極限...
Sony有可能以a77機身放一片FF sensor
但價格我看也不至於太低,不然其它家都不用玩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