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沒有 Minolta AF 135mm F2.0 呢?如果有,售價或許會比C/N兩家還親民呢!

Minolta 並非作不出光圈大於 F2.8 的 135mm 自動定焦鏡。
事實上,日系光學廠中,致力追求Bokeh(散景),Bokeh最柔美的,非Minolta莫屬。
其中以 135STF 最為著名,可惜這支必須手動對焦,且最大進光量只有F4.5,模擬F2.8的景深。
(感謝 rightright 大大指正!!)
而是M的風格傾向旅遊(24-85mm自動變焦鏡繁多)、強調手持不用腳架 - 以機身防手震聞名。
而自信在85mm焦段能輕便&散景兼顧,85mm F1.4屢屢發表,甚至最後推出了limited版(全球限量700支)。
Canon也對其 85mm F1.2L 相當自信(售價也很高貴)。
景深可以計算、散景卻難以計算;景深雖淺,卻不代表造成令人滿意的散景。
※ 簡易景深速算法
光圈: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焦距:焦距長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距離:距離近景深小;距離遠景深大。
相同構圖下,50mm似乎可以比85mm更接近被攝物?而135mm則必須又離更遠了?
這樣子是 50mm 景深會比較淺嗎?(Sigma 30mm F1.4 那支不就是最淺的?)
重點是 焦長 / 光圈 = 「有效口徑」,有效口徑愈大,景深愈淺。
50/1.4=35.71
50/1.7=29.41
50/1.8=27.78
50/2.0=25.00
50/2.8=17.86
85/1.4=60.71
85/1.8=47.22
85/2.0=42.50
85/2.8=30.36
135/1.8=75.00
135/2.0=67.50
135/2.8=48.21
135/3.5=38.57
135/4.0=33.75
135/4.5=30.00
一般來說,最大光圈成像不會是最銳利的,M認為「景深值」在30就夠淺了。
焦長更長的確讓有效口徑變大,不過M的作法更具創新,也就是 135STF 的由來。
講到這邊:APS-C玩家或許發現當初追求高C/P值恆定光圈,如A16(Tamron 17-50mm F2.8),其實它的淺景深不如預期明顯啊。
為了理想散景,直上定焦鏡吧!

常見的變焦鏡皇,換算成定焦鏡,有一個巧合。
16-35mm F2.8 => (16+35)/2=25.5 => 24mm
24-70mm F2.8 => (24+70)/2=47 => 50mm
70-200mm F2.8 =>(70+200)/2=135 => 135mm
24、50、135 這三支超大光圈定焦鏡,才是精華所在!
我原本在 85mm、135mm、70-200mm G 之間徘徊。
對 sony 來說:135mm 的最佳選擇其實就是
Carl Zeiss Sonnar T* 135mm F1.8 ZA

Sonnar 來自德文中Sonne(sun太陽),大光圈的意思。
T* 鍍膜 : T* coating 的T是透明的意思(Transparency),當初軍事目的用於夜間航空攝影,而 * 有進化的意味, T* 廣義來說指此為最高級的鏡片。
ZA就是Zeiss for Alpha
而「135FF全片幅 + 135mm」能有防手震解決方案的,目前也只有 sony α900。
如果想追求高畫質+理想散景,這會是絕佳組合。

規格轉載自 http://www.ecat.sony.co.jp/dslr/lens/lens.cfm?PD=24690


http://www.photozone.de/sony-alpha-aps-c-lens-tests/381-zeiss_za_135_18?start=1
photozone.de 實測評語:Highly recommended! 強力推薦!
從台北忠孝復興sogo入手後,我迫不及待試拍,135mm的距離感一時難以適應,只是一些隨拍,拍得不好請見諒了

257.

258.
259. Zeiss的味道又回來了,清新散發的感覺
260. 135mm景深壓縮的感覺
261. 這樣的長焦段在室內,iso會攀升到1600!
262.
263. 最後記得「逢sony必反」一下 ..
我身邊剛好帶著50mm F1.4,想到可以去年貨大節熟悉一下鏡頭、順便比較兩者差異。
先苦後甘,先使用非常重的 135mm 逛一圈,再換上輕便的 50mm,照片順序我有調整,方便比對。
年貨大街人潮洶湧,加上各種免費試吃不斷誘惑
用 135mm 可說是自找麻煩
熟悉的 50mm 竟也佔不了多少便宜
總之還請多多包涵了!畢竟是 135ZA 第一次外拍,也是我第一次逛年貨大街。
PS. 相片順序有調整過!相片圖框裡有備註50mm、135mm,是兩支不同鏡頭:
Sony 50mm F1.4
Carl Zeiss Sonnar T* 135mm F1.8 ZA
機身則是 sony α900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沒錯,135mm的距離感、為求「框景構圖」就是不免要再退一點,退一步的時間都大於0.1秒,抓拍的那一瞬往往稍縱即逝,所以要改變拍法才可以。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四兄弟,齊心
319. 老闆說:「我哩走路,不要拍我!」
320. 老闆,你現在是團團圓圓,沒人認得出來啦
321. 捲上底片
322.
323.
324. 披著虎皮的胖達 ...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撐了那麼久,終於購入人生中的第二顆鏡頭:又大又重(77mm+1kg)、望遠鏡頭就算了,居然還是定焦鏡 ...
但,老婆大人看到成果眼睛為之一亮。
散景、淺景深不是一切,但這支鏡頭真的讓人煥然一新,應該早點買的,現在都不想用 50mm 了。
以上,給每一位認真打拚的頭家,在汗水與笑顏之中、生意興隆。
您若看到本篇,不妨也上街光顧、感受一下年節氣氛!
延伸連結:
[長期分享] 攝影の醍醐味 sony alpha 900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801548
[整理]42支常見鏡頭規格售價比較表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64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