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7R2 想添購16-35的選擇

目前手上使用A7R2 缺少16-35這個焦段
目前看上的三個方案 各有其優缺點 不知道大家會怎樣選擇

1. FE16-35mm F4 ZA OSS 重量 518g 鏡長 99mm 約 40K 口徑 72

2.天工3+EF 16-35mm f/4L IS USM 重量615g(未含天工3) 鏡長 112.8mm(不含天工3) 約 30k 口徑 77

3.天工3+EF 16-35mm f/2.8L II USM 重量635g(未含天工3) 鏡長 111.6mm(不含天工3) 約 48k 口徑 82


以體積來說絕對是
EF F2.8>EF F4>FE F4

重量
EF F2.8= EF F4> FE F4

畫質 大致上三個畫質差不多
硬要比的話 似乎是 FE F4=EF F4>EF F2.8 (但個人認為沒有差很多)

結論
我想 這三管的最令人糾結的地方應該只剩 F4 或 F2.8的選擇
如果用F4就應該會選 FE 16-35(畢竟原廠優勢) F2.8就一定 只有EF 16-35 F2.8

請教各位 在16-35這焦段上 大家會怎樣取捨?


2016-05-07 9:32 發佈
E 環 16-35 自然是 FE16-35/4 首選阿

kuobba003 wrote:
E 環 16-35...(恕刪)


有時候會想要大光圈咩
GP43 wrote:
有時候會想要大光圈咩...(恕刪)


偶的FE都是定焦鏡
GP43 wrote:
有時候會想要大光圈咩


個人感覺這焦段在 F2.8 跟 F4 差距不是太大 ~

但如果很在意拍攝特定題材 , 例如銀河 , 那 F2.8 一定比 F4 更棒

不過綜合起來 , 小弟還是比較推薦 FE16-35/4


如果定焦也可以考慮的話

那或許可以等 SANYANG 準備出的 14/2.8

或是現在當紅的 BATIS 18/2.8 啊 ~~

kuobba003 wrote:
個人感覺這焦段在 F2...(恕刪)



定焦 目前手上有 28 f2.8
但BATIS 一定要買阿

但變焦16-35還是很需要阿 2.8不只銀河 有時候人像也比f4好

GP43 wrote:
定焦 目前手上有 2...(恕刪)

說說我買FE1635的決定點好了

大小 FE4.0<EF4.0<EF2.8
重量 FE4.0<EF4.0<EF2.8
畫質 我沒比較過,所以套用樓主說的
FE F4=EF F4>EF F2.8 (但個人認為沒有差很多)
光圈 EF2.8>EF4.0>FE4.0

這樣比起來 FE1635在 大小、重量上得第一。
畫質不置可否,但至少在摟主心中是前段。


光圈部份影響到散景跟iso問題,我提供我的意見就是:
1.散景在F2.8跟F4.0差一點點而已,用這顆基本上不會去拍散景了。
但其實還不差。35端的放大率足夠把桌菜拍的漂漂亮亮的了。


2.小光圈伴隨而來的是高iso問題。
但樓主手上是A7R2,僅次於7S的暴力高iso表現,
讓摟主可以放心把iso開到12800下去拍。別忘了SONY還有超高的RAW寬容度可挽救。
2.8跟4這差一級的光圈近光量,就無視他吧。
星空?小弟也是拍的開開心心的阿。

但如果真的要去拍銀河、極光,可能還是建議定焦大光圈會好一點,
如sigma2414,或canon2414,或sony本家的2420ZA。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等1635f2.8GM吧! 感覺離推出時間不遠了
我也在煩惱這顆,
f2.8還有幾顆可以選:
Tokina1628
Tamron 1530
Sigma1224-這顆就算了,我不知道我的是第幾代,但餵不飽a7r2就是了, 照片顆粒感太重。。
超廣角鏡對相機接口的公差要求較嚴格
轉接容易因接還精度問題造成邊角模糊
20mm以下都不要使用轉接比較好

我用Samyang 14mm Canon接環的超廣角鏡轉接到A7
發現搭配Sigma MC-11時的邊角畫值比天工3、及一般便宜無電子接點轉接環好上不少
反之Sigma 24 Art雖沒有仔細比較轉接環的影響但搭配Sigma MC-11不覺得有邊角衰退

我沒有Canon機身所以也無法與原廠比較
但是就其他人發佈的測試即便是Metabone仍會有邊角模糊問題
因此若講究邊角銳利度的話建議盡量不要使用轉接超廣角鏡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