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SONY 今年第一部FF單眼將走低價策略

Sony若能出一支ZA 24-105mm或24-120mm蔡頭,搭配ZA 16-35mm,就真的能一機二鏡全球遊透透了.

24-70mm太短了點,又和16-35mm重複不少,很多場合都得再加一支70-200mm或70-300mm才夠用,實在不方便.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Sony若能出一支Z...(恕刪)


出"ZA 35-105 F2.8"也不錯~~!!

只是一切都是我在幻想......
重要公告:我不是懶猴家族,也不是天才家族的成員之分身!
那就叫A777這個名字吧
應該不錯!

tony16 wrote:
那就叫A777這個名...(恕刪)


聽起來像是賣拉霸機,當場冷掉了......

魯獅 wrote:
Sony若能出一支Z...(恕刪)


同感
24-105+16-35或是配定焦35or50就可以一機兩鏡 實現
旅遊紀錄120mm以上的焦段用的不多,還要多帶70-300一支增加重量
結果回來看照片,70-300拍的照片不超過5%
底片機時代拍正片,由於大多以看片箱和放大鏡檢視照片,太廣的鏡頭拍的照片在方寸之間,感覺景物有點兒小,因此以28mm以上鏡頭為主,35mm拍風景最為適宜.

而數位機大家都用電腦螢幕觀賞,再廣的鏡頭都不會感覺景物太小,拍風景就可以使用更寬廣的鏡頭,雖然20mm以下可以更好拍,但變焦鏡想有一定的畫質水準,變焦率不能過大,因此20-100mm或24-120mm,應該是最大變焦率兼實用的焦段.

之前先買有28-85mm 蔡頭,常常覺得不夠長,也不夠廣,後來增購一支35-135mm和18mm,21mm,使用後發現,還是28-85mm比較常用,35-135mm雖然能補85mm以上焦長,但全幅夠高的畫素,以裁切方式即可獲得85mm以上不足的焦段.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若FF同樣是2400萬畫素,規格同A77,售價又比照A850的話,以今日的Sony技術,鐵定會賣得超好的.

A900/A850當時Sony的高ISO技術不如C,N,今日可非同日而語了.

A77之所以不行,那是受限於CMOS感光單元密度過高,受光學極限所致,要是A77只有1200萬畫素的話,鐵定大受歡迎的.


A900/A850是以低ISO純淨度著稱...
A77我不覺得不行,反倒讓人激發拍照熱忱...
相較C/N在操作性跟便利性, Sony很有優勢,加上因SLT帶來的輕量化,我也傾向帶Sony出門

Canon我也有 但大概拍拍人像我會想用,一遇到風景或錄影,C/N會使不上力
錄影這東西,我不想搞得自己手忙腳亂,C/N的自動對焦實在不怎樣...
再者感光元件單元密度過高是半導體特性不是光學極限...

Sony有可能以a77機身放一片FF sensor
但價格我看也不至於太低,不然其它家都不用玩了

魯大師可以跳來SONY

SONY論功能性贏
SONY論連拍贏
SONY論錄影畫值對焦贏
SONY論人體功學贏
SONY論拍照對焦速度贏
SONY論價格低,贏
SONY論鏡頭素質,蔡司鏡頭贏
SONY論照相立體感層次贏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輕鬆騎 wrote:
SONY論功能性贏
SONY論連拍贏
SONY論錄影畫值對焦贏
SONY論人體功學贏
SONY論對焦速度贏
SONY論價格低,贏
SONY論鏡頭素質,蔡司鏡頭贏
SONY論照相立體感層次贏...(恕刪)



醒醒吧,這個等級的機器不是你在那邊義和團式的喊贏就贏的
一匹馬好不好,也是要遇到伯樂才會曉得.

不過,如果連這批馬都不看不騎,那肯定就不是那個伯樂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