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進門的疑惑

一直有考慮進門,主要看上可靠易用的人面/動物追焦和real time tracking,鏡頭打算用tamron的變焦貪其輕便高質,而a7c外型也終於合意了,但有2點還是令我有點猶豫

1/ 直出膚色會偏黃,sony膚色真有這麼慘嗎?
 
2/ 機身防震不行,是否要當它沒有比較好?

⋯⋯知道聽別人意見不如自己進一套試試,但還是想再聽一下XD
2020-09-29 9: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疑惑
sony体验店随便玩
stanmkl wrote:
一直有考慮進門,主要(恕刪)


其實沒有那麼糟糕

這些評論都是"相對比較出來的"

膚色相對canon來說 差

防守震相對olympus來說 差

但真的有這麼不堪嗎?

還不至於的

至少他的優點會讓你願意接受他的缺點

世上沒有完美的相機

都是佳能,也有黄和不黄的
然后呢,你不打算后期?
stanmkl wrote:
1/ 直出膚色會偏黃,sony膚色真有這麼慘嗎?
 
2/ 機身防震不行,是否要當它沒有比較好?


很納悶一直在提這二點……
1.
這是各自喜好的事,而既然是這樣,一般上都可調設記憶下來,就調個自愛的膚色然後看看M1~M3哪方便,把自設的存下,要拍自己所好一鍵就可切出來用。另有功能強大的「圖片設定檔」,看看哪個方便調,調好就是記憶好,要用也是切一下即可。

2.
防手震只是一種感受,因其有鏡頭體積大小、感光元件大小、畫素大小與焦距大小等,多方面綜合形成的問題,基本上實在很難用比較,來指出哪家與機型較好,不然要比就要有上述相同條件。所以可以確信,官方根據協會所定為標準的等級。
stanmkl wrote:
一直有考慮進門,主要...(恕刪)


1.顏色問題很主觀的,你能接受怎樣的黃,
要自己看過。

所謂的黃如果是建立在謠言跟偏見上,
那是談不完的。
顏色設定都是可以調的不是死的
覺得顏色不對,
我都是拍raw回去用LR調,
想直出的話,
再多爬文看看白平衡跟PP設定之類的。

2.一樣的問題,機身防震不行,是如何不行?

是認為廠商吹牛,
還是使用者自己拿不夠穩?
要證明廠商吹牛,
要有跟cipa相同的機器去測,
條件相同才有客觀比較。

如果是使用者主觀看法,
之前相機王在測試O家7.5級補正,
結果有人撐4秒,有人穩定到15秒,
那又要怎麼算呢?
是算撐4秒的,還是撐15秒的。
其實如果是用人去測的,
測出來的其實是人的肌耐力,
不是廠商所宣稱的補正級數。
===================================
顏色問題,我是用A6500在拍攝的,
自動白平衡已經是很接近肉眼所見,
如果是要拍人像,版上有大大分享設定,
有更好的膚色表現,這都是可以設定的。
防震問題,我是裝老鏡拍攝,
拿的是czj 50 1.8,
在0.4秒下靜態拍攝也是很穩定,
老實說我不太能理解,
所謂sony的機身防震不行這件事。
===================================
stanmkl wrote:
一直有考慮進門,主要(恕刪)


2.大法的防震做得最差,你看看現在連C家全幅都有防震了,但大法家的防震打得過誰?

我極度懷疑是E卡口的空間(冗餘)根本不夠全幅補償CMOS的大範圍移動,所以防震做得差.

倒是將來E卡口的APSC防震做得好的可能更大.
sony後期的機子,膚色已經改善很多,我用過A7R2,真的是蠻需要調色的,但是到A6400已經不需要調膚色了,canon的話,膚色真的是比較討喜,但並不代表canon的膚色比較接近真實,只是不用花很多時間去調色。

至於要說我是那一家用戶,
canon 玩過2台apsc ,
nikon 一台全幅 一台 apsc.
sony兩台全幅 一台 apsc

各家都有其優缺,當然也有地雷機種,就自行評估,多爬文多比較囉!
1.雖然還不能跟富士比,但三代後膚色是討喜的
再者SONY 感光元件的技術是行業的領頭,動態範圍跟顏色寬容度不用擔心
.
2.有,但實際效用大概三級左右
差都是比較出來的
.
對我來說,我不會為了追那1~2級的防手震差異
放棄SONY的對焦跟寬容度
強悍的對焦在拍攝時很輕鬆
強大的寬容度在修圖時很愜意
Canon紅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