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蓋大樓】魔鏡寶塔.Sigma 85mm F1.4


H530325 wrote:
話說你修圖, 但是散...(恕刪)


師哥老實說..我玩到現在還真不知道所謂二線性散景到底長像為何..雖然常聽到人家講這個詞~

那話師哥您老大千萬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啦!!
這篇剛好有講到sigma 85mm f1.4的散景(中下段)
http://jtra.cz/stuff/essays/bokeh/

135L 感覺沒有太大的落差,應該換上135 STF,二線性很明顯就會感受到了。

捌兩金 wrote:
師哥老實說..我玩到現在還真不知道所謂二線性散景到底長像為何..雖然常聽到人家講這個詞~


二線性我本來也不懂, 給你個對照圖比較一下可能你比較會了解

以下圖片資料原在我以前的po 50/1.8 vs 50/1.4

f2.8 上腳架 (皆無濾鏡)




f8.0 上腳架 (皆無濾鏡)




f4.0 上腳架 (皆無濾鏡)




f1.8 手持 f1.4為B+W UV濾鏡 f1.8無濾鏡 (站的位置, 略有移動)



你看看, 上面那張的散景物體的線條似乎明顯了一些, 下面那張比較糊點, 這就是二線性了!!

今天終於有時間去拍照~個人覺得還不錯啦






捌兩金 wrote:
不知道所謂二線性散景到底長像為何...(恕刪)

小弟blog文章SONY 85/1.4 ZA VS SIGMA 85/1.4 EX DG HSM可以明顯看出二線性差異
http://blog.yam.com/yansson/article/36090728
比較圖右側是85za,焦外影像是中央到邊緣逐漸淡化,亮點也是很自然的邊緣淡化
左邊的sigma 85/1.4從焦外亮點可以看出邊緣比中央亮,而線條是無數點的集合
可以想像邊緣比中央亮的點狀圈圈排成一線,自然形成兩邊比中央亮的線條
同理,一般線條也是邊緣較明顯,1條線變成2條線的特性,就是所謂二線性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感謝解說,終於明白了,我想名稱改為"多線性"好像較容易理解~!

yansson wrote:
小弟blog文章SO...(恕刪)
有稱為nisen-bokeh或double-line effect
好似沒人稱為多線性吧。

yansson wrote:
小弟blog文章SO...(恕刪)


謝謝洋大精闢解說...總知就是散景光點的圓不為一個"柔邊圓"而是為多個"光圈圓"重疊一起
就叫"二線性"!!

是這個意思吧..........

不過我怎麼覺得有重疊的反而比較活潑華麗
影響散景呈現的因素其實相當多,物距、光圈、在焦平面的前後等等
要比較兩顆鏡頭的散景差異得多花一點時間嘗試不同的條件才能得到比較完整的結果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85mm F1.4真是棒阿原廠的85L貴到離譜@@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