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前輩大大
關於這問題小弟已經請益過一次.. 但還是霧煞煞
這次一定要把它搞清楚
比方說小弟有一管 135定(非APS-C專用)
然後如果接在 FF 機身上
焦距等於 135mm
如果接在 APS-C 機身上
焦距就會變成 180mm
是這樣吧...? 是嗎?
然後
假有一顆APS-C 專用的 35定
然後接在 APS-C上
焦距是 35mm (APS-C焦段)
那裝到全幅上會變成..?23.4mm ?
還是變成 52.5mm?( 應該不會是這樣吧?這樣有點不合邏輯... )
?? ? ????
APS-C 專用鏡頭究竟是『專用』在什麼地方跟用途效果上呢???
APS-C 專用鏡對焦段(比例)有影響關係嗎?
不過APS-C專用鏡因為就是專門設計給APS-C的感光元件使用的,所以基本上這類鏡頭如果可以裝到全片幅機種上面時,會看到所謂的成像圈產生。
基本上Herman老師的網頁上有講解到這個部份,可以參考看看唷~
(Herman老師我借您的連結po囉,如有不妥再跟我說,謝謝)
數位專用與數位優化鏡頭
Mika x 米卡
http://www.flickr.com/photos/upmika/
magicianegg wrote:
既然你是在SONY版...(恕刪)
因為小弟的裝備都是S的...
然後忘了這個話題好像該開到專門的討論版上...不好意思

所以意思就是
APSC 的專用鏡頭焦段是多少
裝到 FF 機上的焦段就是多少
那FF的鏡頭裝到 APSC上
是會增加焦段的對吧? (須換算)
是這樣的意思嗎..?
upmika wrote:
不用換算啊!!! 還...(恕刪)
喔... 經過大大的說明以及帥哥老師的連結文章介紹
這樣小弟有點懂了
APSC專用鏡頭在於因為感光元件規格不同,如果把小感光元件專用的鏡頭
裝到全幅機上時可能會造成成像範圍有問題(即您所謂的成像圈)...
所以專用鏡頭就是專用的,沒有什麼特別功能或影響焦段的問題
嗯... 因為鏡頭的焦段截像區域小投放到大感官元件上時成像會有一圈可能會消失空白...
嗯..... 嗯嗯嗯......
好像懂了...

感謝兩位大大的指點~~ 甘溫~~

這部份成像範圍越小,那鏡頭設計就可以越輕鬆,成本與價位都可以降低。
像120或著大型相機在同樣焦距鏡頭,但這些大底片機身成像面積是不一樣大,所以需要設計成像圈也不一樣。
那個35mm底片,就是現在所謂<全片幅>的大小,只是換成同樣大小的感光元件。

這顆是120系統廣角鏡,50mm F2.8 distagon

120是KODAK編號,可以成像範圍有6X4 6X6 6x9等。
可以參考5.NIKON DX機身或鏡頭何時要乘於1.5?
也就是焦距是光學參數,當然只會因為光學鏡片等而變化,所以鏡頭焦距是一開始廠商就已經定義出來數字是不會改變。
只是因為我們看畫面或構圖,看到的是視角,是看不焦距。也就是所謂廣角 標準 望遠這些參數都是根據視角大小這樣分類。
像是CANON家裝上50mm鏡頭時候,中間紅色代表APS感光元件,可以獲的視角等於要拿一顆80mm裝在FF上是相同。

下面是站在同樣位置距離,使用F2.8光圈,腳架與安全帽高度大約是一般女人高度約一百六十多公分。
FX+90

DX+60

也就是佔在同樣距離位置時候,全片幅是需要用到90mm焦距,才會和DX用60mm焦距拍出同樣視角畫面。
但是也可以看到焦距不同產生景物虛化方式不一樣。
即使在縮圖,也可以看到FX+90在方向燈前就很明顯不同。
juhnsun123 wrote:
不是焦段for 全幅...(恕刪)
嗯嗯
小弟明白了,不是焦段 for 全幅 or APS-C
而是 焦段在全幅跟 APS-C呈現的視野不同
感謝 juhnsun123 大

freezeangel wrote:
其實簡單講...你不...(恕刪)
完全懂了
以前一直搞的朦朦朧朧的這下子很清楚了
只是視野不同,跟景深無關
以前一直以為跟景深也有關係,想說買遠望鏡是不是就要買APS-C來增倍一下
原來是誤會一場...

感謝 freezeangel 大

diffusionless wrote:
不管是SONY DT...(恕刪)
太詳細了...

太感恩了...

感謝 diffusionless 大的詳細講解
小弟已經明白了~
APS-C 沒法放大焦段倍數只是視野率不同,然後也會因為片幅不同景深深淺也不同
感謝各位大大的親切指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