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國流出的 A7C II 實機相片

2023-08-09 19:46 發佈
Blue-Mystery wrote:
中國流出的 A7C II...(恕刪)

流出實機圖者說廣東話,是名攝影師,有說A7CII在他手上使用中。
YOUTUBE有這攝影師的原始影片。
還有另一台是A7CR,規格大致就SonyAlphaRumors寫的。
這兩台都是單記憶卡。
carlevaro wrote:
流出實機圖者說廣東話...(恕刪)


他下次很難再拿到新機測試了
flody

這流出者伍SIR根本沒有被SONY找過做評測就是,近年他只是嘴攝

2023-08-10 23:39
Sony應該先把拍照體驗與更新做好,不然就只能靠龐大副廠鏡頭群來增加吸引力
刀法太苛刻,這次入手,下次換機就跳到隔壁去了
sunup921

我真心覺得a74跟a7c都要有無裁切的4k 60p

2023-08-11 8:31
dweezel55

蠻同意的,Sony一直是規格上領先的品牌,沒有其他家的那麼貼合攝影師的感官、情感體驗,也沒有規格領先,只剩鏡頭群,那會很危險。

2023-08-11 23:05
syshen wrote:
他下次很難再拿到新機...(恕刪)


他的YouTube 是說他現在在英國,
不過記得他是香港的youtuber..
然後沒有保密協議,所以他可以說。
不過他說過他喜歡的相機不是sony ,
所以應該沒差

不過看起來沒有控制搖桿,
比沒有雙卡更沒入手的慾望。。。

估計是這個月出了。
之前傳聞是11月。。
妖狐藍風

觸屏穩定度不好控制,搖桿比較穩定。 當然如果是直接用熒幕的話,觸控選擇是比較方便。不過我還是習慣用EVF。

2023-08-13 12:17
flody

屏可以弄成類似鼠標的移動方式,即當成大搖桿用,而且首要還是追蹤對焦,手怎麼也跟不上相機自己判斷。現在世代都是手機升級的,EVF是真的少用

2023-08-13 23:06
妖狐藍風 wrote:
不過看起來沒有控制搖桿,
比沒有雙卡更沒入手的慾望。。


我是覺得ok
因為c系列機身沒m寬,右手指能滑螢幕當搖桿
而且觀景窗靠左,比較不會戳到鼻子

c終究是極致輕便下的產品,能省則省
把五軸砍了我都覺得沒差
各家都有吸引人的點
全幅想要又輕又好應該還有段路要走⋯

拿著A7M4想再更輕一點,又不想屈就APSC,$ony只剩A7CII能選

為了圖更輕一些是該買A7CII還是拿A6700裝全幅鏡好?
tony1124

會出a7c系列就是鎖定輕需要輕便小巧全幅機族群,拿a6700裝全幅鏡當然可行,但可能無法完全發揮鏡頭性能,還是等A7CII妥一點

2023-08-11 19:26
flody

全幅1.8定焦鏡頭甚至2.8定焦一樣輕,標準段也有很多輕便變焦

2023-08-11 22:35
奔@ wrote:
全幅想要又輕又好應該還有段路要走⋯
嗯~
那就買a7R V,應該就含有a7C II + a6700,且還有8K可用

我是有感索尼很會花模具開發的大本錢,在一機接一機共用母板,即只在UI上變化與作軟控限定區分,就有一個一個新機可出世,似如只在舊藥換新瓶,若能把那些開發模具的大費用,省下來專賣a1與a7R V(反正各方都要行就是輕不起來),在薄利多銷之不知可降價多少%、又可多賺多少,才是兩相宜之道!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奔@

好像⋯好像頗有道理欸[笑到噴淚] 比雙機輕鬆,但我只想再輕一點!

2023-08-11 10:05
AbdA

沒有什麼好再輕一點,除非只用單一鏡頭,不然在鏡頭換一下,增力的重量是有過之。然我的想法是---都是當代相同引擎、高畫素者,每個階段只需開發二機,如一般用a7R V、要高速連拍用a1二造花費上會很相宜。

2023-08-11 11:57
奔@ wrote:
各家都有吸引人的點全...(恕刪)


輕全幅很早就出現過了,
SIGMA FPL就是用A7R4 R5那塊底,
重量只有400多克,可能還比預期的A7CR還輕。

但老實說,輕這件事可能對選APSC是比較好的,
全幅鏡頭重量都蠻重的,機身輕不見得是件好事。

相機以底大、還是用畫素來分高低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在都更講求好的攝影舒適度,更強的耐久性,以及更方便的機能。
assis1123

還敢提SIGMA FPL,那個讀出速度然後只能用電子快門...WTF

2023-08-11 18:11
flody

在可操作性足夠下還是越輕越好,超過600G的鏡頭可以將支點放鏡頭上

2023-08-11 22:33
希望能再輕便
不然防手震要再加強
否則這台可以pass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