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照片是矩陣測光,ISO值都是200,光圈優先模式,原始拍攝的條件為光圈3.5,沒有加減EV值,發現太陽直射的地方的細紋會完全看不到,接下來進行兩個實驗:
(1)陸續縮小光圈,其它拍攝條件固定,發現光圈縮到9的時候,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可以看出一點細紋
(2)陸續減少EV值,光圈跟其它拍攝條件固定,發現EV 減 0.3時可看出一點細紋,EV減0.7的時候,可以看到蠻清楚的紋路
根據以上的實驗結果,拿像機到附近的公園去拍攝,然後也都找太陽有直射到的物體拍攝,發現光圈的影響比較小,EV補償的影響比較大,EV減0.3,太陽直射的地方就不會整個曝掉,可看到紋路,但較沒有那麼明顯,但若減到0.7被拍攝物主體該有的紋路會非常清楚可以看出來,但背景有一些暗部的細節會被犧牲掉
所以我的結論是外拍且情天的時候,EV減0.3,若陽光強烈且直射拍攝物時,減0.7EV,被拍攝物主體的細節會完整的呈現出來,這個結論跟前面幾位前輩的經驗是符合的,當然實際上拍攝必須根據測光方式,及光源或有沒有使用閃光燈來做調整,但這兩天了解了Sigma 30 1.4的特性之後,我可以確定不是鏡頭有問題,而是要花一些時間熟悉,今天外拍也拍出了一些色澤鮮豔,影像銳利的照片,相信以後拍成功的機率會大為增加,這真的是一顆不錯的鏡頭,給大加作參考!
頂多光圈大於2.2時~容易失焦~要重對一次~
另外我想不透一件事~
除非快門爆超過1/4000(有幾台好像能到1/8000 D70S)
不然縮光圈跟過曝有何關連?????我想不透阿
你一縮光圈~快門也跟著放慢一級~不得到一樣的結果嗎?
景深過淺~過門過快~想消除暗角~想要高畫質~想要慢快門~
以上是我會想縮光圈的時機~但測光不準~我真的不會想到要去縮光圈...
還是小弟關念錯誤?
是不是可以想想當時背景深色或淺色佔比較重~
以及使用何種測光模式~
或是前面大大提到的~超過閃光同步~導致畫面過亮
我使用D50~D70S 兩台萬年機...
不太相信D300無法勝任@@"
p.s 30mm真的要時間去習慣~不是非常乖~但拍起來真的挺棒的~
不需擔心升降ev值,就很直覺該調整就調整,一定會有過曝情形,就把快門拉高,幾張測試後就可以找到大概
準確的設定值,sigma每顆鏡頭我都是這樣的拍法,倒沒有像樓主說的這種情形,用光圈還是快門先決,再搭配
點測光還是矩陣測光甚至中央重點測光,然後再搞甚麼ev值,調來調去不都是在調整光圈與快門兩個值而已嗎?
只是像繞個彎而已,最終目的應該都是藉由光圈雨快門來達到自己滿意的曝光度,不妨單純點設定好iso值,再來
固定光圈還是快門值,開始測試,拍幾張後就知道該調整到甚麼設定值,還有相機本身上lcd亮度也要注意,跟自己
電腦螢幕上的亮度有無類似,這樣應該不太會有問題,可以開開心心拍照。
http://www.wretch.cc/blog/gozillat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