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Sigma18-250mmOS HSM便利的旅遊鏡~大家一起來蓋大樓^^

高美溼地,保育地上的-鐵嘴鴴,及其他建築物









小弟最近想選購旅遊鏡, 但以下疑慮造成小弟我遲遲仍然無法決定...

Sigma 18-250mm F/3.5-6.3 DC OS HSM
- 4片超低色散鏡片及3片合成非球面鏡片, 以用料來看似乎是最好, 但實際畫質有比 N or T 好嗎?
- Sigma 好像都容易垂頭?
- 規格號稱「超多層鍍膜鏡片」, 可是網路上有某大大實拍發現耀光抑制輸給N18-200&T18-270?
- 規格號稱OS四級光學防手震, 但Dpreview評比卻輸給N18-200、T18-270?
Nikon AF-S DX NIKKOR 18-200mm f/3.5-5.6G ED VR II
- 2 片 ED 玻璃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 以用料來看似乎是中庸, 但實際畫質會比 S 差 , 比 T 好嗎?
- Zoom lock switch,鏡頭前端的重量自動控制鏡身的伸縮,這可防止因變焦自體產生的重量而掉落的問題。所以會比 S & T 兩牌都還要不易發生垂頭現象嗎?
- 200mm比起250、270mm會差很遠嗎?
Tamron 18-270mm F/3.5-6.3Di II VC PZD(型號 B008)
- 2 片 LD 低色散鏡片和2片非球面鏡片, 以用料來看似乎是最差, 但實際畫質真的比 S or N 差嗎?
- 新的 VC Compensation (moving coil method)(移動線圈法), 制震效果真的和 N 一樣可以達到四級快門嗎?
- PZD( PIEZO Drive) (壓電驅動器)自動對焦系統, 對焦速度真的有大幅改善追上 S & N 嗎? 有安靜嗎?
- made in China, 真的有擔心現在的組裝品質...
- 62mm濾鏡口徑似乎有影響成像品質 (相較於 S & N 都用 72mm)
- 不知道會不會很容易垂頭?
懇請各位前輩指導!
阿寶
alexchatw wrote:
小弟最近想選購旅遊鏡...(恕刪)


個人經驗是這樣,是看了一些前輩拍出來的相片,覺得不錯,又住台中因此買sigma。
之後,覺得品質(MIJ),工藝造型(口徑大比較威,個人喜好),及恆伸服務不錯(免費調焦),愈用愈滿意。
中央銳利,色澤調性與canon或nikon或Tamron各有不同,這就看您喜好了。

至於網路評比結果,通常都是各有千秋,很難決定。相信都有一定的水準。
我想您用Nikon的相機,也許可找看有沒有樣張,看看或去現場看看。


順便貼一下,海邊拍的
人像模式,陰天白平衡


標準模式,自動白平衡
alexchatw wrote:
小弟最近想選購旅遊鏡...(恕刪)


目前只用過S的18-250mm這顆~
是有垂頭的問題,越用越鬆,如果很少架腳架用望遠端拍近物的話應該還好,
一般移動非拍照時候可在18mm端有變焦鎖可固定住~

其他畫質問題,建議還是參考各大樓拍出來的相片,畢竟每個人喜好不同
flickr裡應該更豐富

順便蓋個樓
===================






個人部落格 http://ponysober.pixnet.net/blog
浮一下大樓~
下雨天,順便整理一下照片





個人部落格 http://ponysober.pixnet.net/blog

alexchatw wrote:
小弟最近想選購旅遊鏡


我最近也在關注這顆鏡頭
它最大的賣點
就是方便還有可用的畫質
加上防守震讓它實用性更佳

但是無可避免的
焦段方便是解像力的大敵
在看過它的原圖後
我已朝選擇17-70著手

不過能有這麼廣的焦段
真是令人羨慕

spencer.hsu wrote:
疊磚 不過就是幾張居...(恕刪)



大大...你打的那隻龍我很熟悉耶!!

根本就是我家旁邊那間廟的龍.......



應該是同一隻吼??呵呵
不要爲結束而難過,要爲曾經發生而微笑!!
跟著大家貼幾張最近拍的,敬請參考。
前輩提醒,拍昆蟲最好不要用閃光燈,因為有的昆蟲會被強光弄瞎掉。
我覺得很有道理,拍不到就算了,留給昆蟲一點尋找花蜜的自由吧。






蓋大樓
500D + Sigma18-250mmOS HSM


這支鏡頭真的是蠻好用的啦
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對焦的速度稍慢
而且防手震作動的聲音比較大聲些
其它都還不錯
算是一款值得推薦的旅遊鏡唷
慢慢來,比較快。 謙虛面對你所不了解的事物。 最後,別用惺惺作態的姿勢論述你的主觀!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