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然爾 是USED ONE
本來尋尋覓覓 一台隨身DC
考慮 萬元以下DC ,又希望有手動功能 :
FUJI F31fd =>畫質好, 但是造型


FUJI F40 =>SD SLOT



LX-1 =>16:9



GR 系列.........................太貴了!!!!

後來 忽然想到 SONY之前還有V SERIES
既可支援CF 又可變換對焦點
馬上就跟賣主殺價 連絡 隨即入手
註:以下非開箱照 全為隨手紀錄
規格如下: (年久失修......)
依照現在的標準來 看 大概除了最流行的防手震外 (還蠻不需要的) 大概也都夠了

================================================================
感應器
尺寸/ 感應器畫素 1/1.8 吋/ 740 萬畫素
輸出畫素/有效畫素 720 萬畫素
I S O 感 度 AUTO/100/200/400/800(相當於ISO)
檔案內容
解析度 3072?304、2592?944、2048?536、1600?200、640?80 Pixels
檔案格式 RAW or JPEG (Exif 2.1) or RAW
動畫解析度(最高) 640 x 480 Pixels
動畫檔案格式 AVI檔案Motion JPEG壓縮
動態紀錄時間(每段) 不限.只受記憶體限制
聲 音 紀 錄 動畫含聲音
儲存媒體/記憶體 Memory Stick 記憶卡/CF type I (MD not available)
連 拍 2.2fps ,8 in row
鏡 頭
鏡 頭 構 成 8群7枚德國蔡司Vario-Sonnar變焦鏡頭 (含二片非球面鏡)
焦距長度 34 mm ~ 136 mm(相當於在35mm相機)
光 圈 F2.8~F8
變 焦 32 x ( 4 x光學 / 8 x數位 )
對焦方式 (5)五點 、(M)手動
最近對焦距離(近拍) CM
外接鏡頭 可 需接環
快門範圍 1/8 sec 到 1/2000 sec
重要拍攝模式 P / A / S / M
模式說明
自動包圍曝光功能 ?2EV in 1/3EV
閃光燈 AUTO、 OFF、 ON、防紅眼、慢速同步閃光
閃光燈熱靴 支援
檢視裝置
觀景窗 光學式
LCD 液晶螢幕 2.5 inch 低溫 TFT , 123,200 pixels(可調明暗)
視訊輸出(TV OUT) NTSC/PAN
其 他
自 拍(計時器) 2 / 10s
電源 使用專用可充電鋰電池
使用時間(不使用LCD) 約 *依使用電源、測試環境及測試方式不同測試結果會有所不同,且並非使用相同的測試條件與方式 (一般以CIPA標準為優先標示)
使用時間(使用LCD) 約300張/150分
PictBridge直接列印技術支援 支援 PIM技術支援 支援
間時攝影
不支援 全景攝影
不支援
特殊功能 支援中文介面.支援遙控器.
傳輸介面 USB2.0
體積重量
重 量 360 g / 410 g (空機 / 含電池.記憶體)
體 積 約543 cc
============================================================
本體登場

人生第一個蔡頭 竟然是這樣入手.....

CF 2G rebirth

賣家還隨著原廠的套統+廣角鏡一起出售 裝上後 變成24mm 超廣角

x 0.7

使用畫面一整個複雜...........


個人 認為全機 最有質感的地方


質感之2 髮絲紋

與D80比大小 (took by 903T)

裝上廣角24mm

未裝廣角 34mm

中央對焦點, 老實說 v3拍出來的畫質 在我意料之外的好
當然是比不上DSLR , 但是 比之前買車送的SONY T3


(手機桌布是自己拍的)

對焦點在 右偏上的 郵件鍵 ,可變換對焦點 ,這對拍攝來說可是一大利多阿

後記:
老實說V3 真的是 生不逢時, 上市時上有自家老大哥F828
再上去還有已經開始走低價策略的DLSR D70+300D
(有點像是福音戰士裡明日香駕駛的二號機一樣 ,上有原型 零號機, 又有超強爆走的初號機)
記得上市價還要$24800 (想當初我買D70水貨也才24500)
真是可惜SONY現今 也已無此類的新產品
市場上也只剩 CANON G7 , NIKON P5000 , PANA LX-2了
上市近兩年半後 以頗為合理的價格接手 也算是圓了
國父 三民主義中的 物盡其用 貨暢其流阿~~~
以現在標準來說可挑剔的部分 大概就是那塊LCD =>實在不佳, 放到電腦上會發覺比較好
還有就是 若適用觀景窗取景, 通常會看到自己的 手指....

PS: V3部分為D80+35/2 全程JPG 拍攝
======================================================
新增
4X光學變焦時

最廣角端

跨級挑戰D80+35/F2
由於 現在人在外地 只帶了一顆35/F2出門
將V3 調至1.5X =>51mm , 光圈來到F3.2 , 光圈先決
D80+35/F2 =>52.5MM, 手動模式 配合V3 來到F3.2
由於 雙方畫素有所差距 將只就對觀測物裁切縮圖後 查看差異
對焦點為PANDA鐵金剛 嘴巴
D80

V3

結果...............V3 真的是DC

是不可能會有什麼 驚奇出現 超越D80的
我想 今天即使D80用的是 18-55依然可以壓勝
不過由圖中也可看出 V3的確保留下不少細節
雖然 圖有縮過
若是用 原尺寸裁切.......相信 V3會死的更難看
==================================
5/6 update
雖然 健仔沒能完全比賽 還被尻了支全壘打
還是要來增加一下 夜視模式
Night framing
利用類似sb-800的 雷射對焦點(紅外線對焦點???)進行對焦
並強制閃光


Night shot
有點像是 夜視鏡的效果

近拍測試

變形測試
at 34mm

at 24mm

由於 工具板 是軟質的
拍攝過程中 並不是完全平整
不過 裝上廣角鏡後
畫質 與變形 並沒有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