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ONY曲面CMOS製造方法專利公開

公開了4種實施方式:

1. 通過背面負壓的方式將CMOS「吸」成曲面

2. 通過一個裝置從正面將CMOS「捅」成曲面

3. 通過特定磁場從背面將CMOS「拉」成曲面

4. 通過正面加壓的方式將CMOS「吹」成曲面

Sony 灣曲撮像素子を製造する特許
http://egami.blog.so-net.ne.jp/2014-07-04

2014-07-07 12:25 發佈
rhotov wrote:
公開了4種實施方式:...(恕刪)


公開了4種實施方式:
1. 通過背面負壓的方式將CMOS「吸」成曲面
2. 通過一個裝置從正面將CMOS「捅」成曲面
3. 通過特定磁場從背面將CMOS「拉」成曲面
4. 通過正面加壓的方式將CMOS「吹」成曲面



提供補充第5種實施方式:

5. 通過特定容器從內部「射出」成型 將CMOS「射」成曲面





















我是來亂的 . . . .
好「H」,害我以為跑錯網站了
吸、捅、拉、吹⋯⋯,還有人補充 射出 ⋯⋯

回主題,這幾種方法不是制作的「原理」嗎?就這樣也能伸請專利?

北方威尼斯 wrote:
好「H」,害我以為跑...(恕刪)

我猜...製作方式都給他申請完了,其他廠商就不能模仿了...這也許是一種達到牽制作用的專利申請

MP56 wrote:
我猜...製作方式都...(恕刪)


當然囉,專利佈局比東西賣不賣更重要。
rhotov wrote:
公開了4種實施方式:...(恕刪)

於是,同業公會就列入議程。

SONY:
 各位同業,專利我已放出,表示我邀請大家共襄盛舉的誠意。
 全新的CMOS+全新的輕量鏡頭+全新的賣點,這可以有多少商機不用我說,大家都清楚。
 獨木不成林,有錢大家賺,一起來炒熱它吧!

Nikon、Canon、Sigma...:
 前面水深不知多少,大哥您家大業大身高腿長,請走先...

widther wrote:
於是,同業公會就列入...(恕刪)

如果曲面感光元件
變成市場主流
那所有相機~鏡頭大廠的起跑點
全部都會變成一樣
因為目前市場上的鏡頭
必須全部重新設計
而最大贏家就是SONY
因為專利在我手上
要這樣的設計
就必須跟我買專利權
所以SONY敢大聲嗆聲
因為所有人都是知道
感光元件的邊緣畫質
必須透過光學矯正
但是經過光學矯正
會導致鏡片過多~鏡身過重~鏡片工序過多
結果就是售價偏高
而曲面感光元件如果技術成熟了
將會帶給鏡頭的光學設計不小的衝擊
輕~短~高畫質的鏡頭不再是幻想

SONY這招很毒
SONY身邊的眾家廠商磨刀霍霍向佳能
也許10幾20年後CANON還是市場霸主
但是骨子裡
流的卻是SONY的血液
到底誰強誰弱
還是未定之天
小葉叔叔 wrote:
如果曲面感光元件變成...(恕刪)


這個問題可能沒那麼簡單,對廣角鏡來說搭配曲面優點比較多
對其他鏡頭來講就未必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rhotov wrote:
公開了4種實施方式:...(恕刪)



說不定....Sony 那片曲面跟變形金剛要到技術...可以針對每一顆鏡頭微調彎度 XD
我瞎扯的 希望以後可以開發出來 這樣就......不敢想像了
每一種創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是小聰明
為何偉大的公司卻沒想到?
一個小小的構想
對以後的影響有多深遠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Sony這幾年的確是走出不同的風格
值得贏得掌聲
全幅機的體積已經縮小
全幅機的鏡頭體積要縮小
也不只是夢想而已
有競爭才有進步
不管那家公司
有創新的專利
都值得鼓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