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上了第一堂攝影課之後,
趁著前天的好天氣,騎上鐵馬去山上溜溜(47-1道),
順便來一趟SONY A350的第一次外拍,
使用的鏡頭是SONY 18mm~70mm(F3.5~5.6),另一顆SONY 55mm~200mm(F4~5.6)還沒機會用。
不過,這次的拍攝過程中,有遇到了一點小挫折,如有熟悉SONY A350的網友,
請不吝賜教解惑。謝謝!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1.提高EV,想表現這棟木屋的油亮色澤,但是天空卻過曝了,不知道測光點應該設在哪裡比較適合?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2.已經使用了相機內建的「鮮明」模式,但是拍起來,櫻花的顏色還是沒有現場來的鮮明,為什麼?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3.櫻花的色澤有拍出來,但是為什麼都垂頭喪氣的?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4.EV設成0,感覺還是過曝了,這是這台相機的特性嗎?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5.用了C-PL之後,天空藍的有點假,但是不用濾鏡,天空又會過曝,有解決方法嗎?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6.這張感覺沒什麼缺點.......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7.想表現樹的剪影效果,但是卻犧牲了樹的細節,不知道一般遇到這樣的情境,EV跟測光點要怎麼設?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8.這張有拍出想要的感覺.....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9.已經用了大光圈,也對焦在中間那棵小樹了,為什麼前面那棵大樹還是不夠模糊?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10.這張是我覺得拍的最好的一張......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11.用EV+0,就有太亮的感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12.調「風景」模式,但是拍起來,山沒有現場的鮮綠感,為什麼?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觀景窗的遮光罩被袋子勾出一小截,塞也塞不回去,需送回原廠嗎?還是自己找相機維修商就可以了?
維修的費用會很貴嗎?

菜鳥攝影的第一次(SONY A350)+實用點測光的反射率表
14.自製的樂扣防潮箱,真的防潮的效果嗎?
2012-02-08 12:44 發佈
提高EV,想表現這棟木屋的油亮色澤,但是天空卻過曝了,不知道測光點應該設在哪裡比較適合?
可以先使用LIVE功能 看你要的鮮明感覺 按AE建 鎖定測光 或是調整 矩政測光或是中央
已經使用了相機內建的「鮮明」模式,但是拍起來,櫻花的顏色還是沒有現場來的鮮明,為什麼?
可以縮光圈F11 看看 遠處的景才清晰 鮮明
櫻花的色澤有拍出來,但是為什麼都垂頭喪氣的?
可是試看看 鮮明 標準 或是風景風格 +銳利或飽和
EV設成0,感覺還是過曝了,這是這台相機的特性嗎?

測光是以灰階顏色最無基準你可以看DISP的 曲線圖 抓明暗的中間位置

用了C-PL之後,天空藍的有點假,但是不用濾鏡,天空又會過曝,有解決方法嗎?
CPL旋轉到你要的藍色 或是使用AE 固定你要的亮度 重新構圖

想表現樹的剪影效果,但是卻犧牲了樹的細節,不知道一般遇到這樣的情境,EV跟測光點要怎麼設?
剪影就用點測光 測亮的部分可以用LIVE先遇視看效果

已經用了大光圈,也對焦在中間那棵小樹了,為什麼前面那棵大樹還是不夠模糊?
因為你的事KIT鏡頭最大只能開3.5 如果焦段拍攝視50MM 最大光圈自然只有5.6F
可以考慮 買個A16 17~50MM 2.8恆定光圈 17~50MM焦段都能開2.8大光圈
觀景窗的遮光罩被袋子勾出一小截,塞也塞不回去,需送回原廠嗎?還是自己找相機維修商就可以了?
維修的費用會很貴嗎?

觀景窗遮光罩 往上推就能取下可以去官網或是相機店購買A350的觀景窗遮光罩

有空可以到SDF

SDFwww.sonydslr.com

標準不打好底子就急著出去拍照的單眼使用者

問的問題其實都很入門

舉例
"已經用了大光圈,也對焦在中間那棵小樹了,為什麼前面那棵大樹還是不夠模糊?"

這是非常基本的景深觀念

非使用長焦的鏡頭下

鏡頭光圈不夠大,離前面那棵樹不夠近

拍出來當然不夠糊

建議多看點攝影書或上課再去外面實作你想拍的主題

會比較能進步

珍珠奶爸 wrote:
自製的樂扣防潮箱,真的防潮的效果嗎?


多少都有防潮的效果,如果再放個濕度計之類的東西可以更知道有沒有效果
防潮包盡量是買顆粒包的,不要買石灰的那種
石灰的放久了會膨脹甚至爆開~(當然是放很久的情況下)

可以的話還是買個電子的防潮箱囉!!
還會長鏡頭出來A_A
http://alsotycheng.blogspot.tw/ 拿單眼比較帥,因為遮掉了整個臉

c7115111 wrote:
提高EV,想表現這棟...(恕刪)


高手!高手!
多謝指導,等天氣好的時候再依您的方法出去拍拍看。
感謝!

ken094.tw wrote:
標準不打好底子就急著...(恕刪)


哈!哈!哈!您的口氣,就跟我第一堂攝影課的授課老師一樣,
學員問他相機的設定跟特性,他就叫我們回家把說明書讀熟後再來跟他討論,
「都讀熟了,我還問你幹麻?我不就是搞不懂才花錢來上課的嗎?」這應該是多數學員心裡面的O.S吧?!

「不打好底子就急著出去拍照」這句話也很怪,
「打好底子」的定義是什麼?是指「說明書都讀熟了」?還是「16堂攝影課都上完了」?還是「所有攝影書籍都看過了」?還是需要您出個證明,給我個「已經打好底子」的證書?
難道去「拍些照片→發現缺點→尋找答案」不是「打好底子」的方法之一嗎?

如果您問我「核融合」的原理跟功用,難道我要叫你去把國高中的理化課本讀熟了,把全球知名學者的原子量能相關書籍都看過了,再來問我嗎?
不會,我會用幾個很簡單的化學式跟您仔細講解,讓您在10min之內,就能瞭解並吸收我15年鑽研的菁華,
「經驗」的可貴,就在於可以傳承、擴散並且改進,讓後繼者能用更短的時間超越前人的成就。

如果自古所有的經驗者都是像您一樣,「嚷嚷著去打好底子再來吧」的思維,
恐怕我們到現在還在為了日蝕的現象而燒巫女祭天呢!
拍天空帶地面景時可以DRO開上去,不過超過+2 時會有一點白白的雜値感。。

無CPL。。

ijk0001 wrote:
拍天空帶地面景時可以...(恕刪)


好棒的照片!
請問您是用點測光?中央重點測光?還是平均測光?
您的測光點是在照片上的哪裡?

可以賜教嗎?
我想K大說的確中肯
他的意思應該是不要操之過急
先練習一些簡單的目標(即使可能會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小學生)
除了上課之外
找一些有興趣的相關書籍來看會讓你學到更多
不然訂閱一兩本攝影雜誌來參考也不錯~

攝影的技術和觀念通常是一個串一個
那有點像乘法效應
如果拍照時腦袋中有足夠的技術&觀念可以應用的話
要拍出想要的相片當然就會更容易
雖然在這之前只能當COPY CAT~~老師說一樣,你學一樣.



黑貓白貓,可以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橘子貓~~~ ^^
珍珠奶爸 wrote:
好棒的照片!請問您是...(恕刪)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慣模式,我當天是看到晴天的下午,因此想說以f/9來拍,在ISO100 A模式整個畫面的平均測光,機器給我一個快門數,將此帶入M模式試拍,最後試拍後選擇是1/200的快門拍攝(因為要藍天),M模式下,就一直拍下去,除非發現有異常,再來調整快門數。

其實應該可以將光圈來到f/13試看看的,因為是邊走邊拍沒想那麼多。。。。

其實測光並不是萬靈丹,先要了解測光的道理,不管你是何種模式的測光。。。
首先測光的基準是18度灰這個色卡為標準,相機計算後的光亮度就會以18度灰為基準來調整。
比如你測到的是白色的平板,那麼是比18度灰亮,因此要相機減光調整。
如果你是測到黑色的平版,那麼是比18度灰來的暗,因此要相機做增光調整。
(以上只是簡單說明之,不要咬文嚼字的K我)

因此測光只是供參考而已,即使是點測光的選擇,你測點如果不是18度灰,那麼都會失去準頭。。。

所以要試拍而後調整,唯一不會因測光點不同而被相機更動的,只有M模式。。

醬子,是個人心得,不代表本台立場。。。。

PS:以下是個人心得:
書買很多,可是就是美美的照片,而後教你角度光線等等的技巧,問題是我要怎麼操控像機呢,這麼多的按扭轉盤???
課上粉多,都是交技巧,後來上了一位王老師的課,才明瞭測光18度灰的基礎。因為每次拍照都是乎明乎暗,很是搞不清楚他的邏輯。網路上高手多,可是都要人去爬樓去讀書(本來就該如此)。。。
後來還是有不解的,就是光圈那麼多,我要選哪個呢? 後來發現為和跟SONY老師出去的拍法,他們會用f/13 f/16呢?
一次與網友聚談,談到他去了一個光圈13點幾的論壇,原來那是專業攝影師的論壇,就是要細節所以光圈都在13。
這實才恍然大悟,原來不只是大光圈的網路訊息,以往不敢開小光圈原來是自己的枷鎖。
當然讀過大光圈淺景深,小光圈高細節的文章。可是這麼多的轉盤,怎麼下手呢?
一個傳統的法則或許可供參考,Sunny 16 rule 。
瞎掰一番,末見怪。。。。。。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