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纪念+分享】真的就这样和SONY相遇十年了... 0_0...(有各种图哦)!

小弟是目前住在Sydney的一枚Mobile01粉丝。

今天有感而发想写点东西哈哈。杂七杂八也不知道会写出点啥来,总之一定会配点图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说SONY收购Minolta,突然感慨,自己当年从a100到现在,居然已经陪SONY走过了十年!?

期间,我用过Canon,Nikon,Olympus,Panasonic,以及近期小试了一下Fujifilm。可能这就是不觉得十年太长的原因之一吧哈

相机的性能在十年间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也稍有长进。

今天在Sydney,窗外狂风暴雨,没法出门,于是在家把各个镜头拿出来擦了擦,拍了个合影,又看了看自己的一些照片,决定写文纪念一下。

My current Zeiss collections :D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第一个部分:

作为一个SONY粉,想先纪念我曾经最爱的两个SONY镜头。

他们分别是 SONY Zeiss 合作设计生产的 135mm F1.8 ZA & 85mm F1.4 ZA !

现在再去相机店,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多数是二手镜头,有些甚至伤痕累累,

见到一个顾客,用这两个镜头接上了LA-EA4和A7 ii,然后试了一下:“这对焦声音也太大了吧,老古董了,不喜欢”。

就这样,这两枚我心中的经典又被默默放回柜子里。不过也确实是如此,如果换做是我,也不会去考虑买机械对焦马达的镜头了。

但我还是替断了气的A mount镜头感到难过,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真的是有十年的感情,现在看东西的角度都变得不一样了!

这两枚镜头,在当时是极品,又是难得一见的Zeiss自动对焦设计,如今画质其实依旧优秀,只是时代已变,人们需要更快更静音的对焦。又或者,其实只是SONY自己没有继续保护好自己的这些宝贵镜头财产,放弃了A mount?

不得而知,但明显,现在是E mount的时代了(内心其实希望不要真的是这样)。

在A7发布的第二年,我卖掉了自己的这两颗老镜头,以及一颗24mm F2 SSM(因为有E mount 24mm Batis上市啦)。

就这样,我最后出售了A99,购入了A7R ii,开始玩E mount各种新器材~

最后留下的A mount,是50mm F1.4 ZA SSM, 最近又购入了24-70 F2.8 ZA SSM II (新版的G Master 真的没啥特别的嘛)









第二个部分:

点评一下自己现有的主力SONY设备,也就是文章一开始,图片里的那些,会配上我自己拍摄的几组照片,分享一下:

SONY A7R ii:

DSC02017--1-2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先说说相机,这台机器呢,什么都好,分辨率很高,对焦很准(真的很准),比如上图人脸的位置,一般的DSLR就得先对焦再构图了(D500这方面似乎很牛哈哈)。 A7R拍摄这类题材就会很轻松。

有一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虽然SONY官方没有提到过,但是A7R ii的相位检测对焦点应该不是每一个位置都一样的。

如果你把9分线模式打开,中央那一块的对焦点对于横竖线条的监测都会很直觉,但是再远一些的相位检测对焦点就相对不行了。

但是SONY的双重对焦系统优势也在此体现,不管什么情况,基本上只要对上了,就准了,只不过是快慢的问题。


这里强调一下APS-C模式,在此模式下,取景器可以完整观看画面,不会像Nikon DSLR那样只给你一个框...,

APS-C下,还剩下1800万左右的像素,而且可以记录RAW格式,配合长焦连拍,缓存可以记录RAW超过三十张以上,

对于这台连拍速度只有5张/秒的相机而言,这样的性能实在是额外的附加福利,

所谓的小画幅系统“赚焦距”的说法,在高像素全画幅面前就显得渐渐不在那么有优势了。



付一张APS-C裁剪后的效果:

Nice mood :)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SONY的A7R ii对焦系统是个卖点,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连拍时的黑屏间隔,这个对于追踪是比较困扰的。

但是实际拍摄后出图的效果还是非常可以的!一般只要跟上了,就肯定是准的,特别是大光圈下的面部追踪。

这一点不同于比如Canon这样用色彩信息为主要依据进行追焦的系统,

很多时候,比如5Diii,连拍时的焦点很难持续落在用家需要的位置,在追踪完全不规则运动的物体时会比较明显。


Sydney Central Park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说点负面的,很讨厌一点:没有拨杆,没有拨杆,没有拨杆,没有拨杆,没有拨杆!!!

讨厌的事情要说无数遍也不嫌多,索尼现在这种焦点的选择方式真的是要命,好难受的!

加了竖拍手柄,相机竖着切换焦点,可能你试过之后就真的气死了。。。。。

电池的话,我已经买了四颗啦,哈哈,希望SONY尽快出一个可以同时充多颗的充电器。以我的拍摄强度,一般四个小时肯定会用掉一颗电池,在这样的电池续航下,他们最近鼓吹的“SONY,专业的选择”,真的要成笑话啦。




SONY FE 55mm F1.8 ZA:

黄溜溜 Darling Quarter 外拍2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索尼现在最骄傲的镜头之一啦, 55mm 这个焦段老实说其实和50mm没差,但画质和轻便的结合是最让我喜欢的地方。为了凸显画质,这张图是F1.8最大光圈拍摄的.

这个镜头我先后买过2个,第一个是因为不小心摔坏了(实在是很小,金属外壳又滑溜溜的...所以

我在拍摄后回家检查的过程中意识到一个问题,两个镜头画质好像不太一样。

后来在网上查证,发现自己确实是正确的,国外有报道过说SONY的55mm F1.8的Quality Check不是很高标准,导致有些批次画质极好,有些就则正常水平(不会差,只是没有那么锐利)。

本以为是跑焦了,但考虑到SONY的对焦结构,跑焦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本打算尝试去调试,不过这个镜头不能启用机身的调焦功能,不知道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请有经验的人指点一下。

反正被我自己摔坏的那个对比下来是画质比较优就对了...

这颗镜头没有多余的设计,其实也让我这个习惯了索尼A mount镜头常见的对焦切换拨杆的用家感到有些别扭,但机身都可以切换设置,也就无所谓啦! 该镜头和35mm F2.8是一组绝配啦,或者24-70 F4也可以。

至于焦外的感觉,有些人说有些凌乱,从我这张图里也能看出一些。确有其事,但是,这个星球上,没有几个镜头对着树叶做背景拍摄虚化会表现很好就对了,哈哈

不过下文会提到的35mm F1.4 ZA,就是这个星球上存在的这么厉害的镜头之一哦。






SONY 50mm F1.4 ZA SSM:

黄溜溜 外拍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为了凸显画质,这张图也是最大光圈拍摄的.


这是一颗生不逢时的镜头啊!!真的很好用,对焦很快,很安静。画质方面,客观说,表现比较均衡,并没有没锐利,但是对比度很好,画面很有质感。

整体风格和55mm F1.8并不重叠,加上它是SONY史上第一颗全天候Zeiss镜头,所以当时就买下了(那时候也不知会有A7呀)。

总之,很喜欢,一直留着,虽然有点重,但是对它有感情

对Zeiss有感情的可以买一个玩玩,不会失望的!






SONY FE 35mm F1.4 ZA:

Chatswood-1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这颗镜头刚买没多久,所以没怎么用过,如果觉得这张拍的不好看不要打我

买之前纠结了一下,因为真的好贵啊。但是看了很多实拍以后,觉得画质很出色,尤其是和Canon 35mm L II对比后,感觉还是有自己的特点的,虽然锐利度不及Canon新镜和SIgma 35Art,但是焦外真的是奶油一样的!赞赞赞!

对焦很快,非常安静。光圈环的质感这点要提一下,转动的时候非常享受,和Fujifilm镜头的光圈环比起来,质感真的是有赢的。

虽然有点重,但是和其他家比其实还是比较轻便的,不过镜头加上机身平衡感不是很好就对了。



SONY 24-70mm F2.8 ZA SSM II:

Sydney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颗新版的大三元镜头在台湾很少有见到,比较稀有,各位可能也没有看过开箱,

不过其实,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和第一代是差不了太多的。对焦速度更快了,这点在追焦时候比较明显。

虽然说增加了耐气候,防滴防尘,但是摸起来真的没觉得有啥不一样啊

画质上,我一直觉得Canon的2470L ii是最棒的,不过我是Zeiss粉,还是要收藏一个ZA大变焦哦!


这颗镜头配上LA-EA3 和 A7 Rii,可以人脸识别,可以自由选择大范围的焦点,实用性很高,虽然没有人眼识别,但是也无所谓。

缺点就是:很重,真的很重啊。还有就是焦外会稍显凌乱,拍摄时要稍加注意。

反正我自己不会买G Master就对了,对SONY自己开发的镜头一直都不是特别中意,FE 90mm F2.8 除外哈哈




SONY FE 16-35mm F4 ZA

Circular Quay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由于工作原因,这个镜头我是用来拍摄一些室内装修的,但是不可否认,我真的是很喜欢它的轻便。

画质方面,说实话在A7R ii上感觉没有很厉害,但是肯定不差就对了!!

这颗镜头标榜防尘防滴,但是外变焦的设计让我有点担心,反正淋过雨但是没有坏掉是真的,但还是不太敢下雨天拿去用。

这颗镜头是SONY系统很优秀的选择,为什么,因为它是最短小的16-35,比Nikon和Canon的同规格都更加便于携带,

画质上没有牺牲太多,虽然35mm端有比较明显的松垮,但是收一点光圈就会好一些,反正买这个镜头也不是为了35mm嘛



Zeiss Batis 85mm F1.8

这个镜头我刚收到,很喜欢,试拍了一下感觉不错,由于我现在手里的55mm似乎是中招了(画质一般般的那种),所以试拍过程中感觉全开光圈的Batis甚至更胜一筹。有些人说,这颗镜头是用的Tamron,但是我自己看了一些实拍片,感觉还是不太一样的,至少对焦这块,原生的FE卡口占优势就对了。

这颗镜头定位很特别,这是最高阶的F1.8,但是由于它是85mm,很多人觉得F1.4更好。各有各的判断!对我来说还是很喜欢这颗的画质和质感的。对焦超快的哦!!

日后有好照片了再上图咯。


************更新********
经过一番实拍,发现Batis的焦外似乎是有点“硬”,不像传统的Zeiss那么柔和。

另外,看了很多实拍的照片,看来85mm GM是一个好镜头,准备入手一个







说一下闪光灯:


闪光灯是SONY的短板,长年以来一直都比较落后,这边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可能有些用家接触不到,无所谓啦,可以跳过这段。

首先,F60M,这个旗舰灯我曾经用过,要注意它是一个出力很大的闪灯,会有过热问题,而且放在A7上真的是超级超级大。如果当下要购买闪灯,建议选择轻便的Nissin i60,马上要上市了哦!支持Nissin自家的TTL和无线引闪。

索尼的闪灯如果不要TTL,只要手动调节出力,离机引闪就有很多选择,比如Pocket Wizard TT5 + AC3的Nikon版本的新固件版本就可以轻松实现离机调节出力哦,但是闪灯必须要用Nikon 规格的......

离机TTL只能帮助你快速变换拍摄环境,不能给你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不要盲目信仰TTL哦。


无线电TTL的就比较少了,专业级的Profoto B1&B2,就没有推出过SONY TTL版本,但是他们的灯真的很好用啊......,说到这里就很想念我曾经买过的Canon相机以及它家的各种闪灯选择,比如600EX哈哈

Phottix已经发布了Odin II for SONY,但是一直没上市,而且据目前的了解,就算上市了,也可能只支持Phottix 的 SONY Flash,不支持他们自己家的Indra500.....

Nissin 的Air系统也是一个选择,但是等i60上市后再看看到底好不好用咯。Di700A其实一般般,把玩过后感觉TTL测光结果不是很准,没什么意思。

反正,怎么看都觉得SONY的闪灯系统如果要玩无线TTL玩的够深入暂时是不太可能的哦。


SONY近年宣布了研发新的无线电闪灯系统,但是一直没有发布,不知道今年见不见得到,期待新闪灯和A9一起震撼问世


说说自己现在在用的一个比较便携的闪灯

SONY F32M:

DSC01809-1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如果觉得上图的质感还可以,那就证明了GN值并不代表全部哦!只要好用,就是好灯

这个闪灯有一个特色,导致我买了它而没有选择Nissin i40,那就是:它只要两颗电池就能提供GN32出力,真的不赖啊!

很便携,很轻,质量很好,回电快,功能全面,基本是个全能闪灯,可以主控,可以被引闪,

唯一可惜的地方是它只能在机顶上自动变焦,由于不能手动变焦,所以手动离机时,会是个小问题。














第三个部分:

由于期间电脑坏掉过一台,居然真的就导致自己以前的老照片都没了

现在都会积极保存到Flickr等等地方,希望事故不再发生。

上图纪念一下自己用杂七杂八的相机拍摄过的一些自己挺喜欢的作品,只要我还存在电脑里的好照片,我挑选一些出来哦,里面有各类品牌的相机和设备,可能会加一些器材点评。

不全是SONY的,但是希望大家喜欢!






SONY RX1:

这个已经销声匿迹的相机可是当年震撼了全世界的好东西哦

只要你忍受的了他的电池续航和对焦点选择比较慢,那么基本上你就不需要再买任何35mm相关的设备了,

后来推出的RX1 ii基本已经是完美相机了吧?虽然很贵.....,反正我很喜欢我的第一代RX1!

Taiwan travel shoot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Canon 70-200mm F2.8 IS II:

这颗镜头是我以前搭配5D iii 用的,整体而言简直完美,重量是这样画质下必备的条件咯。

说实话,不觉得SONY有能力生产出比这支更好的70-200 F2.8,到时候期待G Master版本的测试咯

总之,这是我此生用过最好的镜头之一,F2.8下保持锐利度,对比度,低色差,真的不能再要求更多了。

With you, with love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PC lady Fashion show 2012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Honda awesome guy in Sydney (1)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I'm cool with music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古色古香哈哈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Canon 5D mark iii:

这个相机不多说了,对焦系统虽然很快,但是失焦几率蛮高的,连拍的时候不是很好用,特别是对到眼睛。

其他地方基本就是很完美啦,画质不赖,主要是Canon的相机,出片的质感相对比较好,这里主要分享一下拍过的照片。

PC lady Fashion show 2012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Lonely back?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Evil laugh? (Sydney zombie walk)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Forever Young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Sipping fine wine in Sydney Harbour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Reflection.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Canon 24-70mm F4 IS:

这个镜头画质比SONY的同规格要好很多,尤其是全开光圈下的表现,而且其实也没有很重啦。

不知道SONY选择轻便的设计而牺牲了画质,有没有让大家认可呢?

它有很不错的微距功能,这个比较值得把玩,但是据说作为牺牲,50mm下的画质会出现问题,反正我不care哈哈

Darling Harbour, Night falls (SP tone)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Macro test shoot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Fancy carriage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Canon 6D & 7D:

7D是我的第一台佳能相机,拍了数不清的快门,然而真的照片都没了.....

有一点奉劝各位,Canon的APS-C,是不能用特别老的EOS镜头的,因为解析度真的跟不上,

不信的话可以自己试试,如果用35mm Lii 装在APS-C上,那就基本可以体验到Canon相机搭配Canon镜头能比较好的画质了,相比之下,很多老的镜头真的是光圈全开的时候.......

不过这个也是当时M43能卖的很好地原因之一吧,因为M43的镜头都不错哦。

至于6D,这个现在想想...其实不知道为什么要买,尤其是有了5D3以后。

难道是因为用腻了7D所以买的么

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很想玩玩Wifi功能吧

反正,没有对焦点拨杆的相机都不是好相机.......

不过后来想起来了为什么买它,是因为它很轻! 真的好轻啊哈哈

好像真的除了这个就没有太多优点了。。。画质是蛮好的

据说这台相机卖的比D600好,我只能说是Nikon当时的质量问题自己把自己弄死了......

Tag Heuer Carrera 16 - Monaco Limited Edition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Is this real? :D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上下按顺序分别是6D和7D的照片



Nikon DF:

这台纯粹是买着玩的,因为长得帅哦。曾经的暗光之王呀,反正日常拍起来,没什么差别就是了,哈哈

对焦蛮一般的,但是画质好就够啦!其他别无所求,这台相机拿在手上就已经感觉很有趣



小丑鱼~真美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_DSC0249-1-1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_DSC0229-1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_DSC0258-1-1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Fujifilm X-T1 & 56mm F1.2R & 18-55mm F2.8-F4

这台也是买来玩的,感觉还不错,就是对焦一般般,单点对焦有时候拍的快了也会失焦,不过总体来说不错。

富士的镜头都是高画质啊,就连18-55也是画质锐利,56mm更是非常喜欢,只是可惜没有防抖!

85mm F1.2是个好镜头,但是对焦老是犹豫,这点不是很喜欢,所以也没有经常用,

我想自己用什么相机都是最在意对焦系统了吧哈哈,这台Fujifilm的手感个人感觉是很好的,我买的还是银灰色版本

不过X-T1的快捷键只要长按,就可以切换功能,这么好的设计,希望全地球的相机都学习一下吧!!


Sydney UTS Building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DSCF0377-1_hou_5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Panasonic GX7+20mm F1.7 ii:

结婚纪念日送老婆大人的,当然最后还是自己拍的多,她基本只玩自己的自拍神器哦

如果我说这款相机基本上是完美的你们信么,反正,至少用过它之后,我知道SONY如果加上了触摸屏,一切都会有趣起来!

触屏可以在眼睛看着观景窗的时候移动焦点,赞!

弹出式触屏菜单提供了五个额外的快捷键,赞!

画质不多说,看图啦,哈哈,个人比较喜欢这台,私心多放点照片

_1010526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_1010498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2013-14 跨年-夜上海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日系范儿拍红花 :)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Happiness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黄溜溜 Mount Wilson 外拍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其他一些M43的设备:比如7-14 F4,超级好的一个镜头,还那么小,简直是厉害!但是不能用滤镜有点可惜。

Olympus也玩过一些,不一一点评了,反正M43蛮好用的哦!只要用对了就好!

闪光灯系统反正也是一样的悲惨啦~

期待i60解放我的M43系统!那支Leica 42.5mm F1.2实在是诱惑....

Bare island in Sydney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说回SONY,

SONY A57:

小巧的单电相机,曾经是个APS-C好选择,画质不错哦,我拿来拍鸟

_DSC1595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SONY 70-400mm G:

我的是老版本,银色大炮,现在来看算是老镜头啦,400mm画质到F8就会很好,

135mm是最锐利的位置,很喜欢,很拉风,很犀利。有人叫这个为“犀利镜”


Kookaburra in AU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SONY 70-300mm G:

A mount的70-300曾经是一个帅气轻便的长焦选择,现在E mount的版本也出来啦,不过看了测评好像画质没差太多...

SONY自己可能真的不太会设计镜头吧...??,当然,这支画质是很不错的,只要用了正确的设置。

収一档光圈,一个迷你犀利镜就在你手里啦!

Tiny tiny baby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SONY 24mm F2 SSM:

曾经最喜欢的镜头之一,焦外很棒,对焦也很快,就是对焦噪音大了点,能听得到镜片在动.....

画质总体来说非常好,质感棒,边角也很棒。

这颗镜头唯一不太占优势的就是明明只有F2,却还是那么重...

Free & Easy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He is watching at me 0_0!!!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Fairy-tale world of marine animals :)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SONY A99

特地把这个留到文章的最后,(不过现在写了这么多也确实是写不动了!!)

这是一台让我又爱又恨的相机,爱是因为爱它是SONY曾经的曙光,恨是恨它没有在对的地方使力,把改进大部分都做到了视频方面,请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台这么大的专业视频单反呢!?至少我不需要哦。

连拍缓存不行,连拍追焦一般,画质一般,高ISO噪点明显,RAW格式的高ISO下画面质感容易破碎,这些都是A99的问题哦,但是我还是用了它很久,因为也没别的选啦。

其实索尼不能怪A mount市场销量不佳,其实是它们自己没有把技术用对地方罢了

要换做是我对比一些其他两家的同级别对手,我真不觉得SONY A99有啥值得我买的

带着对SONY的各种感情,我最后一直坚持到了,A7R ii出现,太棒啦!哈哈

大家也看出来了,我很喜欢玩相机来着....对各种乱七八糟的器材,我不玩过就手痒呀

还有一些没写的,比如我最爱的135mm ZA啊,因为真的没图了......


总之,请大家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照片,不要像我一样....

这是蜥蜴还是变色龙来着? by SHIJUN SHAO, 於 Flickr




不知道有没有错字,但是总算写完啦!

写不动了!感谢看完的各位!!!

欢迎交流!!!



最后说一句,SONY!加油使劲出各种好玩的新设备吧!新的无线电闪灯系统也快点上市呀

如果你弄死A mount....我就不爱你了......
2016-06-05 17:01 發佈
SSJ-RX79G wrote:
小弟是目前住在Sydney...(恕刪)

厲害厲害!佩服佩服!

看完樓主的文章,只想到這八個字。

*題外話,你標題下了(有美图哦),但文內所附的這種"美圖",與01常見的"規格標準"應該有些差異。
这里没有台湾这么多美女啦,胡乱拍拍和大家分享一下
關於SEL55F18 有更多相關資訊嘛?批次與質量問題,謝


https://www.lensrentals.com/blog/2016/05/sony-fe-50mm-f1-8-mtf-and-consistency/


樓主有使用過35G嗎?
這顆也算是a環爭議頗多的鏡頭,
三個版本橫跨了美能達到索尼的三十年
没有唉,美能达时代继承下来的G镜头我大多没有入手,包括著名的西平满分变焦70200G,真的没钱买啦

不过35G口碑一直很好

现在要找个新的话就好像蛮贵的,目前手里有了35 ZA,很知足啦。
我也是一路走來始終都待在A環,
小弟目前滿手都是A環鏡頭,
小弟也不想賣啦,對每顆都是很有感情的,
持續等待新的A環全幅機
SSJ-RX79G wrote:
小弟是目前住在Sydney...(恕刪)


我用的是比A100更早期的,不是D5D,而是D7D,也剛好過十年,只是買了十年,快門數大概只過三萬而已,太懶了;在D7D之前,還買了一台Minolta Dimage A1,快門數大約兩萬五左右。

目前常用鏡頭是Sigma 24-70mm f2.8和Minolta 70-210mm F4,

接著應該是買A77 II繼續下一個十年,還是等A77 III(或A78 :-) )?

今年買了panasonic Lx7,24-90mm/f1.4~2.3,覺得還不錯,也考慮再入手Lx100或傳說中未來的Lx200,會不會到時出門就只帶這種大片幅的類單眼就好,畢竟年歲漸長,出門也懶得帶太重。
一样期待,据说今年会有一台a mount,

不过不知道有没有搭配机身一起的新镜头计划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