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著sony說過的話"不是不出,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終於sony出可錄影的單眼了
而且可以實現錄影自動對焦近乎無聲超強功能
加上超高速連拍...GPS定位,乾淨高iso.......等等的
當然是要買啦!!! 我等這天很久了!!
從預購那天開始,網站就被擠爆
等我可以進去就已經"缺貨中"
放假回新竹後拿了兩萬多塊直接衝到店裡就扛了回來
網路上一堆開箱照的時候,我正在改老鏡頭

所以這次就不開箱來講a33+minolta老鏡
Minolta MC Rokkor - PG 50mm f/1.4
1973年生產
五群七枚的鏡片結構
最近對焦距離50mm
光圈範圍 f1.4~f16
口徑55mm
全金屬製造305g重
這棵老鏡頭是阿公當年Minolta輝煌時代相當好的鏡頭
不過將近三十年的老鏡要轉接到sony Alpha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我開始了改裝之路,抱著忐忑不安的心因為很怕不小心就把鏡頭用壞了
小心翼翼的把每個零件都拆開

拆了三分之一,每到一個階段就會困惑很久
要找到下一個拆開的地方和方式真的很不容易
感覺很像在闖關,而且隨時都會直接掛

當然每個步驟也都有小心地拍照下來
避免到時候裝不回去可以參考一下照片

改裝階段一
因為已經有一個50定焦所以這顆就被我改成管氏鏡了
散竟真的蠻特別的

改裝後發現景深太過於淺
加上其他因素所以又....
全部拆開重新想一個辦法改裝(這時候已經過了幾天)
隔天花了很多時間構思和想辦法最後為了縮短鏡後距
把我在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所學的金工、陶瓷、玻璃的工藝技術都應用上去
階段二 測試

焦點還是落在很奇怪的地方
不過變成一個很奇妙的鏡頭= =
這時候 又過了一天
隔天早上起床突然頓悟,把鏡頭前半部的零件全部拆掉
自己用金工工具做了一個手動控制光圈的拉桿
接著又過了一天半,終於終於改裝完成
新的跟舊的比較一下,大小差真多

接上老鏡的solo




a300觀景窗要手動對焦真的是很吃力
以下是坐火車回新竹的路上用a300拍的
好幾張都失焦= =




當前改完鏡頭很開心去打球
結果很衰那天去打到一半球腳就翻船了
回到新竹後馬上把買來的a33 接上老鏡測試一下
不過因為腳很腫無法走太遠,就只有在家裡後面的花園拍拍
用a33直接用螢幕取鏡容易超多
簡直是爽翻了,不用再用a300對焦到流淚了















這支30多年得鏡頭
還能這樣玩,真的是都要哭了
雖然我很會後製,但是為了呈現老鏡的特色
以上照片都沒有只有縮圖後就上傳
雖然沒有改得很好和拍得很好,跟各位alpha朋友們分享一下
感謝收看,下台一鞠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