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IGMA 新機身 sdQ sdQH

http://www.sigma-global.com/jp/cameras/sd-series/

SIGMA發布了兩台新機身
感光元件分別是APS-C和APS-H

但還是沒有full size
2016-02-23 13:18 發佈
foveon 不需要全幅啊
光 APS-C 就電趴一堆全幅了
現在又來 APS-H…可惡有點想要
可惜是繼承SD系列的原生SA接環,轉接選擇很少,
要不然很期待無反架構的X3來接LEICA-M說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這樣的構造搞不好改造EF接環會更容易些

更期待Sigma直接出EF接環的版本
SIGMA 基本上還是鏡頭廠商
再說這年代賣機身實在沒什麼利潤
所以故意做成讓你不能轉接也是很合理的 XD
foveon 還是需要全幅...

目地不是畫質 而是增加一點ISO堪用性
5D MK I & DP2M用家

如果Sigma出台全幅就衝了,全幅還是有差啊
SIGMA不斷衝高畫素就便全幅高感也應好不了多少, 再加弱弱的電子技術, 大檔與耗電只會讓使用者體驗更糟...SIGMA可以考慮低畫素, 比較能改善高ISO, 電力, 電子性能等使用者體驗....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低畫素不是現在的潮流,絕對沒有廠商要走回頭路,

A7S降低畫素是因為有錄影高ISO需求,
SIGMA X3大概永遠只有拍照的份,
高畫素還是有相當必要,

再說把高畫素相片縮成低畫素相片時,雜訊也會跟著降低,
這樣是否也間接達到您的低畫素乾淨畫面要求了呢?
wjesse wrote:
低畫素不是現在的潮...(恕刪)


A7s就是好例子,為了高感環境而降低畫素...會講SIGMA應該考慮如600-800萬低畫素也是同樣的原因,畫素換取整體使用者體驗改善 .SIGMA先天高感就是衰落得比bayer快(顏色整個跑掉再縮圖也沒用),檔案肥大,搭上SIGMA並無應付處理這些所需電子技術,因此使用者體驗就是慢與耗電,拍攝流暢度不佳.針對這問題,最快解決的方式就是低畫素了,換來就是直接更高的高感範圍,而降低的檔案大小就直接降低對影像處理器的要求,與提高寫檔的速度與續航力,整體的拍攝體驗是會有相當的提升.我是SD15用戶,只是看到SIGMA出了一系列的機種到現在,整體使用者體驗並沒有太大改變有所想法.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