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3F RAW 大小約 45~50MB,RAW+JPEG 模式下 JPEG 檔的大小約 7MB。 RAW+JPEG 與 RAW 模式兩者的寫入時間幾乎沒有差別。
- RAW 檔寫入的時間大約是 10 秒左右。目前可以確認 SD1 支援 UDMA Mode 6 的記憶卡,速度較快的 Mode 7 記憶卡支援程度目前不明。
- Sigma 正在開發支援 SD1 RAW 的 Sigma Photo Pro,將使用新演算法處理 SD1 的 RAW 檔。
- 為了因應 SD1 RAW 檔的格式,新版 SPP 將新增「Adjustment RAW mode」,此模式下處理 RAW 的工作流程將會與以往的 SPP 不同:檔案在 Adjustment RAW 模式處理後再轉成 RAW 檔。為了增加處理速度,Adjustment RAW 模式下無法使用 loupe/放大功能。(這一段的英譯讀起來怪怪的,有興趣的朋友請直接參照日文原文。)
- Sigma 正在研究以 Kelvin 溫度微調白平衡的可能性,但目前仍有困難。主要原因是 Bayer 感光元件的照片是以兩個畫素為單位做調整,但是 Foveon X3 有三個畫素需要處理。(日文原文是 Bayer 2 軸調整 v.s. Foveon 3 軸調整。)
- 新演算法的著眼點之一是高感度時盡力保留最多的色彩資訊。
- 相較於以往的 Foveon 感光元件,新的 Foveon X3 感光元件高感度的雜訊非常低。
- SD1 的感度範圍是 ISO 100~6400,ISO 800 幾乎沒有雜訊,ISO 1600 也完全可以接受。Extended 模式下可以增感到 ISO 6400。
- 這次在 CP+2011 展出的 SD1 軔體版本是 0.50,很多功能並不完全,也有很多 bug。
- SD1 展示機的 AF 速度明顯比 SD15 快。
- 11 點對焦點都是雙十字型(twin-cross sensors),每個對焦點的靈敏度相當。
- SD1 支援針對個別鏡頭的 AF 微調,但目前不清楚可以記錄幾隻鏡頭資訊。
- SD1 雖然沒有機頂 LCD,但機背的 LCD 會顯示機身上按鈕的資訊。
- 目前公開的規格顯示 SD1 機背的 LCD 跟 SD15 是相同的,但是現場看的結果 SD1 使用的 LCD 似乎比 SD15 更好。
- SD1 的快門聲音很小,反光鏡震動也很輕微。
底下轉載一位日本網友在 CP+2011 參觀 Sigma SD1 後寫下的一些觀察,原文在 這裡 。在 Carl Rytterfalk 的 blog 中有熱心的網友將文章翻譯成英文,我把它節錄成中文貼在這裡。如果您已經看過了,小弟在此說聲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