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踏進單眼已經快一年了,當初買A77與18135的組合,因為100~135時的光圈讓我拍照時有快門不夠快,所以最近有點想買70200G2但是看到光學結構好像沒變,想請問有比較過的先進們,除了官方上的防塵防滴和對焦速度快四倍(真的有四倍嗎?)還有其他的改變嗎?
如果和一代沒甚麼差別小弟可能會選一代防塵防滴對我來說用處不大因為小弟心臟很小,對焦速度比較吸引小弟,希望大家能給個意見。
浩瀚無垠 wrote:
小弟踏進單眼已經快一...(恕刪)
你好哦~
SONY 的70200G II沒有防塵防滴設計,鏡構基本上是沒有改變,70-200mm G II差異大致如下:
1. LSI大型積體電路-主要是提升自動對焦速度跟精準度
2. 奈米AR鍍膜-降低鏡面的反射較一般鍍膜鏡頭好
3. MTF曲線的表現有略微差異
4. 外觀(遮光罩)顏色不同
我沒使用過70-200 G II
但用過70-400mm G 跟70-400mm G II
使用心得如下:
1.兩隻的表現其實也還好沒有很明顯差異
在反差較大環境 G II的對焦速度跟準度有較前一代些微提升,大概是積體電路設計所致
普遍拍攝情況下兩顆鏡頭水準相當
2.且多數情況下拍攝者還沒完成構圖工作鏡頭早已完成對焦作業,而SONY的SSM技術水準的成熟度跟品質也是有目共睹
3.AR鍍膜的表現確實降低了反射光,品質的接受度是否符合使用者期待這點不能亂說,自行上網查詢
4.MTF的表現畢竟也是參考用,再好的鏡頭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的水準也是挺兩極,所以並沒有所謂優劣之分,只有在於使用者自身的問題較為明顯!
5.外觀的部分個人觀感不同也就不多加敘述
你可能要看你自身追求或是能接受範圍在哪來做選擇參考,追求些微品質要多花一些錢是否符合你的經濟考量,又或者其他因素你可能要自己多多思考,如果人家說東西好你買了則不符期待也只是增添失落感,建議你去展售門市實際使用或是去租借使用看看在打算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高水準的鏡頭價格不斐,實際去體會再多做功課選擇也沒甚麼不好的不是嗎?
浩瀚無垠 wrote:
小弟踏進單眼已經快一...(恕刪)
樓主:
原本不是單純考慮到安全快門問題,而有大光圈需求,怎麼會變成是對焦速度衡量?
是否您覺得二代如果對焦速度有所提升明顯,這個價位提升就比較有意義麻?
或許您應該考慮一下,就現有機絲,加入70-200/2.8 G SSM之後,能佔多少攝影畫面比例?
再來不曉得對於70-200G的光學狀況,在2003年推出時後背景是獲得相當高評價,也和當時NIKON小黑五一樣,廣角端比較好,望遠段比較差在好些,像难以撼动的“正室” 索尼70-200+α900评测
SONY 70-200/2.8 G VS Tamron 70-200mm Di LD macro vs Sigma 70-200mm F/2.8 OS HSM
買鏡頭是拿來用,只是您沒辦法預測未來,所以還是得注意後續要脫手狀況,以備不時之需,而這顆本身要脫手,一代價位還比較好脫手,二代就比較麻煩。
浩瀚無垠 wrote:
謝謝你的建議。因為快...(恕刪)
樓主你好哦,雖然二代有比一代快,普遍狀況使用下我感覺官方宣稱"快四倍"的部分也還好..
多半環境下一代與二代在使用上的速度到底差多少,感覺有感或是無感都是因人而異的,可以確認的答案在動態追焦跟對焦的品質確實有稍微提升,這是無庸置疑的
而所謂的""快四倍"這部分官方也只是官方的產品說明,也沒對外多作證實或是提供關於"快四倍"公開性的測試影片做為參考,所以這"快四倍"到目前為止也只是技術性說詞的解說,所以強烈建議你比較過再去思考究竟這"差異性"對於你的經濟層面考量來說究竟值不值你多花2萬元的價錢買改版後較貴的二代或是選擇較便宜水準相當的一代了^_^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