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前言(~不好意思~~老愛有前言~跟我國中老師學的啦)
如果您是X3的使用者~歡迎您一同討論~~
如果您不是X3的使用者~~也歡迎您加入【討論】~~
~~希望借由真誠的討論~~讓我們對X3能有更接近真實的認知~~

這篇我們討論的主題是-X3的解像能力
目前X3晶片的主流~應該是DP1、DP2、SD14~這三個機子用的都是同一片晶片
測試圖是由SD14拍的(我只有SD14啦),歡迎網友提供其它的測試圖。

~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原圖縮小到640x427(配合01)除了一小塊之外~其他都高斯模糊處理~~讓捏家老爺爺老奶奶保持點神密感~
↓這是上方那張圖那一小塊的1:1裁切的圖~~裁切方式是由SPP2.5版出的最高像素的圖~~
尺吋是4573*3048大約是一千三佰九十三萬畫素~~
這裁出來的一小塊原圖~~這一小塊圖要表現什麼,又能表現什麼呢?
首先看看紡織的斜紋是不是很清楚~~有沒有干涉紋的出現?這可是數位機的要害~~碰到細膩的彩色紋路~不是出現鋸齒就是出現雜紋~~
光這一樣~就可看出X3不是喝稀飯長大的~~出到快一千四佰萬像素~~色彩紋路依然精緻~~
再看口袋上那條綠色的繡線~~清清楚楚的立體感~~幾乎可以估計線有多粗多細~~不會看起來扁扁的沒有體積~像印刷的線條~~這種細膩的立體感~~就是X3晶片的強項~~用細膩色採階的變化營造出的立體感~~
~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以上是舊版SPP2.5解出來的圖~~
以下是剛出爐沒多久的SPP3.5~~
一口氣將出圖的檔案推到5280x3520~~直接將像素推上了一千八佰萬~~
當然有人會說~~這是四佰萬差補點的圖~~我不反對這種說法~~
重點是~~插補出來的圖~~會輸別家千萬像素差補色出來再插補到相同相素後的圖嗎?~~

~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相同的原圖縮小~
↓另外裁兩塊一千八百萬畫數的圖~這兩塊明眼人就看得出~~要表現X3另一個強項~~寬容度~~
黃色高亮~不用拍到爆~~還可以很清楚看到黃色層次營造的立體針織紋路~~黑色暗部層次也清晰呈現~~
~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OK~沒錢的我~~丟了幾顆磚頭啦~~換其他網友獻點玉
2009-05-31 0: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解像能力
雖然有人會覺得每張圖都放1:1看很無趣,但老實說我還蠻愛這種感覺的
特別是拍完回家跑spp的時後,慢歸慢,但好圖一處理完真的是種視覺享受
每個選項在調整時都能感受到X3在當時所保留的細節資訊

回來正題,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
雖然硬體構造就不同,但就巨觀來講
Mosaic 感光元件如果作到X3的三倍大(或是同體積,但密度增三倍或更多)
理論上也可以視為一個點有三種原色光資訊不是?
X3一片約400萬像素
Mosaic若非用補插點,實際像素有1200萬以上的,不也可以視為一點有三原色光資訊

都是一個單位有三種光原色資訊
但為何出來的圖就是有差?
有什麼決定性因素嗎?
我一直想不出來哩..........

還是說因為X3的結構,光通路在通過三層感光層間的強度損失,反而是造成這差異的主因?
傳統底片也是三層,也許也有這影響(誇張點延伸,人眼的感光細胞也是這種結構,所以習慣這種感覺?)
而Mosaic結構均只有單層,光強度損失不大,出來的數據反而不自然?
以上為胡思亂想推論........
qovop wrote:
雖然有人會覺得每張圖都放1:1看很無趣,但老實說我還蠻愛這種感覺的
特別是拍完回家跑spp的時後,慢歸慢,但好圖一處理完真的是種視覺享受
每個選項在調整時都能感受到X3在當時所保留的細節資訊
不知道這樣比喻適不適當
跑spp就像在沖片,但傳統一沖完就沒的談,spp+X3F隨你愛怎麼沖就怎麼沖
個人感覺~~~~~


首先我先談一下1:1~~就是~~別家的機子認真拍1:1也很清楚~~1:1清楚並不是X3的專利~~
這點我必需先強調一下~(並不是怕引起口水戰)~~DSLR所有廠牌的樣本原圖~~1:1都是銳利到一個不行~~
那些網路上常常要人別看1:1的網友~~只能說他們發表那種言論是別有居心~~不是居心不良喔~~是別有居心~~
與我們追求更精緻的心態是不同的~~所以我們可以忽略那種言論~~

X3的SPP在調圖上是比較有彈性~~可以調出不同風味的圖~~尤其是可以往減項調~~這點別家出圖的功能就沒這麼大的彈性~~但也因為調圖彈性大~~也就害死一堆不愛多方嘗試的使用者~~好處是爽到我們這些一小撮~~
可以很隨興的玩SPP~



qovop wrote:

回來正題,其實我一直有個疑問
雖然硬體構造就不同,但就巨觀來講
Mosaic 感光元件如果作到X3的三倍大(或是同體積,但密度增三倍或更多)
理論上也可以視為一個點有三種原色光資訊不是?
X3一片約400萬像素
Mosaic若非用補插點,實際像素有1200萬以上的,不也可以視為一點有三原色光資訊

都是一個單位有三種光原色資訊
但為何出來的圖就是有差?
有什麼決定性因素嗎?
我一直想不出來哩..........


這個我不知道講的對不對~~因為記憶中看過的資料怕講錯也可能講的不好~~
您隨便聽聽~~
其他家的晶片~~要解算出彩色的點~~必須用3x3的九宮格算一出一個點的色彩~~
因為紅(藍)色的感應點上下左右都被綠色包圍~~所以要算出全彩的點就必需用到3x3共九個點~~
這麼一來點與點就總是缺少一種類似X3密實感~~
以下是據說(據我的記憶資料所說)~~可能不準~~
更遭糕的色彩的計算還需要一個明度~而紅藍的感光會欠缺明度~~因此為了計算明度綠色感光點就比紅藍多了一倍~(X3是因為與底片一樣每個點的有三個感光色所以不用做插補色的計算就沒有明度誤差的問題)~~
但是為了計算明度~~碰到綠色就得猜一下~要算明度還是綠色~~因此~~色彩雜亂時~~就容易誤判~~
正紅色容易往橘色偏(一部份的綠色當色彩計算了)~~金色黑色容易帶點紅(一部份的綠色轉去當明度了)~~
真高興SDX的同好越來越多!!

買SDX另一個好處,是帶出門撞機的機會很低!!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nemenen wrote:
其他家的晶片~~要解算出彩色的點~~必須用3x3的九宮格算一出一個點的色彩~~
(恕刪)

感謝分享,又多知道一些相關訊息了!!......

honwen2157 wrote:
真高興SDX的同好越來越多!!

買SDX另一個好處,是帶出門撞機的機會很低!!

這個.....似乎有點矛盾呢!!
同好越來越多<===>撞機機會很低

哈.....當初會找上SIGMA,除了X3,一方面也是愛它的低調,算孤芳自賞嗎?!
該說它笨的好、麻煩的好,這樣才會少人用?!
honwen2157 wrote:
真高興SDX的同好越...(恕刪)


對呀~~出門撞機的機會真的是不多~~
但是~~撞鏡頭的機會倒是不少~~
常常碰到機身不同~鏡頭都是Sigma~
上回碰到一台FM2上頭掛的是Sigma的28-70~
qovop wrote:
哈.....當初會找上SIGMA,除了X3,一方面也是愛它的低調,算孤芳自賞嗎?!
該說它笨的好、麻煩的好,這樣才會少人用?!


我會選用X3主要是為了X3的不自作聰明的聰明~~
這樣的一顆聰明靈魂卻住配了一個慢郎中的身體~~
qovop wrote:
Mosaic 感光元件如果作到X3的三倍大(或是同體積,但密度增三倍或更多)
理論上也可以視為一個點有三種原色光資訊不是?
X3一片約400萬像素
Mosaic若非用補插點,實際像素有1200萬以上的,不也可以視為一點有三原色光資訊

理論上沒錯阿,不過實際上還是有問題
1.要達成你說的目標 首先該千萬像素相機出圖要縮的跟X3一樣小才是在同一個標準下
2.如果是3倍於X3像素的Mosaic式感光元件,出圖依然會經過顏色差補運算(Mosaic的原罪),依然達不到X3在1:1檢視下的銳利度~而且色階連續性上依然是模擬非原生

如果要用高像素去拼X3式算圖擺脫差補命運,那就變成
3.浪費感光元件像素,因為要構成一個方正,又帶有至少RGB三原色資訊的點至少需要9個,但最後輸出卻只能輸出一個pixcel
4.基於第3點,像素不是單乘3倍就夠了,而是要9倍....囧

qovop wrote:
還是說因為X3的結構,光通路在通過三層感光層間的強度損失,反而是造成這差異的主因?
傳統底片也是三層,也許也有這影響(誇張點延伸,人眼的感光細胞也是這種結構,所以習慣這種感覺?)
而Mosaic結構均只有單層,光強度損失不大,出來的數據反而不自然?

同意你說的三層那種顏色層次構成比較像底片,連色偏也像底片
不過.....眼的感光細胞不是三層疊起來的啦!!!桿狀柱狀細胞是平鋪在視網膜上

nemenen wrote:
首先我先談一下1:1~~就是~~別家的機子認真拍1:1也很清楚~~1:1清楚並不是X3的專利

Mosaic式的感光元件如果遇到高密度線條,保證1:1會糊
糊指的是沒辦法拍出確實1pixel的細線,當然這部分要在1:1下檢視才比較容易分辨

nemenen wrote:
更遭糕的色彩的計算還需要一個明度~而紅藍的感光會欠缺明度...

不是這樣喔,每個pixel上的Mosaic濾色片只會把紅、綠、藍其中兩種顏色濾掉,
剩下的顏色被底下sencer感應到的時候,知道的資訊是該種顏色的光線強度,而不是那是什麼顏色
所以沒有"不知道明度"這種事情,而是"不知道其他兩種顏色的明度"
所以該pixel要轉換成彩色點時就抓附近像素來交叉運算,至於怎麼運算這是每家相機廠商的商業機密吧,所以不同廠牌的sencer、裝到不同廠商的相機上出來的影像不會一樣。

nemenen wrote:
前言(~不好意思~~...(恕刪)


如果我說我手上的數位機D3, 5D2, DP2
DP2最接近底片味道
大概很多人不相信......


不過我也不在意別人說法
X3的好...
用過就知道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如果我說我手上的數位機D3, 5D2, DP2
DP2最接近底片味道
大概很多人不相信......


雖然以上三種我都沒用過~~
不過~~只要是perahia說有底片味~~我就相信有底片味~~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