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 Sigma 在 FE-Mount 的 35mm 焦段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們在 2019 年推出的 35mm f/1.2 DG DN Art 可說是同領域中的佼佼者,當時 Sony 僅有一顆 Distagon® T* FE 35 mm F1.4 ZA 能應戰!但面對 A7R2、A7R3 以後的 42MP 高畫素世代,對鏡頭的考驗又更加嚴苛了!

因此 Sony 還是在今年初發表了 GM 系列的第一顆 35mm,也就是 FE 35mm f/1.4 GM,除了具備優異的畫質之外,524 公克的重量才是它的最大優勢;當然 Sigma 也不甘讓原廠鏡專美於前,四月底推出新一代的 Sigma 35mm f/1.4 DG DN Art,僅提供 E-Mount 及 L-Mount 接環,雖然重量比 GM 稍重來到 640 公克,不過售價卻整整少了 20K,同時又擁有 6 枚特殊鏡片,這樣還不香嗎?
▣ Sigma 35mm f/1.4 DG DN Art|外觀暨特色介紹
- 鏡頭與配件
- 遮光罩反裝
- 遮光罩型號 LH728-01
- 解鎖鍵
- 消光螺紋
- 鏡身全貌
- 前玉
- 日本製造

- A與最小光圈 f/16
- 最大光圈 f/1.4
- 光圈鎖定鍵


鏡身側面設有自動與手動對焦的切換鍵,再來那個「AFL」自動對焦鎖定鍵,主要是在 AF-C 連續自動對焦的情況下搭配使用,用戶可透過自訂鍵選單來指定「AFL」按鍵的相關功能,例如「自動對焦區域、眼控對焦、靜音拍攝」皆可。
- 金屬鏡尾
- 橡膠圈
- 手持範例
- 正視
- 側視
▣ 自動對焦速度(遠景 / 近物)
Sigma 35mm f/1.2 Art 搭載步進式對焦馬達,搭配 A7R IV 的對焦反應我覺得跟原廠的 GM 鏡相比還是有些微的差距,大概是 95 分跟 90 分的差異吧!吉姆分別測試了 AFS 單次自動對焦與 AFC 連續自動對焦,對焦框當下我設為「S」最小,各位可以參考影片中的表現。▣ 變形抑制測試(鏡頭補償:ON / OFF)
- 失真補償:ON|ISO100 f/5.6 1/250s
- 失真補償:OFF|ISO100 f/5.6 1/250s
▣ 解像力(中央 / 邊緣)

從 MTF 的圖表來看 35mm f/1.4 DG DN Art 與 SEL35F14GM 在 f/1.4 時的表現,當同樣是在「10條線/毫米」時幾乎是平分秋色,但在「30條線/毫米」時就能凸顯 SEL35F14GM 原廠鏡的優勢。當然畫素越高對鏡頭的考驗也就越嚴苛,近期小編都是選用 Sony A7R IV 來進行 FE-Mount 的鏡頭測試,在面對 61MP 高畫素的作業環境下,更能評斷這顆鏡頭的實力!
我發現用 f/1.4 用自動對焦來對遠景時,似乎有點跑焦...我後來是用手動對焦才達到合焦狀態,不過這情況在縮光圈之後就改善了,另外 35mm f/1.4 DG DN Art 在光圈全開 f/1.4 時似乎帶有點色散的現象,所以會讓你覺得畫面不夠紮實,但仔細看你會發現在 61MP 詮釋下的原圖細節還是相當豐富的,包括線條、形狀、色彩都是經得起檢驗的!整體來說的工作光圈大概落在 f/1.4~f/11 之間,也因為高畫素的緣故我覺得搭配 A7R IV 的最佳光圈表現是在 f/5.6,給各位做個參考。[點擊下載]
- 中|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邊|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色散抑制表現(中央 / 邊緣)
35mm f/1.4 DG DN Art 搭載的低色散鏡片共計有 4 枚,其中 1 枚 還是 FLD 瑩石級極低色散片,其餘 3 枚分別是 SLD(特殊低色散鏡片)x 2 以及 ELD(超低色散鏡片)x 1。在光圈 f/1.4~f/2 時能察覺到紫邊的情況,當光圈縮到 f/2.8 的時候已獲得大幅的改善,但若是要完全消除的話得要縮到 f/5.6。35mm f/1.4 DG DN Art 在 f/1.4~f/2.8 時存在輕微的橫向色差,隨著光圈越縮越小色差的情況也有顯著的改善。[點擊下載]- 中/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邊/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抗耀光表現
35mm f/1.4 DG DN Art 搭載超級多層鍍膜技術在內,測試時皆有搭配原廠遮光罩,小編選擇高反差的點光源,並找尋適合的光線角度來測試,光圈 f/5.6 開始才有比較明顯的耀光現象,當光圈來到 f/16 最小時的鬼影及光斑也最多最容易被察覺到。- 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邊緣失光
Sigma 35mm f/1.4 Art 支援 E-Mount 相機的「鏡頭補償」功能,其中包括「邊緣失光」校正,而最常出現這類情況的鏡頭就屬超廣角與大光圈鏡頭,下列兩組圖分別是鏡頭補償開/關的比較,其實不論有沒有開啟鏡頭補償都還是會有邊緣失光的問題存在,差別只在於情節的輕重,且兩組的邊緣失光問題在 f/4 時均可獲得改善,只不過在校正關閉時 f/1.4 的暗角會比較明顯。- 校正ON|1.4
- 2
- 2.8
- 4
- 5.6
- 校正OFF|1.4
- 2
- 2.8
- 4
- 5.6
▣ 星芒表現
35mm f/1.4 DG DN Art 光圈由 11 枚光圈葉片組成,從下面的範例可以看到從 f/4 開始即可看到星芒的雛形,f/8 開始的星芒樣式變得更明顯,其光圈葉片為 11 枚,因此能得到 22 道的放射狀星芒,其星芒樣式較接近海膽的造型。[點擊下載]- 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口徑蝕表現
鏡頭的開放光圈越大,口徑蝕的情況也越明顯,Sigma 35mm f/1.4 Art 當然也不例外,從下列組圖可看到 f/1.4 時明顯的口徑蝕,也就是在影像四周類似貓眼或是橄欖球的形狀,不過這現象可隨著縮光圈而改善,小編採 1/3 EV 級來調整光圈,大概縮到 f/2.2 時的口徑蝕情況幾乎可完全被改善,不過 35mm f/2.2 這個焦段光圈組合的散景表現相對也較為平庸,如果不是很在乎口徑蝕的話,尤其當背景沒有「光點」時,還是放心用 f/1.4 來拍照吧!- 1.4
- 1.6
- 1.8
- 2
- 2.2
- 2.5
- 2.5
▣ Sigma 35mm f/1.4 DG DN Art 使用心得與結語

Sigma 35mm f/1.4 DG DN Art 的出現其實也在意料之中,畢竟 35mm f/1.2 DG DN Art 的塊頭實在太大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為了 f/1.2 而犧牲自己的右手,加上 Sony 又推出 SEL35F14GM 在價格上制衡對手,而 Sigma 則選擇用更超值的 35mm f/1.4 來應戰,那就是 35mm f/1.4 DG DN Art 啦!

從本篇的實測結果來看,35mm f/1.4 DG DN Art 在拍攝人像、街景時的大光圈表現其實要比我在「解像力」測試單元還要好上許多,建議各位可以多參考文末的實拍樣本,它的光學實力足以餵飽 61MP 的 A7R IV,f/2 以後到 f/5.6 是我覺得最銳利的光圈值。
大光圈鏡頭最惱人的紫邊,在多枚低色散鏡片幫助下的確能有效抑制,若是跟原廠 GM 鏡相比還是有進步空間,但價差就擺在哪,我想這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機身的「鏡頭補償」效果還是有限。f/1.4~f/5.6 之前的抗耀光效果都很不錯,逆光面對「點光源」時還是能全身而退。

這次的人像拍攝均是以「AFC + Eye AF Tracking + 連拍」進行作業,總體來說 35mm f/1.4 DG DN Art + A7R IV 帶給我的對焦體驗跟搭配原廠鏡是不相上下,臉部/眼睛都能即時合焦,儘管 MD 是在移動中我還是能夠順利抓拍,捕捉到理想的畫面。最後就是賞圖時間啦!這段期間因為必須遵守三級防疫政策,MD 必須在棚內拍攝才能脫口罩,這也是沒有外景人像的主因,而棚內作業除了 MD 之外其餘人員均是全程戴口罩,且符合五人內的規定,期待疫情速速退散,讓大家生活跟工作都重回正軌!
|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4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3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5.0 1/25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125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4 1/16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2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160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1.4 1/400s

ILCE-7RM4 35mm ISO320 f/2.0 1/125s

ILCE-7RM4 35mm ISO200 f/5.6 1/100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6 1/32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32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1.4 1/32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32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1.4 1/20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4.0 1/64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8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4 1/1250s

ILCE-7RM4 35mm ISO50 f/2.2 1/32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16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4 1/32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400s

ILCE-7RM4 35mm ISO50 f/2.2 1/40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9.0 1/10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125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4 1/2000s

ILCE-7RM4 35mm ISO200 f/5.6 1/125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20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4 1/5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4.5 1/200s

ILCE-7RM4 35mm ISO320 f/2.0 1/125s

ILCE-7RM4 35mm ISO50 f/2.5 1/500s

ILCE-7RM4 35mm ISO50 f/1.4 1/32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5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800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1.8 1/50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16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200s

ILCE-7RM4 35mm ISO50 f/2.5 1/5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320s

ILCE-7RM4 35mm ISO200 f/4.0 1/80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4.0 1/2500s

ILCE-7RM4 35mm ISO320 f/1.4 1/125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7.1 1/2500s

ILCE-7RM4 35mm ISO400 f/1.4 1/80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4 1/10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4.0 1/64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8.0 1/320s

ILCE-7RM4 35mm ISO100 f/1.8 1/500s
#光學測試:標準 +0 / +0 / +0
#風景題材:標準 +1 / +1 / +2
#人像題材:肖像 +0 / +0 / +0
# 特別感謝 Sony Taiwan 提供 A7R IV 協助測試
# 攝影協力:Bryan、直直
# Model:江江 / 九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