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承認,我是非原廠鏡頭不買的一般攝影玩家,雖然副廠鏡頭CP值很高,但副廠鏡的移焦、質感和二手行情,讓我買鏡頭不太會考慮副廠鏡頭,但因緣際會的情況下,從台中的前輩接下這支不常見的SIGMA MF魚眼老鏡,它的表現,卻讓我刮目相看
這半年來一直在物色一支合適的超廣角鏡頭,從原廠鏡搜尋到副廠鏡頭
魚眼鏡頭誇張的變形,看多了讓人頭暈,難控制也難表現,第一時間是排除在購買清單外,但總覺得這樣的鏡頭特性,有挑戰性也很有趣味,若有適當的鏡頭也可以入手玩玩。
最後鎖定在魚眼鏡頭和N16-35mm f4 VR
3個月前先在Y拍搜尋到台中的賣家在賣這顆鏡頭
3個月過去了,當中也一直在找尋其他廣角鏡相關資料,怎麼這顆SIGMA老魚眼鏡還沒賣出,相關資料相當缺乏,也幾乎找不到這顆鏡頭所拍攝的Sample,讓我對這顆鏡頭更有興趣~
在幾乎要入手了N16-35mm f4 VR這顆鏡頭時,不然出價看看吧~
就這樣白鴿將這顆老鏡送到我手上了
一、這顆鏡頭的質感和用料還不錯,鏡身塗漆和現在的SIGMA鏡差很多

鏡頭參數
鏡頭結構 7 片 / 6 群(待確認)
視角 180 度
光圈葉片數 6 片
最大光圈 F 2.8
最小光圈 F 22
最近對焦距離 15cm
放大倍率 01:04.0
濾鏡口徑 後置φ22.5mm
體積 直徑62.0mm X 長度 67mm
重量 310g
產地 日本
二、由於這顆鏡頭年代久遠,應該是在1960~1980年間(請SIGMA前輩確認),
遮罩內緣的絨毛已剝落,由於魚眼是180度視角,有任何反光或漫射的雜光
對影像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入手後,就去書局買絨布紙或EVA彩塑板,DIY裁切後,用超薄雙面膠貼在
遮光罩內緣,來減少反光

三、魚眼鏡頭的鏡頭蓋,都是鏡頭框和鏡頭蓋分離

四、由於這顆鏡頭可以加裝φ22.5mm的UV鏡、黃、紅、橙濾鏡,所以是前鏡組和後鏡組可分離的設計

五、前鏡組的特寫,賣家附上φ22.5mm的UV鏡,對於藍天和強光就比較放心,至於其他3色的濾鏡
由於是設計給底片相機使用,賣家沒有也沒關係

六、後鏡組特寫,可以看到6片葉片的光圈

七、來張正面特寫,魚眼特有的大前鏡組,很迷人

八、鏡身來個特寫

九、請出其他手動鏡比大小
左16mm f2.8/ 中35mm f1.4/ 右50mm f1.2
質感小輸N鏡,但已經不錯了~

十、由於魚眼鏡頭都是表現大場景和誇張變形,很少會以最大光圈F2.8拍攝
但基本測試理由,還是以f2.8拍攝放大檢視

1/40s, f2.8, ISO6400
找光線較充足的中間和下方100%放大檢視
由於現場光線很暗,請忽略ISO6400的粒子
<中間>

<下方>

十一、光圈f8拍攝,找中間、左上和下面100%放大檢視

1/80s, f8, ISO3200
<中間>

<左上>

<下>

以下為實拍照片
十二、魚眼鏡頭最好玩的大頭照效果,越貼近主體變形越誇張,本鏡的最短對焦非常的短,幾乎要貼在貓的鼻子了

十三、魚眼鏡頭的水平中線和垂直中線可以拍出直線,善用構圖也可拍出不變形的照片

十四、

十五、

十六、由於光圈葉片是偶數的6片,所以星芒也是6星星芒(改天再來拍星芒看看),直接和太陽對槓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停紅燈時,透過RX-8後座小車窗隨拍

二十一、由於魚眼是180%廣度,實在很廣,一不小心會把對焦的手拍入畫面

二十二、

二十三、試鏡時,碰到下雨…鏡片上有雨滴
離鸚鵡非常的近…

二十四、

二十五、這張出現六角耀光,個人喜歡這樣的感覺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端午連假的藍天夕陽,天氣很棒,很好表現天空的遼闊

二十九、裝在底片機F2AS上,用Kodak TMAX100黑白底片拍的

入手這顆SIGMA魚眼老鏡,讓我初步了解了SIGMA
SIGMA工藝和光學有讓我刮目相看的感覺
帶她出去透氣相處的這幾天
表現實在超乎我的預期~也讓我愛不釋手
1.對焦行程不長,手動對焦可以很快的就到焦,不難駕馭
2.光圈縮到F2.8成像還OK~微縮光圈後,中央和周圍的成像就都很銳利
3.有不錯的抗耀光,不會因為和強光對槓而白霧霧的
4.鏡頭塗裝和質感個人覺得很喜歡,雖然SIGMA有其他魚眼新鏡頭可選擇,但因為質感不及這顆老鏡而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