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99II 開箱暨京都美山町大阪賞楓行(全文完)

身為Sony的用戶, 這幾年雖然手上有強大的A7R2, 但是半殘的LAEA4轉接A鏡,讓我心中始終有一絲的缺憾, 尤其是135ZA更是讓我魂牽夢迴 。因此我對於A99II一直有著很深的期盼




就在我出國旅遊前, A99II終於在台灣上市。



PB26976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PB26976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匆忙的將A99II帶回家, 在對它毫不熟悉的情況下, 隔天清晨就帶著A99II+SAL70200G, 135ZA 及A7R2+2470GM出國,

在01已不乏人開箱。 而且Kimin 對A99II 已有詳盡的介紹, 因此小弟對A99II的各項結構性能不再多做著墨(其實我也不熟)





以下直接進入實拍

照片都是JPEG 直出, 盡量PO出 A99II 的照片, 只有非不得已的情況下, 才會PO A7R2 的照片來交代場景。 如果有PO,一定會註明




Day 1 萬博紀念公園



「萬博博覽會」為1970年日本國內最初舉辦國際性的活動,會場就在大阪吹田市,之後將場地規劃為一座記念公園。

在廣大的敷地內,最具代表性建物就是由岡本太郎大師所設計的「大陽的塔」。太陽之塔真的是一個很顯著的地標,進門就可以看的到。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 沒想到它春天可以賞櫻, 秋天可以賞楓。





整個塔,高70m,基地部直徑20m,臂長25m。

(對不起,第一張就是A7R2加2470GM的照片 )


DSC0005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其餘Day1的照片都是A99II 拍的




代表著未來的上部是黃金之臉(直徑10.6m、眼睛的直徑2m)

DSC00012 by Lee DG, 於 Flickr




代表著現在的正面胴體部是太陽之臉(直徑12m)


DSC0020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背面畫著的是黑太陽, 代表著過去(直徑8m)


DSC00019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導遊說我們現在來已經錯過了楓葉的全盛期, 果然一路上大部分的楓葉已經凋零, 所幸往空中步道的途中, 還有幾株漂亮的楓樹


DSC0008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08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07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09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09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1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空中步道是整個公園中的重頭戲


DSC0012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4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7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1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1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1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1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7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在途中有不怕人的小鳥, 潺潺的流水, 也有迷你小巧的瀑布, 都恰如其分的融合在自然中


DSC0016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7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6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在日本四點多, 天色就已經漸漸地昏暗, 雖然沒有夾道而來的楓紅, 但掛在枝頭的黃綠紅色楓葉, 就已經讓遠從台灣而來的我們驚喜的心滿意足





就在昏暗的餘暉中告別了萬博紀念公園, 也結束第一天的旅程

DSC0018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19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ay 2 美山町---一個遺留在過去京都歲月中的小城鎮



起了個大早,我們就驅車前往美山町, 這是一個在京都深山裡遺世獨立的小村落

美山町北村和歧阜白川鄉.福島大內宿並稱為日本三大合掌茅葺村落。

導遊說這是一個雲雨的故鄉, 平常容易下雨, 冬天容易下雪 ( 所以才有這種防積雪的合掌屋形狀 )。 再加上交通不便, 讓它保存了原始的風貌。 也因為交通不方便,即使位於京都近郊, 日本本身的觀光客也很少來。

沿著由良川, 38棟的合掌屋依山傍水, 錯落其中, 安安靜靜的, 時光在這裡彷彿已經靜止。


DSC0027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90 by ldg52121, 於 Flickr


這一天, 下了不小的雨, 旅客零零散散


DSC0024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以下三張是A7R2加2470GM, 其餘都是A99的照片 )


DSC0032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9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89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只有旅客的快門聲, 驚擾了這個小鎮

DSC0029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茅葺屋頂有兩種顏色, 綠色的長滿了青苔

DSC0023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綠色的屋頂訴說著歲月留下的的痕跡

DSC0025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5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棕色的是最近才翻修, 整修費用大約1500萬日幣, 80%由日本政府補助, 其餘20%由居民自己負擔

DSC0028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茅草屋頂最怕的是火, 所以這裡到處都有這種消防栓, 所以這裡也有壯觀的消防演習和冬天的點燈儀式, 可惜我們來的不巧, 無法躬逢其盛。

DSC0028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我們在這裡待得蠻久的, 也參觀了最古老面積最大的藍染工坊, 還有他們的資料館。 由於是A7R2拍攝的, 不便在這裡PO出,


離開前依依不捨,不禁頻頻回首凝望, 這個時間靜止的小鎮



DSC0028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3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22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天橋立---因為地殼的推擠,在海上形成的一個沙洲


丹後之天橋立(丹後の天橋立),其與安藝之宮島(今稱嚴島)及陸奧之松島共同被稱為「日本三景」

DSC0035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下午來到丹後的天橋立,就坐著這種可怕的纜車上下山

DSC0036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我試圖著搜索沿路的風光, 卻在纜車下面意外的發現這個牌子


DSC0032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沒錯, 他標明是芝櫻, 不知道是這裡曾經有過芝櫻, 還是還沒到它盛開的季節, 現在只有一片青苔, 下次諸位來, 坐纜車時不妨多注意你的腳下, 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






這就是天橋立, 其中左邊是被稱為阿蘇海的內海,右邊則是宮津灣(屬日本海的一部份)。天橋立南北兩端都與陸地相連

DSC0034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據說背對著沙洲站立並低頭從自己的跨下朝後望時,會看到沙洲猶如一條往天上斜伸而去的橋樑,而且盡頭會連接到天際

我身上揹了兩台相機, 實在不敢做這種高危險動作, 呵呵!回來將相片做180度旋轉, 應該也是一樣的效果

下面是旋轉了180度的照片

DSC00333 by Lee DG, 於 Flickr




回程經過的一個平交道, 覺得這個鐵道頗有對稱之美, 趁著沒有車, 趕緊拍一張


DSC00372 by Lee DG, 於 Flickr




日本的冬天不知道為什麼暗得特別快, 4點左右, 天色就已逐漸昏暗, 這時的光線已不利於拍照, 尤其是我手上的A99配的是長焦鏡, 心中不免暗自叫苦

所幸A99有機身強大的防震及白色優先的白平衡, 將昏暗的傍晚拍得像白晝, 這篇遊記都是直出照, 我沒有刻意進軟體去拉亮度, 以下場景如果用A7R2去拍, 恐怕要加個0.7-1EV才辦的到, 不過在這裡也凸顯出A99II的ISO不如 A7S及 A7R2, 我用的是自動ISO, ISO2都已經飆到6400, 不放大看還好, 放大都已經看到滿滿的躁點


以下這張是進沙洲前在智恩寺用A7R2拍的照片, 互相比對, 大家就可以明白A992強大的白平衡

DSC00340 by Lee DG, 於 Flickr
(智恩寺有名的扇形籤詩)





這就是剛才在高處看到的沙洲, 沒想到現在能真實地踏在這塊土地上, 兩旁長滿了高達8,000棵以上的原生日本黑松, 我正在納悶這條狹長的沙洲被海包圍, 不是應該鹹到長不出甚麼植物嗎? 查了維基百科才知道:天橋立沙洲下方的地下水脈卻是淡水,沙洲中段處設有一口稱為磯清水的古井,從裡面打出的井水是可以飲用的淡水,名列日本名水百選之一。

呵呵!恍然大悟


沙洲全長約3公里, 寬約40-100米


DSC0038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這是稱為「小天橋」的旋轉橋, 維基百科上這樣寫:天橋立南北兩端都與陸地相連,但為了便利船隻進出阿蘇海,因此在南端挖掘了一條人工河道,並在上面設置一稱為「小天橋」、可以水平旋轉的機械橋。


DSC00400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橋上拍的水道

DSC0040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經過的智恩寺

DSC0041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這些照片都是導遊沿途帶我們走回旅館時拍攝的, 這時到底有多暗, 看看以下兩張照片就知道

這是照完智恩寺,轉個方向拍的


DSC00428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433 by Lee DG, 於 Flickr



不甘心天橋立的美景就在夜幕中匆匆結束, 隔天與女王起了個大早, 6 點多就散步來到了沙洲




晨光微露, 整個沙洲幾乎都是屬於我們的天地, 只有野生的水鳥安安靜靜地陪伴著我們


DSC0045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我與女王貪心的呼吸著北國乾淨清新的空氣

DSC00470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優雅的享受著這一個美好的清晨

DSC0045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回程又經過了智恩寺, 不經意地發現了這一片楓紅


DSC0050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於是不禁地停下腳步, 貪婪的想用相機捕捉下所有的楓紅

DSC0051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52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51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51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楓葉實在太美, 我無法用長焦鏡留下所有影像, 請原諒我犯規, 再po 兩張A7R2 照的楓葉

DSC0032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58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匆忙中照了幾張智恩寺的照片

智恩寺供裡頭供奉的是國寶級的木造文殊菩薩 ,雖然不是很大, 但它卻是日本三文殊寺院之一。有很多應試的考生及家長們都會前來參拜,以祈求考試順利。

DSC00532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533 by Lee DG, 於 Flickr





多寶塔前有多棵「松樹」及「杉樹」,

DSC00523 by Lee DG, 於 Flickr




扇形詩籤是智恩寺的特色, 這時就必須再貼前面一張A7R2拍的照片做說明.


DSC00340 by Lee DG, 於 Flickr


好籤,掛在「松樹」上,松的日文發音matsu,與日文「期待」發音相同,因此好籤掛松樹,請菩薩加持保佑

壞籤,掛在「杉樹」上,則是因為杉的日文發音是sugi,與日文「過去」發音相同,因此壞籤掛杉樹,請菩薩消災祈福





寺內牆上掛了許多年代久遠的壁畫, 小弟不知是誰留下? 年代如何? 但時間已不容許我再逗留


DSC00526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530 by Lee DG, 於 Flickr


由於集合的時間已經緊迫, 再怎麼眷戀, 也只能依依不捨離開














Day 3 早上 伊根舟屋~~米其林二顆星旅遊勝地

一大早還在天橋立, 八點出頭, 用完餐, 整個團便往伊根舟屋前進, 大約30分鐘車程就已經到達丹後半島的伊根舟屋




借一下Google地圖會比較清楚相關位置

天橋立伊丹 by Lee DG, 於 Flickr


伊根,位在京都府丹後半島上,整座「若狹灣國家公園」的西邊,因為在若狹灣內的海灣,稱之為「伊根浦」。「米其林旅遊」將伊根列為米其林2星的旅遊勝地,因為在伊根有江戶時代遺留至今238棟「舟屋」組成的「舟屋群」聞名。


這是拍攝以下兩張照片的示意圖

若狹灣 by Lee DG, 於 Flickr

從制高點往「向井酒造」方向(圖片左側)拍,舟屋比較多, 也比較漂亮

DSC0074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往另一個方向拍, 舟屋分布比較少

DSC00749 by ldg52121, 於 Flickr




舟屋,挾著道路而興建,一旁為道路,另一旁為漁船停泊的倉庫,沿海岸築起兩層高約五公里長依山傍海的聚落的建築聚落。



港灣山巒環繞,灣內靜謐平穩,伊根町的居民,數百年來生活在這個天然的港灣內。




以下照片則是從若狹灣碼頭往兩側拍的照片


現在1樓為作業場、曬魚場,及船隻停泊處、2樓為一般的生活起居室,2005年日本將全國僅剩的伊根町舟屋建物群,選為日本重要傳統建造群保存地區

(下面這張圖可清楚地看到1樓為作業場、曬魚場,及船隻停泊處)

DSC0070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伊根舟屋圖片全部只有這張是A7R2拍攝, 其餘都是A992+SAL70200G所拍





村落仿如時光靜止,整排林立的舟屋群,彌漫著江戶時期的濃濃懷舊氣氛,飄揚著一股日本原景的詩意之美。



DSC0070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0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00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0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導遊說這個地方也是因為交通不便, 才得以保存江戶時期的建築原貌, 導遊說不但人少, 車子也少, 可以大搖大擺在它們街道上逛大街

以下是小弟在短暫15分鐘逛大街拍的一張照片, 有個小亮點,


請看左側, 是「台灣茶業專門」耶,是不是與有榮焉, 在這麼偏僻的小鎮, 竟然還有賣台灣茶

DSC00688 by Lee DG, 於 Flickr

接著諸位有沒有發現後面那棟房子寫著「京の春」, 這是伊根250年以上歷史的「向井酒造」所在,它是京都府的重要日本酒造之一,生產的日本清酒「京の春」、「伊根滿開」深受日本廣大清酒消費者的喜愛

了不起吧! 小小一個地方保存了幾百年來的舟屋, 也有著名的造酒達人, 雖然不是絕美的景致, 不得不讚嘆舟屋這片留有日本古味的原風景, 也難怪它會被列為米其林二顆星旅遊勝地


(後記:伊根舟屋的照片小弟沒有拍好, 全部的照片只有這個景點的照片進軟體後製調整, 其餘照片都是A99II JPEG 原汁原味直出照)








Day 3 下午 出石町---一個有類似京都風情的小城鎮

出石町位於兵庫縣北邊的豐岡市江戶時期,出石是德川幕府底下一處俸祿五萬八千石的城下町,出石町有著城下町特有的氣氛,因此號稱但馬小京都,同時也是日本國家指定的「重要傳統的建物群保存地區」。





城跡旁邊就是稻荷神社的鳥居群, 我們就是從鳥居群登上舊城遺跡


DSC00769 by ldg52121, 於 Flickr



鳥居甬道不長,在楓葉的襯托下很有秋天的味道


DSC0076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7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6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7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9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爬上157階臺階,穿越37座紅色鳥居後便能到達

DSC0077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77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782 by Lee DG, 於 Flickr






穿過鳥居就看到了神社



DSC00813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79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站在城池遺址上,可以遠眺高級武士的住處,古老商家與建築物櫛比鱗次的街道。原來的城已經不見,站在這裡卻有種念天地之悠悠之感概, 昔日之功名顯赫,榮華富貴而今安在哉!


城牆建築早已傾頹,現有的城池都是最近才復原


DSC00824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63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只有最後一張是A7R2拍的, 其餘都是A992+135ZA)


Day 4 日本三大名城之姬路城

今天早上我們風塵僕僕的從城崎的溫泉飯店趕到姬路城


姬路城位於日本兵庫縣。與熊本城、松本城合稱為日本三大名城;由於其保存度較完好(城內的天守為日本的12座現存天守之一),也被稱為「日本第一名城」。另外由於其白色的外牆,屋瓦呈現灰色,整座城就像是白鷺展翅般,所以也被也被稱為白鷺城。

姬路城 的歷史遠溯自 1346 年播磨的赤松貞範開始在姬山上築城,歷經多位城主,直到 1601 年池田輝政經過 9 年的改建才完成後來的規模。

姬路城 因為幾乎都未曾受到戰火波及,連二次戰爭時姬路空襲,城的主體都奇蹟未受損,而成為日本保留最完整的城廓,所以姬路城 又稱為「不戰之城」。它的價值在於在安土桃山時期前的建築都是以木造為主,但是姬路城 以木造城廓加上石造城壁,開啟了日本城堡建築的新頁。
2009年-2015年(平成21-27年):繼昭和時代的天守閣大維修後,再度開始了名為「國寶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的維修工程。據說去年才正式開放




雄偉的城牆從老遠的地方就映入眼簾

DSC01011 by ldg52121, 於 Flickr



今天的天氣並不好, 整個天空灰灰的,只有偶而會露出一點點藍天

DSC0086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89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姬路城是日本最高的木造建築,只可惜內部都是A7R拍的, 不便在這裡 po 出

這個龍頭魚身 看似鯉魚之類的裝飾品,叫做「鯱(しゃち)」。「鯱」原在中國神話中稱為「 螭吻」,相傳可以防止火災 所以許多日本傳統建築多使用 「鯱吻」來作為屋脊兩端的獸頭瓦。古屋城和大阪城的鯱吻都是金色,而姬路城比較特別,是黑色的鯱吻 。

DSC00879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姬路城是賞櫻勝地,但是這個季節沒有櫻花,只有光禿禿的枝枒。幸好城下還有幾株楓葉仍然不吝展現他們優雅的姿態

DSC0100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100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1010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6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4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49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74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65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5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63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942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ay 4 晚 阿貝野展望台

我們第一天和第四天住的是大阪萬豪都飯店, 位於近鐵百貨的第19樓, 阿貝野展望台就在飯店的第60層樓, 住宿飯店就贈送一張價值1500日圓的展望台入場券



阿貝野展望台是日本最高的展望台, 展望台的入口在地16層樓, 展望台的電梯非常的快速, 一眨眼, 45秒就從16樓到達60樓。



如果沒有注意到頭頂上的電梯聲光秀, 可是會抱憾而歸, 第一天就看到了聲光秀, 卻措手不及, 來不及錄。 幸好第四天還是住這裡, 盡管從下午血拚到晚上, 身體已經疲累不堪, 還是要拖著疲累的身軀, 趕在關門前去補錄補拍, 這一天所有時間都充分用盡, 直到晚上10點半左右, 才開始吃已經冷掉的便當


(PS 近鐵百貨百貨的附近有QMALL, 光是這兩個點就逛不完, 買不完, 其實拍的不多)



以下就是阿貝野展望台的電梯聲光秀(A7R2拍的)

這不是照片, 請點擊進去, 再點一次就會撥放

MAH00854 by Lee DG, 於 Flickr



以下是阿貝野展望台的照片

正常拍的展望台的照片應該是這樣(前兩張是A7R2+2470GM拍的)



DSC00858 by ldg52121, 於 Flickr




DSC0085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可是我A992配的是長焦, 索性就來點不一樣的




70端, 這張有個小亮點, 中間靠右, 天王寺清晰可見

DSC01016 by ldg52121, 於 Flickr



90端

DSC01020 by ldg52121, 於 Flickr





90端

DSC01021 by Lee DG, 於 Flickr






呵呵! 玩興大起, 試一下60層樓的 200端(開APSC,等校300端)

DSC01024 by Lee DG, 於 Flickr



時光匆匆, 時間也一分一秒的流逝, 很快地就到了展望台的關門時間, 就在夜幕低垂中結束了這一次的旅程。




至於與A7R2的心得感想, 可能要等小弟有空再補

(全文完)
2016-12-02 22:40 發佈
搶頭香~~~~~~LDG大恭喜美拍。


拉個板凳佔個位子

期待LDG大分享更多美圖~

ldg52121 wrote:
身為Sony的用戶...(恕刪)

Ldg大哥美拍神作棒極了,A99M2也了不起。
ldg52121 wrote:
身為Sony的用戶...(恕刪)

ldg大楓葉拍的真美

992真是集大成之作~配135ZA真棒!!
Day 2 美山町---一個遺留在過去京都歲月中的小城鎮



起了個大早,我們就驅車前往美山町, 這是一個在京都深山裡遺世獨立的小村落

美山町北村和歧阜白川鄉.福島大內宿並稱為日本三大合掌茅葺村落。

導遊說這是一個雲雨的故鄉, 平常容易下雨, 冬天容易下雪 ( 所以才有這種防積雪的合掌屋形狀 )。 再加上交通不便, 讓它保存了原始的風貌。 也因為交通不方便,即使位於京都近郊, 日本本身的觀光客也很少來。

沿著由良川, 38棟的合掌屋依山傍水, 錯落其中, 安安靜靜的, 時光在這裡彷彿已經靜止。


DSC00278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290 by Lee DG, 於 Flickr


這一天, 下了不小的雨, 旅客零零散散


DSC00242 by Lee DG, 於 Flickr



以下三張是A7R2加2470GM, 其餘都是A99的照片 )


DSC00321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294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289 by Lee DG, 於 Flickr


只有旅客的快門聲, 驚擾了這個小鎮

DSC00297 by Lee DG, 於 Flickr





茅葺屋頂有兩種顏色, 綠色的長滿了青苔

DSC00236 by Lee DG, 於 Flickr



綠色的屋頂訴說著歲月留下的的痕跡

DSC00254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257 by Lee DG, 於 Flickr




棕色的是最近才翻修, 整修費用大約1500萬日幣, 80%由日本政府補助, 其餘20%由居民自己負擔

DSC00282 by Lee DG, 於 Flickr




茅草屋頂最怕的是火, 所以這裡到處都有這種消防栓, 所以這裡也有壯觀的消防演習和冬天的點燈儀式, 可惜我們來的不巧, 無法躬逢其盛。

DSC00281 by Lee DG, 於 Flickr



我們在這裡待得蠻久的, 也參觀了最古老面積最大的藍染工坊, 還有他們的資料館。 由於是A7R2拍攝的, 不便在這裡PO出,


離開前依依不捨,不禁頻頻回首凝望, 這個時間靜止的小鎮



DSC00288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233 by Lee DG, 於 Flickr


DSC00225 by Lee DG, 於 Flickr


未完待續.............



ldg52121 wrote:
身為Sony的用戶...(恕刪)

恭喜ldg大大開箱
好多實拍美照
01到處都會讓人掉入錢坑!!此地不宜每天爬文,爬文的篇數決定你口袋的深淺度!!!!
Ldg大大,您這些照片,讓忙於工作的小弟該如何是好><

二香!!
這麼好的作品

這麼強的器材

這麼棒的旅遊

一整個就是羨慕啊

ldg52121 wrote:
身為Sony的用戶,...(恕刪)

還好還好,還搶在第一頁

LDG大大超神的!!! 期待後續!!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