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Sigma 18-200 II V.S. Sigma 18-250](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111/mobile01-080c8bcd0436591de10aa3e8633666b5.jpg)
小弟第一次發文有以下疑問,想請各位先進提供些想法參考



已經略為搜尋相關文章
1.對於焦段迷思,200-250mm之實用性&畫質
2.18-200 II新增的FLD(人造螢石)*1,畫質影響成像程度比較(with 18-250)
3.FLD *1 跟另一顆鏡頭(Sigma 17-50mm 其FLD*2),比較上差異大小
S家鏡頭偏黃,多一片少一片低色散,差異又有多大?
4.FLD V.S. UD or super UD(for Canon L)只是名稱上的差異嗎?FLD(『氟化鈣』 - CaF2)
總論:
18-200 II吸引的地方如各位先進所言:
1.重量上輕巧利於攜帶(旅遊鏡嘛

2.多了一片FLD,猶如上渦輪、換心臟、加裝晴雨窗似的,Lv大跳級



3.那莫名的紅圈圈,騙吃裝一下L也無訪


18-250 就在於:
1.一鏡走天下,多50mm以備不時之需,無先儲能何以作戰(做的月亮大餅就是比你行)
2.口徑比較:72mm > 62mm 炮口大小決定使用者率性成分,多你10mm說話就能大聲點


以上,想請問各位,依個人需求,你會是否因為II代,影響這兩鏡的選擇呢?
Sigma應該不會自打嘴巴馬上發表18-250 II抹殺自己的市場,只擔心他的II代口徑至少維持72mm不要縮小,炮口很重要的,減輕重量請尋他法



希望站上有大大能夠分享這兩鏡詳文差異?小弟在此先行道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