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1012 wrote:其實用a55這段日子...(恕刪) 撇開品管不說,長焦鏡+低ISO低速快門+不能打人造光源的題材,犧牲掉了反光鏡運動的聽覺爽度,再加入了可選擇開關的電子快門,換來的是克服掉以往傳統機械結構作動的機身自體微震,只需顧好腳架震等外在因素,在我來看是非常值得的。
路過的刺客 wrote:撇開品管不說,長焦鏡...(恕刪) 反光鏡微震的問題確實在DSLT上減少了,我用70-300G手持拍照成功率感覺就高很多,在使用A55時感受很深,這點也是DSLT優點,一劍兩刃啦!!
路過的刺客 wrote:撇開品管不說,長焦鏡+低ISO低速快門+不能打人造光源的題材,犧牲掉了反光鏡運動的聽覺爽度,再加入了可選擇開關的電子快門,換來的是克服掉以往傳統機械結構作動的機身自體微震,只需顧好腳架震等外在因素,在我來看是非常值得的。.(恕刪) 對了小弟上次問A77電子快門的事後來好像說是前廉還是後廉電子快門實際還是有機械快門小弟聽不太懂前後廉不是跟閃光燈搭配的功能嗎?還是說A77真的有電子快門如果有那更好了很多時候不想浪費快門數說比如可以電子快門校正白平衡試拍幾張看看效果感覺ok的時候再切到機械快門這樣蠻不錯的
arrow1012 wrote:其實用a55這段日子...(恕刪) DSLT沒了反光鏡的結構自然聲音就只剩快門簾的聲音了...聽覺上的刺激自然也少了很多在一切都落後對手的情況下,DSLT是Sony取得跟對手競爭的一隻鑰匙,有了這隻鑰匙,加上本身的電子能力也能造就跟對手媲美規格的機身....單眼相機部門的營收也不會這魔難看DSLT有其好處當然相對的也有其壞處..至少...目前看來Sony會維持這個方向下去現在的缺或對於Sony來說不見得是壞處....至少可以有時間把該搞定的東西先搞定以往以Sony的策略來說...他們很少在上市前才把東西準備好,平均來說..如果到港日是10月,其生產的時間大部分8月就好了,9月初可能機器就在海上漂了...當然這也是以前的習慣...現在的Sony跟以前差距不小
詳細我想你問谷哥看看前簾是第一次的快門 等於是讓光線進感光元件後簾是接下來遮光的 讓感光元件完全斷光以成像而電子快門是利用CMOS逐排紀錄訊號模擬前簾的運作等到後簾關上 來形成影像而這東西也是因為無反光鏡相機或是DSLT才去做的有弄懂的話 就知道為什麼沒有電子快門的A33/A35/A55會聽到兩聲快門而傳統DSLR只有一聲快門
原來是這樣還是有機械快門完整的動作除了他原本就不用翻反光鏡所以也不需要反光境預鎖快門動作額外再細分為打開跟關上打開快門廉的震動會造成曝光期間細微的震動所以開快門這震動也"鎖起來"整個曝光期間就只有關快門這幾乎沒影響的震動了提外話看到下方的小惡魔正妹廣告上次再一篇相機測試看到一個正妹很不錯可以加進來好像是從事編輯還是什麼的好像叫做阿曼達還是甄妮佛的很有氣質呢吉姆林大在嗎要是下次還有A77後續評測你知道的
alexander1027 wrote:吉姆林大在嗎要是下次還有A77後續評測你知道的 ...(恕刪) 這位板友你趁亂告白喔~希望11/5的2.0版軔體可以讓A77大爆發,我就可以放心購入,也希望泰國產線早點恢復!
sanbi01 wrote:11月5日真的有2....(恕刪) http://www.sonyalpharumors.com/sr2-sony-a77-and-a65-firmware-2-0-coming-on-november-5th/這個是之前在中國官網不慎PO出的訊息大家覺得應該是在預告11/5會有2.0版軔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