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最近看上sony推出的ZV-E1相機,想來紀錄平日生活及旅遊vlog
用途約95%為錄影取向,5%照像, 常旅遊地點:日本70%;美西20%,其他10%
遠景拍攝少約佔5%,拿鏡頭自拍 約佔5%,主要是拍親友為大宗約佔90%,主要拍攝為人帶景為主
輕巧方便帶著走為主,希望鏡頭在480g左右或以下為主,畢竟享受旅遊比較重要
希望是一機一鏡,最多一機兩鏡(一定焦,一變焦)為主
有先做功課看上下述幾隻鏡頭,再請大家幫我看看該選擇哪一種鏡頭好?
第一支可能先選變焦鏡為主,選項包括:
1. SONY FE PZ 16-35mm F4 (353g)
2. SONY FE 20-70 mm F4 G (488g)
加上上述光圈F4在夜晚可能不足,用途是晚上室內聚餐及拍美食用,預計再添購定焦,選項包括:
1. SONY FE 20mm F1.8 G (373g)
2. SONY FE 24mm F1.4 GM(445g)
3. SONY FE 35mm F1.8(280g)
4. SONY FE 40mm F2.5 G (173g)
私心想添加第一顆是16-35mm F4,因屬內變焦,若加上dji rs3 mini 穩定器拍攝,應該是變焦時拍攝比較穩定,不用再重新調整重心平衡,但又考慮到20-70 mm F4 G比較汎用;兩者目前價格一樣!,有點難決定
若選擇16-35mm F4 + FE 20mm F1.8 G 是否為拍影片最好組合?!
還是有其他更好的推薦?
謝謝指教!
weichihung wrote:
大家好 最近看上sony...(恕刪)
『dji rs3 mini 穩定器拍攝』千萬不要買穩定器,千萬不要買穩定器,除非你有商業需求,不要小看手持穩定器加上相機的重量,放在包包裡很佔位子,還要組裝、收起來很麻煩。竟然是旅行輕鬆點,請善用ZV-E1的動態積極防手震,雖然畫面會被裁切很大,這個時候你就需要買以下鏡頭。
人帶景VLOG,第一推薦:
1.SONY FE PZ 16-35mm F4 (353g)
這是多數國外創作者使用的焦段,但是他們選用的是16-35 F2.8(很重),主要原因是光圈大不用到晚上拆換鏡頭,畢竟雙原生ISO可以幫到很大的忙。
『16mm 』開動態積極防手震會被裁切畫面接近『22mm』焦段

畫面來自:小鹿Lawrence
開動態積極動態積極防手震不用忍者步走路,可以一般行走,畫面穩定媲美穩定器。
室內暗光鏡頭,第一推薦:
SONY FE 20mm F1.8 G (373g)
除了焦段重複之外,找不到什麼缺點了,以防萬一開防抖裁切後焦段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除此之外備選鏡頭:TAMRON 17-28mm F/2.8 DiIII RXD (A046) (420 G)
這個是內變焦的鏡頭,便宜光圈大,不拍遠景的話,適合你當掛機頭。

以樓主敘述的攝影和拍照需求,我會推薦以下這兩支變焦鏡頭: 光圈大、涵蓋的焦距夠廣、尺寸和重量也是樓主能接受的,不管是室內或戶外拍照攝影,發揮的彈性很大。這兩支鏡頭 Mobile01 都有開箱測試介紹,你可以看看。
Sigma 16-28mm F2.8 (450g | 長度 102.6mm | 內變焦) $27,800
Sigma 28-70mm F2.8 (470g | 長度 103.5mm | 外變焦) $24,800
Wahaha214 wrote:
用了一陣子你就不會想...(恕刪)
RS3 mini所謂「鎖不住」,是指下面影片提到的這個問題嗎?
https://youtu.be/R104eTT3rkA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