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它,為了行車安全保護自己,剛入手裝在車上的HDR-TG5就成了這次凸顯30 f2.8優勢的麻豆。
除了30 f2.8以外,18-55 f3.5-5.6也為了成就30 f2.8,凸顯1855的短處,才能成就30 f2.8。
所有的鏡頭都為了成就這顆30 f2.8(以下簡稱30)才得以被創造出來(逃
先與大家分享,30它到底有多大?又多重?帶出門會不會造成負擔的疑慮。

嗯?旁邊那黑色柱狀物,只是一小瓶G牌髮蠟,容量100g,保存期限三年。
甚麼?你說髮蠟跟主題無關?怎會無關?你不覺得髮蠟重量100g很輕?
因為30它的重量也只比這小瓶髮蠟多出50g而已。大小居然也差不多。
那到底有多輕?比你去超商買的300cc的礦泉水(還是喝了剩一半的那種)還要輕。
再講到保存期限,我是認為一顆鏡頭的保存期限絕對比這瓶髮蠟來得更長久。
這麼輕,會不會拍攝品質不好?人家不是說鏡頭越重,拍攝品質就越佳嗎?
嗯,往下看就知了
以下照片分別使用1855與30,並盡量以同角度同焦段(約30mm),並都以光圈4.5拍攝TG5,ISO全程使用1600,EV+-0,A模式優先,3.5MP,經系統上傳自動縮圖,無任何後製
大家比較看看
1855

30

這樣的焦段拍起來,1855其實真的挺不錯,畢竟它本身就有25cm的最短對焦距離,說好用也真的挺好用,只是放大能力還是有限。
再往下看
1855

30

上面那兩張,幾乎已經是1855的最大放大極限,但這對30的放大能力來說,基本功力的1成都還沒發揮出來哩。
再往下看比較圖吧~
30

1855

不知道上面三組比較照片,有沒有人發現,同光圈同測光模式下,30的拍攝的商品照片明亮度明顯比1855高出一些?
我個人是猜想,或許是因為鏡片鍍膜技術的落差原因吧。
1855到底能放多大?再嘗試看看。
1855只能利用望遠端盡量拉近放大的倍率,如預期的.....變這樣子


30的表現也如預期的,相當的好。

1855的拍攝就到此了,再嘗試放大下去,是不具意義的了。

接下來就請看看30的放大倍率究竟可有甚麼效果,以下為求對焦距離切換方便,皆使用MF手持(使用ISO1600不用擔心拍攝振動)。
這種視覺效果真不錯

光圈4.5,即使以差距很短的對焦位置,也能產生很明顯的對焦差異


TG5側面,五個不同對焦區,差異非常明顯,不過也就更說明拍攝微距時,MF CHECK是一大得力助手





本日最敬業麻豆,從頭到尾都不動讓我拍(若真會動才比較恐怖)



不妨去各門市試試看這顆鏡頭的威力吧!應該都可以試拍的樣子
6880元,除了便宜又超值,沒其他字可在形容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