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ONY A7R心得及人像拍攝樣片(更新超高解析度圖片鏈接)

先說說感受
     關於操作:我用的機子是A7R,感覺整體操控比SONY以往的機器都要有進步,變化很大,菜單也更單反化了,各項功能自定義也很好用,轉輪有一點難撥,另外就是機震較大,要配合較高的安全快門才不易模糊,電池不耐用,要多備,對焦點的選擇不是很好用,希望下次固件改進;存儲速度有點慢,不利於快拍,我關了預覽,用高速卡,拍一張儲存速度還是要2-3秒。

     關於畫質:怎麼說呢,SONY所有的機器,包括我長期使用的A900,都有個問題,不論RAW還是JPG,畫質都有點「粘」,就是類油畫感,相比佳能的清麗和尼康的干,這算是S家一大特色,運用的好的話,色彩非常出色,在光線不出彩時,容易讓畫面有點臟。再回到A7R,可以說,在光線良好下,畫質應該是135里最強的,可能並列的有D800E,沒用過,就不置評了。總體畫質結實有質感,色彩迷人,寬容度大,最最大的改進就是ISO可用值比以前的A900好很多很多。高像素帶來的畫面細節是非常有衝擊力的。

     關於鏡頭:目前兩個鏡頭,一個FE55/1.8,一個4代環轉美能達AF24/2.8,先說說FE55,我覺得做工還是很精緻的,也不重,很有質感,至於光圈,我想蔡思不是不想做1.4的,一個原因是擔心體積過大,老實說,要真做1.4的,我還更推薦4代環轉50/1.4ZA,這個頭的大小我覺得是A7上面的極限了,再大就很笨重了。成像方面,非常出色,銳度很好,但銳中帶點潤,過渡不生硬,是慢慢化開的,色彩也很迷人,比早期蔡頭多份清麗,配合7R的對焦,還是挺接近單反的。另外一個鏡頭就是轉接的,4代環的速度很不錯,差不多有A55的對焦速度,手感也剛好,可以托住,唯一不滿,全塑料!要是接70-200這樣的重量級,我擔心卡口容易斷裂,至於為什麼選美家24頭,一是便宜,二目前FE口也沒廣角能用,三就是我很喜歡這個頭的色彩和暗角。     

關於網上最近說的卡口鬆動,我看了下,的確是有,在兩顆螺絲中間部分用力按會沉下去,這應該是螺絲不夠造成的,最好是6顆螺絲,目前沒發現對使用有什麼影響。     
      
        關於實用:總體感覺這個小東西還是可以幹活得,當然不適合快速拍攝的環境,棚拍和寫真應該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是怎麼去說服客戶去接受這麼小的機器。

最近在研究眼控af,發現這是個很強大實用的功能,實在有創意,眼控af不是眼啟動對焦,而是眼尋找對焦,具體實現如下:打開眼控af功能,設定個快捷鍵給眼控,我用的是af/mf那個按鈕,然後隨便對準個人,按下快捷鍵,注意要按住不放,相機會自動找到人眼,出現B聲后按下快門。有這功能,閉著眼都隨便拍清晰,很適合表情抓拍,而且你不用到處移動對焦點,只要構圖完按眼控Af,一切相機搞定。注意,該功能僅限在原廠FE鏡頭安裝時可用,用轉接均無法工作。


原始大圖鏈接 點擊這裡


2014-01-07 23:50 發佈
更新~~~~~~~~~~~~~~~~~~~~~~~~~~~~~~~~~

對岸的朋友嗎?

畫質感覺 sony 真的有油的 fu~

謝謝分享心得

後製的這樣大,油畫感對你來說恰到好處吧!!

瞳印画 wrote:
先說說感受
&nbs...(恕刪)


油!
拍得好漂亮

謝謝樓主的分享!!

瞳印画 wrote:
先說說感受     ...(恕刪)
感謝心得分享~~

雖然暫時沒有入手此機的打算,

但還是會關心一下a7、a7r。

後製是個人風格,就不予置評,

建議您,更多朋友會關心的是機身直出的照片。
樓主是大陸人嗎?

措辭真特別

瞳印画 wrote:
先說說感受     ...(恕刪)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先看照片,還以為是來教怎麼後製的,結果內容不是這樣。

u9322806 wrote:
感謝心得分享~~雖然...(恕刪)


其實大大也不用那麼care後製不後製的,
這不是機身評測文,
是樓主自己的人像和相機使用心得,
可以不用老是把有沒有後製掛在嘴上說,
風景要直出、人像要直出…什麼都要直出…
最好請公司將各調控檔與功能都拿掉,
只要給您一台單純的拍照機器就好…
多看心得,
省下多餘的批評與針對,
我相信會讓您在攝影這門路上,
看見更大的風景。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