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我看大圖 [出歐為尼] FE35mm / 85mm F1.8 / A73 開箱&人像拍攝分享教學](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908/mobile01-5ba284fb4db9e30ceb02e2e0be998b75.jpg)
身為一個使用43系統超過15年的用戶,突然間轉戰Sony,想必會讓許多同好大吃一驚
由於小弟拍攝的場合經常是以低光環境為主,過去使用M43的相機其實是蠻吃虧的
即便已經使用了頂級的機身和鏡頭,拍攝出來的成像和純淨度總還是不甚滿意
而過去總被大家譏笑為家電廠的Sony,也在短短幾年內有著飛越式的躍進
恰巧前陣子個人愛用的焦段FE 35mm F1.8終於上市
在經過一番思考後,便決定正式跳坑啦!
【開箱】
首先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機身和鏡頭的開箱照,其實除了35和85這兩顆鏡頭
個人也同時入手了24-70mm F2.8GM這個大塊頭,所以也在底下一併分享開箱照
(((本文所有圖片皆可點擊連到Flickr觀看大圖)))
▉ A73 ▉




▲前滾輪的位置個人覺得有點太低,而且離快門鍵太遠,使用上有點不太順手

▲後滾輪的位置適中,曝光補償滾輪手感偏硬,好在個人都使用M模式,影響不大


▲機背搖桿和十字轉盤的手感很不錯,反應相當精確和靈敏



▲錄影鍵的位置有點尷尬,手持狀態按下去一定會晃到,所幸可以指定快門鍵避免這問題
▉ FE 35mm F1.8 ▉

▲雖然定位是中階鏡頭,但全金屬鏡身讓質感大大加分,反過來也需要小心掉漆的問題

▲AF/MF切換鍵的位置在鏡身水平線之下,是一個非常不好操作的位置
對於錄影中經常需要切換AF/MF的用戶來說,感覺是有點不方便的
個人最後的解決辦法是把鏡頭上的對焦固定鈕指定成AF/MF鍵來加快切換速度
這點個人就反而比較欣賞O機,在O機上面
幾乎所有按鍵的位置都是經過人體工學考量過的
特別是O鏡的對焦離合器真的是爆好用的



附上幾張與機身合體的照片,真的很難想像會有一天等到
全幅機身和鏡頭的大小、體重會和M43相去無幾,然而現在卻真的實現了



▉ FE 85mm F1.8 ▉
85 1.8基本上就是一顆放大版的35 1.8,因此優缺點也都差不多





▉ FE 24-70mm F2.8GM ▉
24-70GM的體積和重量都與過去O家神鏡14-35mm F2.0很接近
不過由於A73的握把比較淺,高度也不夠
因此使用這顆鏡頭如果沒有搭配垂直手把的話,小拇指會懸空,拿久了手會非常酸







【人像拍攝分享】
▉ Day1 - Cosplay LoveLive 凜喵 ▉
剛入手相機沒幾天就有攝影同好邀請我一起去拍攝Cosplay
難得有機會可以拍攝Cos,又可以順便測試相機和鏡頭,當然立馬答應了
這次Coser裝扮的角色是LoveLive 裡面的凜喵
由於當天是處於一邊拍,一邊調整、熟悉相機的狀態
照片呈現的效果可能不如許多S家前輩來得那樣完美
但大家還是可以參考35和85這兩顆鏡頭的表現
拍攝當天下午抵達台北外拍勝地自來水博物館的時候
由於太陽還很大,光線角度過高
我們就選擇先在建築底下的陰影處拍攝

▲35mm F1.8 1/1250" ISO200

▲35mm F1.8 1/1000" ISO200

▲85mm F1.8 1/800" ISO200
分別來一張35mm和85mm的全身照

▲35mm F1.8 1/1000" ISO200

▲85mm F1.8 1/800" ISO200
利用離機閃作為背後光源,營造出逆光的感覺
正面則是利用反光板反射光線消除臉上的陰影

▲85mm F1.8 1/320" ISO200
在博物館那邊拍了一會兒後,我們轉移陣地前往後方的噴水池
噴水池四週都種滿了樹,晴天時陽光透過樹蔭灑落一地,煞是美麗

▲85mm F1.8 1/640" ISO200

▲85mm F1.8 1/640" ISO200

▲85mm F1.8 1/500" ISO200

▲85mm F1.8 1/500" ISO200
A73擁有相當不錯的動態範圍,如下面這張照片
原始照片其實天空是完全爆掉的,但在Lightroom中依然可以輕鬆還原藍天
但要留意的是,如果背景中出現樹葉或是邊緣會透光的物體時
天空拉太多回來的話,會在透光物體邊緣形成二線性的色散現象喔!

▲35mm F2.4 1/250" ISO200

▲85mm F2.0 1/500" ISO200

▲85mm F1.8 1/640" ISO200
拍著拍著,大家也都累了,於是就到一旁的公園椅休息一下
沒想到公園椅也是個不錯的拍攝景物呢!

▲35mm F2.2 1/800" ISO200

▲35mm F2.2 1/400" ISO200

▲35mm F2.2 1/400" ISO200
以往使用M43拍攝大逆光的照片時
容易遇到背光的部位雜訊較多或是膚色混濁的情況
A73在這部分則是表現優異,畫質相當純淨

▲35mm F2.0 1/1600" ISO200

▲35mm F2.0 1/1600" ISO200
原本想說挑平日去水博館應該不會碰上太多小朋友
結果沒想到依然是人山人海...,因此最後泳池的畫面就沒有拍太多了orz

▲85mm F2.0 1/1600" ISO200

▲85mm F2.0 1/1600" ISO200
▉ Day2 - momo(藍妍寧) 新北投外拍 ▉
拍完Cosplay隔天,遇到MD朋友momo最近剛好入手RX100,想問我怎麼操作
剛好很久也沒一起吃飯了,所以就很臨時約了跑去新北投敘舊,順便拍照XD
當天下午,因為momo去弄頭髮的關係,稍微慢了點到
在等待期間,就先跑去新北投車站晃晃,拍拍照
幾經波折,終於把新北投車站搬回來了,是個很適合文青拍照的景點呢!

▲35mm F2.5 1/2500" ISO200

▲35mm F2.0 1/320" ISO200

▲85mm F1.8 1/640" ISO200

▲85mm F1.8 1/640" ISO200

▲85mm F1.8 1/320" ISO200

▲85mm F2.8 1/160" ISO200

▲85mm F2.0 1/320" ISO200

▲85mm F2.0 1/320" ISO200

▲85mm F2.0 1/320" ISO200
有趣的高仿古董電視,經過前面就能入鏡喔!

▲35mm F2.0 1/320" ISO200
復古的腳踏車,以前阿公家也有一台幾乎一樣的呢!

▲35mm F2.5 1/160" ISO200

▲35mm F2.5 1/125" ISO200

▲35mm F2.5 1/125" ISO200
好不容易等到momo來了,已經餓壞的兩人就先跑去吃了溫泉拉麵
由於館子裡面光線很昏暗,所以就沒拍甚麼照了,簡單一張打卡照帶過
倒是這邊有特別留意快門速度沒有放太慢,畢竟Sony的五軸防震不比O家的那樣變態
O機一秒之內可都是安全快門呀XD
同樣1/40秒,另外一張就有稍微晃到了(沒有上傳)

▲35mm F1.8 1/40" ISO200
上面那張打卡照原本是沒有這麼鮮豔的,由於餐廳光線嚴重不足的關係
現場的光源已經不足以還原食物本身正確的色彩,無論再強的相機都沒辦法
所以這時候RAW檔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有經驗的攝影師可以靠著自身對色彩的掌握度
透過後製軟體還原拍攝物原本正確的顏色(下圖為原始檔)

吃飽飯後終於可以開工啦,車站月台的站牌一定要打卡拍一下的!

▲35mm F2.0 1/3200" ISO200

▲35mm F2.0 1/3200" ISO200
側逆光是外拍人像常用的手法之一,不僅可以透過逆光獲得夢幻的髮絲光
還能強調人物的輪廓和立體感,更可以藉由逆光來降低臉部細節,獲得柔膚效果喔!

▲35mm F2.0 1/3200" ISO200
上面幾張照片都是大家心中以為的網美照,其實在等待攝影師檢視照片的過程中
網美通常都是這副表情的......
沒辦法,天氣真的太熱啦XD

▲35mm F2.0 1/3200" ISO200
好吧~還是繼續當回網美好了...

▲35mm F2.0 1/4000" ISO200

▲35mm F2.0 1/250" ISO200

▲35mm F2.0 1/250" ISO200

▲35mm F2.0 1/250" ISO200

▲35mm F2.0 1/200" ISO200
如同前面解說到的部分,窗戶也是一個很好拍攝逆光人像的地方喔!
特別是光線透過窗戶照射進來之後,多少會多了點柔光的效果(太乾淨的除外...)

▲35mm F2.0 1/500" ISO200

▲35mm F2.0 1/500" ISO200
車站除了室內好拍之外,外頭的木造元素也很適合拍照唷!

▲35mm F2.0 1/1250" ISO200
以下就由專業網美來示範,矮子如何也能拍出修長美腿吧!
▼範例1:平視角度拍攝,MD站三七步,前腳踮,腳尖下壓

▲35mm F2.0 1/1600" ISO200
▼範例2:低角度拍攝,雙腳稍微併攏,利用後腳重疊來修飾腿部線條
接著一樣踮腳,但這次是改成後腳跟抬起喔!

▲35mm F2.0 1/1600" ISO200
接著幾張在鐵軌上拍攝的照片,則是利用了許多攝影師愛用的消失點構圖法
所謂的消失點構圖法,就是利用鐵軌、馬路、或是建築尾端漸漸消失的特性
引導觀賞者視線集中在拍攝主體上,創造視覺上的中心點,藉以留下印象

▲85mm F2.0 1/1600" ISO200

▲85mm F2.0 1/1600" ISO200

▲85mm F2.0 1/1600" ISO200
既然可以藉由構圖創造視覺中心,當然也會有缺乏視覺重點的照片囉!
下圖就是許多初學者容易出現的問題
照片中缺乏引導視覺中心的元素,也沒有前景來襯托立體感
最後就成了一張靠著大光圈營造淺景深,看似夢幻卻又沒重點的照片了

▲85mm F3.2 1/1600" ISO200
逛完車站後,我們又接著移動到比較後面的區域,同時也換上特別準備的日式浴衣
本來是打算先進去 梅園 拍一下的,結果沒想到我們來晚了,園區已經關閉
所以最後也只能在附近拍拍街景了...orz

▲85mm F2.2 1/500" ISO200

▲85mm F2.2 1/640" ISO200

▲85mm F1.8 1/800" ISO200

▲85mm F2.2 1/640" ISO200
經過澡堂在前往隔壁街的路上,會穿過一條木造階梯,兩旁滿是花草,好不美麗

▲35mm F1.8 1/800" ISO200

▲35mm F1.8 1/640" ISO200

▲35mm F1.8 1/640" ISO200

▲35mm F1.8 1/800" ISO200

▲35mm F1.8 1/640" ISO200
35mm F1.8這顆鏡頭的口徑蝕並不嚴重,光圈全開時依然能拍出接近圓形的散景
這對一顆大光圈鏡頭來說,是相當加分的

▲35mm F1.8 1/640" ISO200
這邊也要跟大家分享一下人像後製調色時的一些心得,許多人在拍攝人像時
總喜歡一昧地追求色溫準確,或是所謂白裡透紅的膚色
卻常常忽略掉當下拍攝環境現場的光線是否真的有必要一律校正成5千多K的白色色溫
例如黃昏時分,明明現場的色溫是很高的暖色調,卻強行使用閃燈補光來校正色溫
導致作品失去了原本該有的溫度和故事性
建議大家不妨偶而靜下心來,每到了一個新場景,不要急著拿出閃燈
先觀察一下四週的景物和光源,看看有沒有哪些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把現場的美好光線和色溫,融入你的照片之中,用顏色來說故事
"一張色溫精準,色彩還原度高的照片,可以展現拍攝者的功力,
卻不一定能表現其說故事的能力"
這就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人像拍攝心得

▲35mm F1.8 1/640" ISO200
白色的牆面和淺色衣物的主角各自佔據了畫面的兩邊,讓畫面色彩的比重趨近平衡
這也是一種常用的對比構圖手法

▲85mm F1.8 1/400" ISO200

▲85mm F1.8 1/400" ISO200
金黃色的陽光穿過街上的大樹,隨風搖曳的枝葉,成了最美的背景光源

▲85mm F1.8 1/400" ISO200
隨著最後一次按下快門,這張完美光線的照片,也成為當天個人最喜歡的一張作品

▲85mm F1.8 1/400" ISO200
▉ 動態影像作品 - 心 ‧ 北投 ▉
當天除了靜態的照片之外,我們也順便錄製了一些小片段
用以測試A73的錄影和對焦性能,拜其優異的動態範圍所賜
影片在後製調色時能夠很容易還原高光和暗部的細節
只要再花點時間,找出適合個人的色彩定義
相信往後一定能更加輕鬆地拍攝出動人作品
除此之外,A73搭配兩顆定焦鏡錄影時的對焦性能也比我想像中來得優異
在預設的標準對焦速度之下,皆能迅速精確,且滑順地追蹤目標
感覺上甚至不輸給松下的GH5,這也是讓人格外興奮的一點
最後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當天拍攝的影片所剪輯成的小品吧!
P.S:當天拍攝並無使用三軸穩定器,移動的部分皆為手持拍攝
▉ 個人短評 ▉
A73無論是靜態或是動態拍攝上的表現,都能在無反系統裡面排進前段班
雖然在各方面都不是最強的,甚至還有一些設計上的缺點或瑕疵
但誠如許多專業攝影Youtuber所言,是一部"短板(缺點)"最少的無反相機
其強大性能和親民的價格,配上趨於完備的鏡頭群和週邊
不難看出Sony在相機這塊市場上的野心
正因這批黑馬的竄出,使得近期其他相機大廠不得不開始用力擠牙膏
甚至一條不夠,好幾條一次都擠下去了
我相信這絕對是消費者所樂見的情景
也希望未來在攝影這塊領域能夠看見更多高性價比且出眾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