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求助] 30mm 1.4 和 18-50mm F2.8 的抉擇

我是已經有18-50mm F2.8
最近想去買30mm F1.4..

以我的經驗來說
一般餐廳的亮度
要拉到ISO800 F2.8 才會到1/30~1/60左右...
手穩一點+廣角端的話是還好
要近拍的話就很慘了...

30mm F1.4的缺點是... 最近對焦距離45cm
如果去吃東西 拍食物可能會不太好用....
看來~~18-50會是比較適合我的使用~~
只不過~~
不知道從KIT 跳到 恆定F2.8 ,畫質上面會不會讓我有大的驚艷??


D40 + 18-55 + SB400 = 拍拍GO
小弟最近才入手D80 + 35mm F2D + 18-50 F2.8 HSM
18-50 F2.8這顆真的不錯用,不過真的有點大顆,
另外要注意移焦問題,我的18端準焦,50端有向前移一些,
不過都還在景深範圍內,所以也懶的送去調
30mm F1.4跟18-50 F2.8我覺得選一隻就好,
兩支都常有移焦情形,萬一移的都不一樣那要怎嚜調?
不可能換一次鏡頭調一次吧,又不能自己調QQ

lgbmobile01 wrote:
看來~~18-50會是比較適合我的使用~~
只不過~~
不知道從KIT 跳到 恆定F2.8 ,畫質上面會不會讓我有大的驚艷??

先不用管畫資,
光那個55mm f2.8的淺景深就會讓人覺得很感動了
更不用說室內有更快的快門可以用
小弟換f2.8恆定光圈鏡頭的感想。
目前專攻cosplay攝影 請多指教 :D https://www.flickr.com/photos/53610282@N05/sets
kit比較讓我驚艷,另2支真有聞名不如見面之感,只是多了散景,但又不夠散
純屬個人感覺
lgbmobile01 wrote:
看來~~18-50會是比較適合我的使用~~
只不過~~
不知道從KIT 跳到 恆定F2.8 ,畫質上面會不會讓我有大的驚艷??


差異不大,KIT鏡不知道您是使用哪隻KIT? 18-55 II或是18-70或是18-135?

1. 18-70,銳利度中規中矩,顏色飽和,光圈還算大(望遠端),鏡身質感佳。

2. sigma 18-50 f2.8 macro的特色是銳利、發色飽和、對比較高,而主要優點是中央畫質到邊緣畫質蠻平均的,縮光圈到F4~F6.3就很銳利了,縮到F8時整體皆很銳利。 缺點當然是到目前為止還有部分移焦災情傳出,原廠沒妥善解決這問題。

3. tamron 17-50 f2.8的特色是銳利、發色平實、對比比SIGMA低,暗部細節保留較佳。 光圈全開時中央畫質佳,邊緣畫質略為鬆散。 縮光圈達F4~6.3時中央最為銳利,邊緣畫質也會提升。 縮到F8時中央會略為下降,但是邊緣畫質會繼續提升至最佳。


散景不一定要靠大光圈營造,也有別的方法達到散景。 而F2.8是有一定的效果,不過在室內時,F2.8依然不夠亮,最好是F1.8或是1.4在室內的效果比較明顯。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慧劍禪心 wrote:
差異不大,KIT鏡不...(恕刪)


在下的KTI 是18-55 G EDII~~
對他的成色覺得蠻滿意的~
最近對焦也僅需不到30CM
不過~光圈還是太小了~~

除了自拍的18端有3.5以外~
其餘的就~~
呵呵~~

因為女王也對KIT的成相感覺到不錯了~
唯一的不足處~就是光圈太小!!
室內都只能用18端拍~~~
所以~不知道18-50 F2.8 這支~
是不是能有跟KIT 不相上下的色澤~銳利度~甚至更勝KIT一大截~~

因為~~如果換了鏡頭~
整體的感覺沒有贏過KIT的話~
我~~~會很難過~~~><"""


D40 + 18-55 + SB400 = 拍拍GO
lgbmobile01 wrote:
在下的KTI 是18-55 G EDII~~
對他的成色覺得蠻滿意的~
最近對焦也僅需不到30CM
不過~光圈還是太小了~~

除了自拍的18端有3.5以外~
其餘的就~~
呵呵~~

因為女王也對KIT的成相感覺到不錯了~
唯一的不足處~就是光圈太小!!
室內都只能用18端拍~~~
所以~不知道18-50 F2.8 這支~
是不是能有跟KIT 不相上下的色澤~銳利度~甚至更勝KIT一大截~~

因為~~如果換了鏡頭~
整體的感覺沒有贏過KIT的話~
我~~~會很難過~~~><"""


其實鏡頭這東西,KIT~8千元左右的鏡頭和1萬~2萬元左右的鏡頭比起來差異可能不大,主要差在用料和功能。 而2萬以上的鏡頭,跟KIT~8千左右的鏡頭比起來就比較有明顯的差異,用料和功能也都有一定的提升。

鏡頭這東西就是如此.....在下認為SIGMA 18-50mm f2.8與騰龍A16相對於您的KIT而言,畫質上提升可能差異不大,頂多是F2.8製造出來的散景較佳和光線不甚理想的狀況可以用F2.8配合拉高ISO達到不手震的程度而已。

以在下使用F2.8的經驗室內至少要拉到ISO400~1000比較OK! 而F2則要拉到ISO200~800才比較不會手震和抓的到平常速度移動的人!

在下認為您應該添購閃燈,在室內才比較有明顯的提升....光圈就算用F1.4,不代表低光線的情景就能表現的很棒,有時幾乎無光的狀況下...F1.4也是不夠用的。 直接添購外閃打跳燈,ISO拉到200~400效果就非常好了。 而閃燈用的好....拍攝出來的效果可以讓鏡頭感覺跳了2級的等級!

大光圈鏡頭是在低光源處,無法打閃燈時才會開到最大光圈(不過也蠻容易脫焦的),一般正常使用時....大光圈鏡頭也很少真正全開(通常都會縮個1~2級光圈,當然也要看個人使用習慣、想拍攝的題材和想製造的效果而定)。 入手閃燈會讓您在室內拍攝時效果一級棒的不悔選擇!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慧劍禪心 wrote:
其實鏡頭這東西,KI...(恕刪)


呵呵~感謝您中肯的建議~~
我怕的就是您所說的~
"KIT~8千元左右的鏡頭和1萬~2萬元左右的鏡頭比起來差異可能不大"

至於閃光~~
在下已經購入SB-400 小小神燈了~
也領教過跳燈的感覺~真的不錯~
但是~就是有些場合不方便跳燈~
就希望光圈再大一點能保留現場的光源~!!

既然~F2.8 有利有弊~
那~轉而購入18-200 OS 是否對拍照會有更大的彈性呢???
謝謝您的回覆~
D40 + 18-55 + SB400 = 拍拍GO
lgbmobile01 wrote:
呵呵~感謝您中肯的建議~~
我怕的就是您所說的~
"KIT~8千元左右的鏡頭和1萬~2萬元左右的鏡頭比起來差異可能不大"

至於閃光~~
在下已經購入SB-400 小小神燈了~
也領教過跳燈的感覺~真的不錯~
但是~就是有些場合不方便跳燈~
就希望光圈再大一點能保留現場的光源~!!

既然~F2.8 有利有弊~
那~轉而購入18-200 OS 是否對拍照會有更大的彈性呢???
謝謝您的回覆~


1. 差異不大是以畫質來說,且是兩者沒放在一起比較時才會如此,兩顆鏡頭放在一起拍攝時,還是會有些許差異,當然差異是沒想像中大的。 但是以18-50這顆和KIT來說,最大分別應該是35~50mm這焦段,35~50mm(這焦段頗常拍攝人像,比較需要大光圈)皆能使用最大光圈F2.8和18-55這顆鏡頭比較起來就有明顯差異了(散景和光線獲取量)。

2. 18-200 OS這顆的光圈大小跟您的KIT比起來差不多,畫質大概略遜(銳利度和發色上)。 但是望遠端對於散井上比較容易製造,而OS對於拍攝人像並無太大幫助,拍攝人文、靜物、望遠、稍大的飛羽(例如鴿子)上幫助可能比較大吧。 使用有防手震的鏡頭拍攝會動的物體,還是得將快門拉到1/30~1/125以上比較能抓住畫面(當然得看題材....動越快的物體需要的快門就越高速)。 餐廳內這顆可能應用不太大(餐廳內應該不太有機會打閃燈吧),不過辦公室內搭配閃燈、ISO拉到400應該是不錯的。

簡單來說....室內打閃燈是必要的,不打閃燈的情況下....高ISO+f1.4比較好用。
Canon 5D3+Canon 24-105 F4 IS+Canon 35 F2+Canon 70-200mm F4 IS=破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