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igma 50 1.4 A 畫質測試釋出

R6.2 wrote:
+1我也不了解兩者拿...(恕刪)


大部分的光學性能就算焦距不同也是能比較
只是這樣的結果就不見得會跟成本或廠商的開價有密切關連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我想sigma應該是想賺大眾的錢,而不是賺一小族群的錢吧
featheringer wrote:
我倒是不太能理解兩顆...(恕刪)


我認同比較的看法.

同樣光圈及畫質水準,以50mm為分水嶺,越遠離50的越貴.因此24/1.4比35/1.4貴、35/1.4比50/1.4貴,85/1.4比50/1.4貴、135沒有1.4了,135/2和84/1.4差不多、再上去200/2比135/2和85/1.4都貴,這是既成事實,必然背後有道理在.

所以,同廠鏡頭,50/1.4若貴過35/1.4,一定要拿出點道理
jenhoxen wrote:
我認同比較的看法.同...(恕刪)


你的這個說法就正是我說的傳統想法
為什麼現在不同了? 因為這些新的50mm不再是Planar了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Horology wrote:
你的這個說法就正是我...(恕刪)

+1
SIGMA 35mm 1.4 ART跟這管50mm F1.4 ART,都是為了自家X3的要求而誕生的吧....
Horology wrote:
為什麼現在不同了? 因為這些新的50mm不再是Planar了


那麼同樣是Art,為什麼35比50貴不成立?非Planar就不是50最容易做?
jenhoxen wrote:
那麼同樣是Art,為...(恕刪)


我不是很懂光學,但我知道就算焦距一樣,設計的方式不同複雜度可能就差很多
廣角的Distagon對比Biogon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Otus的例子也告訴我們55mm的Distagon是得賣不少錢啊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jenhoxen wrote:
那麼同樣是Art,為...(恕刪)

35mm F1.4 ART口徑67mm 9組13片
50mm F1.4 ART口徑77mm 8組13片
阿鏡頭不就是秤重在賣的嗎?
在我的分野裡
1-3萬是一個市場,3-6萬是一個市場,6-15萬是一個市場
要看是哪個消費群在購買你的商品,然後訂出價格
而不是成本乘上百分比的利潤才是訂價

對於一個只在1-3萬的消費群裡,要他掏5萬出來買,會是個很困難的事
就好像只看國產車的人,進口德國車不是他的考慮範圍,

50/1.4Art落在1-3萬的機會很大,並不是因為根據Otus的價格
Otus比較像是頂級超跑市場
原廠的35/1.4賣5萬,而Sigma35/1.4Art不是賣3-4萬,卻是在2.5萬,
那表示它看準的價格帶是在1-3萬以內的人

而Nikon/Canon若未來推出50mm頂級鏡頭,價格多落在3-5萬
(Nikon/Canon尚未有類似產品,但出來也差不多在此價格帶)
如果Sigma賣4萬多,那麼將來也可能會被壓低到3萬以內
因為那是個市場區隔

如果Sigma要像Ziess定位在頂級副廠鏡的地位
那麼需要長期的時間去驗證他的產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
耐用度,穩定性,光學能力等
不然像Sansumg,Vogilander這種副廠鏡,早就有不錯的品質,卻又更便宜的鏡頭
也不見得要等Sigma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jasonli wrote:
在我的分野裡1-3萬...(恕刪)


1. 你也不認同Nikon的58G嗎?
2. 如果不用舊觀念(即50mm最好做)去看,Otus的定價策略應該也還到不了超跑的等級
從各方面看這個位子也都該留給Leica
3. Sigma Art各鏡目前看起來等級還是有差,其中35/1.4是同級最強,18-35/1.8還根本沒有同級對手
Voigtlander的SLR鏡和Samyang(我想你是指它)的素質沒到這麼高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