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手上使用A7R2 缺少16-35這個焦段
目前看上的三個方案 各有其優缺點 不知道大家會怎樣選擇
1. FE16-35mm F4 ZA OSS 重量 518g 鏡長 99mm 約 40K 口徑 72
2.天工3+EF 16-35mm f/4L IS USM 重量615g(未含天工3) 鏡長 112.8mm(不含天工3) 約 30k 口徑 77
3.天工3+EF 16-35mm f/2.8L II USM 重量635g(未含天工3) 鏡長 111.6mm(不含天工3) 約 48k 口徑 82
以體積來說絕對是
EF F2.8>EF F4>FE F4
重量
EF F2.8= EF F4> FE F4
畫質 大致上三個畫質差不多
硬要比的話 似乎是 FE F4=EF F4>EF F2.8 (但個人認為沒有差很多)
結論
我想 這三管的最令人糾結的地方應該只剩 F4 或 F2.8的選擇
如果用F4就應該會選 FE 16-35(畢竟原廠優勢) F2.8就一定 只有EF 16-35 F2.8
請教各位 在16-35這焦段上 大家會怎樣取捨?
GP43 wrote:
定焦 目前手上有 2...(恕刪)
說說我買FE1635的決定點好了
大小 FE4.0<EF4.0<EF2.8
重量 FE4.0<EF4.0<EF2.8
畫質 我沒比較過,所以套用樓主說的
FE F4=EF F4>EF F2.8 (但個人認為沒有差很多)
光圈 EF2.8>EF4.0>FE4.0
這樣比起來 FE1635在 大小、重量上得第一。
畫質不置可否,但至少在摟主心中是前段。
光圈部份影響到散景跟iso問題,我提供我的意見就是:
1.散景在F2.8跟F4.0差一點點而已,用這顆基本上不會去拍散景了。
但其實還不差。35端的放大率足夠把桌菜拍的漂漂亮亮的了。

2.小光圈伴隨而來的是高iso問題。
但樓主手上是A7R2,僅次於7S的暴力高iso表現,
讓摟主可以放心把iso開到12800下去拍。別忘了SONY還有超高的RAW寬容度可挽救。
2.8跟4這差一級的光圈近光量,就無視他吧。
星空?小弟也是拍的開開心心的阿。

但如果真的要去拍銀河、極光,可能還是建議定焦大光圈會好一點,
如sigma2414,或canon2414,或sony本家的2420ZA。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