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是景深表也好, 對焦尺也好, 反正就是對焦尺有標示景深表.兩個4之間那條線就是主體距離,相對應兩個4的距離就是光圈4時清楚景深範圍例如你現在看到的是這樣10_8_6_5__4__3__2__1__0.7__0.5_____22_16_8_ 4_ |_4_ 8_16_22主體距離2m光圈開到4時, 約1.3m~2.8m是清處範圍光圈開到8時, 約0.9m~3.8m是清處範圍光圈開到16時, 約0.7m~4.5m是清處範圍光圈開到22時, 約0.6m~5.8m是清處範圍我以前po的圖 (nikon 43-86mm F3.5)不同顏色的線, 對應到下面光圈數字的顏色
H530325 wrote:要說是景深表也好, ...(恕刪) 長知識+1~~!!50 F1.4在手上這麼久了,通常都是在關景窗看到啥就拍啥,第一次注意到原來是這樣用的....雖然現在知道以後也不見得真的會用到,但還是謝謝大大的解說!!
eydas wrote:長知識+1~~!!5...(恕刪) 以前拍底片的時候不像現在可以立刻看到拍攝成果沒辦法檢視上一條件拍攝的成果進而調整下一張的參數特別是大光圈下過淺的景深並不適合每一種拍攝環境因此過去除了鏡頭上設計有景深表, 機身上還會有景深預覽鍵提供拍攝者目前光圈、物距條件下的景深資訊或許這些資訊平常不會特別去看但是對於初學者建立正確的景深觀念倒是相當不錯的工具
焦距表尺窗外的標示(中間有一中心刻度)22 16 8 4 | 4 8 16 22焦距表尺窗內的標示(從最近對焦距離......無限遠刻度)0.18....0.35.....0.9......1.0......1.5......2.0.......5......10.......20.......無限遠 (公尺) (舉例)當表尺窗外中心刻度對到窗內 1.5 公尺(對焦點)中心刻度左右兩旁 4 (光圈值) 如果正好對到 1.0 及 2.0表示當光圈是 F=4 時 景深(清楚)範圍是屆於 1 到 2公尺之間當光圈越來越小 (F=22) 時,景深範圍也越來越寬,可能是 0.18 到 無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