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頭雖然用得很開心
可是望遠端的光圈不大也是一大遺憾
想要牙一咬直上大三元
可是70-200GF2.8的鏡頭又不太用得著(我用a550)
有沒有過來人願意分享一下經驗
感恩喔
Sony 16-35mm F2.8 SSM (SAL-1635Z)
Sony 24-70mm T* F2.8 (SAL-2470Z)
Sony 70-200mm F2.8 (SAL-70200G)
有預算上大蔡當然是很好~~
不過良心建議小白G先忍住
因為那管的出勤率真的會相當低
光是那個重量 要帶出門就夠你掙扎了~
加上白色非常容易弄髒 一旦掉漆二手價更是慘兮兮
你去SDF看看就知道小白G現在有多難賣
一管含保護鏡50k出頭還乏人問津...
如果有信心能常帶出去並駕御牠
那照片真的會相當的毒~
如果蠻常拍人像
24-70這焦段在APS-C是蠻好用的
變成36-105剛好容納大多拍人用的焦段
稍微犧牲掉廣角 比較不能拍大景就是
不過食記 日常記錄也都夠用 只是會蠻重的
蔡頭的特色就是散景非常的柔順不礙眼
相較之下 我用Sigma 24-70 hsm就比較生硬
所以必須要去多注意來避免
16-35如果有常拍風景的話也是相當不錯
當然沒有比10-20那種焦段廣闊
不過內變焦的設計使得鏡身長度不變又比較沒入塵的困擾
發色跟銳利度當然是一等一的好~
不過拍風景用廣角鏡 大光圈好像比較少用到?
大三元這種鏡皇等級的鏡頭
除了價格之外 最大的問題就是要能夠接受他們的重量~
如果能 面對他 接受他 愛上他 是最好不過了~
我也是在想70-200G在我的a550上可能很難發揮
倒是沒想到重量問題
我是駱駝,很耐重的,哈
但是如果一次購足
一來價錢便宜萬把元
二來以後省得升級FF時要一次花很多
說來說去都是惡魔在作祟啦...
保持純真,就會有幸福,不要忘記笑容
~~就當是老天爺給我們一個長長的假期吧
從來都不把小白放在家裡!!! 這是我對自己嚴格的規定!!!(心虛中 有時也會偷懶... 但很少啦 )
為什麼!! 因為我想趁我還有體力的時候 背得動的時候(29歲) 來玩這些東西!!
為什麼只買這兩顆呢 我的入手原因 除了不錯的畫質之外 兩顆都是內對焦 爽度就是有!!
兩顆鏡頭 為什麼不湊大三元呢 除了經濟上貧困潦倒之外 是因為廣角可以用16-35 望遠可以先用70-200
所以就先不買24-70了 畢竟如果三顆都有了 出去玩的負擔 就真的太重了 我就可能會犧牲掉一顆不帶
這情況 不是我所樂見的!! 所以24-70等全幅新機出來 再一起評估吧!!!
現在出去玩 搞得跟打仗一樣 還有閃燈+腳架 但我還是背得很爽!! 算是有病的一種!!

我還有幾年能這樣玩 我打算背到我背不動的那天為止!!!

PS寫得有點心虛啦 因為快忍不住135的召喚了... 到時候 如果又多一顆 袋子又得升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