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2001 wrote:個人覺得更棒的是,類...(恕刪) 那要重新開發卡口和一堆配件,到不如直接用m4/3的卡口,畢竟m4/3屬於開放規格,任何廠商都可以直接使用卡口和閃燈的專利,可以跟O/P兩家共用資源,這樣對小廠來說會比較好。其實說這麼多的重點是,我想解放我的4/3鏡頭
看完之後決定下一支鏡頭就買Sigma的了一直很喜歡日本人對產品的堅持與態度MIJ的品質就是這樣來的這也是我對SONY等日本品牌又愛又恨的原因公司越大越商業化,逐漸失去日本企業該有的精神與品質這篇描寫的精神正是從以前到現在建立起MIJ名聲的精神希望Sigma能持續維持
文章中作者所提到的《灣生回家》影片昨日推出BD、DVD光碟,也有意願送給山木社長一份,只是不知接洽對口(詳https://www.facebook.com/film.wansei/posts/10207999985671807?comment_id=10208002018682631¬if_t=share_comment¬if_id=1464172194569487),請問作者願意協助聯繫嗎?ki_min wrote:對於熟悉相機的朋友...(恕刪)
因為關注24-70這支鏡的發展所以看到了這篇訪談.本身就很喜歡sigma這間公司的產品,自己到目前為止都是購買sigma的鏡頭看了訪談對sigma公司的經營理念與產品更有加分的效果......只是看了Photokina 2016.....我的24-70呢? ...好吧好的產品值得再等等了
過了這麼久在回來看,依然令人感動。社長的謙卑與理念,值得敬佩。而且網友問的三隻鏡頭都實現了!◎ART 24-70mm f/2.8◎ART 85mm◎ART 135mm已入手85 Art, 除了重量之外,真的無話可說,包含遮光罩,都有專屬的烙印。真的是精品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