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SD1 售價出來了, 是天價...

beerstar wrote:
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什...(恕刪)



基本上在光學模擬軟體中
光是以線來表示
也是說一個鏡頭的進光是換成線來看


一條光線含的是可見光譜.
而Foven X3 是直接從這條線直接分出RGB.
因為是垂直的
而BayerCOMS.他是平面的.一個pixel只能接受從一條光線中的R或B或是G

至於.Foven X3 弱光較弱畢竟是疊三層.會受到光的強度影響
造成成像比Bayer COMS還要暗一些

而且BayerCONS 影像有部分都是靠軟體模擬出來的.也並不是完全鏡頭下成像的畫面




老掉牙的問題了!X3的好是用過才知道的!X3的不好也是用過才知道!在網路上看到的都是已經縮過圖檔的.圖像優點會被蓋掉.缺點會被放大檢視.爭執X3與馬賽克的圖像差異幹麻!喜歡X3的愛好者會愛上它的優點而無視於他的缺點!問題一堆的人個人建議買台X3來用用不就知道了!
個人覺得SIGMA是在賣X3圖像不是在賣高度電子化的相機!會買只因X3如果SIGMA放棄X3換另一家來做.我也會跟著跳!圖像是很個人化的東西.拍的高興爽快就好!
回歸主題.SD1以目前的售價實在是太......哀...好貴啊!本來要先把手上的SD15先行脫手等待SD1上市的說現在看到售價都冷掉了.還好SD15還沒脫手!
現在只能安慰催眠自己說(我不需那麼高的解析度.因我沒有要印海報的需要)3年後再買吧!先存鏡頭先!畢竟適馬的鏡頭群陸陸續續都在改版中!!!!
dean720721 wrote:
基本上在光學模擬軟體...(恕刪)

哈利男 wrote:
個人覺得SIGMA是在賣X3圖像不是在賣高度電子化的相機!會買只因X3


認同!圖像表現確實很主觀,記得以前是使用o牌的單眼,老實說成像品質真的不錯。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買了DP2,從此之後對於其他品牌的成像品質的接受度就不再那麼高了。後來把O牌的單眼賣掉,改投資SD15。Sigma相機的電子機能或許不如其他廠牌,不過到現在也用了一年多,也不覺得像網路上一些評論說的那麼難用。每一台機子都有獨特的個性,最重要的應該是使用者有沒有試著習慣它。

當SD 1的售價確定後,真的有被嚇到,本來想說可以存錢繼續投資這台機子,不過看來是無緣了.昨天帶著SD15還有DP2去外拍,目前這些機器的表現實際上也很令人滿意,有時想想好像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買到SD1等級的.... :)

450 wrote:
都以 1500 萬畫素來看好了 (也就是不作弊成 4600 萬)
畫素密度是相同的

但是 Bayer CMOS 每一個畫素都濾掉了 2/3 的可見光
x3 每個畫素有濾掉這麼多嗎?


這邊的理解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bayer CMOS的1500萬畫素的算法是 R+G+B=1500萬
X3的算法是R = 1500萬,G=1500萬,B=1500萬
bayer每個畫素都是只有單色,另外兩色是由相鄰畫素推算出來的


我一直很希望有人出台用單色CCD/CMOS的DSLR
對只拍黑白的人來說 是超級利器!
前陣子已經買了CANON 600D 原本要等SD1的等不急了,看到這種價格大吐血,不過我失落感也沒那麼重了,到是傷了苦苦等待SD1的朋友,受傷總是難以撫平的,過一陣子就會好的,加油!
X3的研發成本和生產成本一定不低..

他可能連背照式CMOS的工藝都用上...

想看高ISO的暗處DEMO


等一下吧,通常旗艦機都會這樣貴

你就當是D3 D700的關係吧

遲一年成本回得差不多他就會出台平民版(然後電子性能大超舊版...舊客戶早來早享受啦)
jimnan2 wrote:
http://www...(恕刪)



如果有旗艦級的機身
那真是不錯的選擇
IQ4 150MP、Phaseone XT、Phaseone台灣推廣大使、行雲流水攝影藝廊館長
加一棵鏡頭好像就便宜一二干,真怪...
http://www.sigmaphoto.com/shop/sd1-kits

SD1 + 85mm F1.4 EX DG HSM Kit
Price: $7,819.00 MSRP

SD1 + 17-50mm F2.8 EX DC OS HSM Kit
Price: $7,529.00 MSRP

SD1 + 24-70mm F2.8 EX DG HSM & 70-200mm F2.8 EX DG HSM Kit
Price: $8,649.00 MSRP

SD1 + 30mm F1.4 EX DG HSM
Price: $7,359.00 MSRP
devilnd wrote:
這邊的理解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bayer CMOS的1500萬畫素的算法是 R+G+B=1500萬
X3的算法是R = 1500萬,G=1500萬,B=1500萬
bayer每個畫素都是只有單色,另外兩色是由相鄰畫素推算出來的



這不就是 Bayer CMOS 把 2/3 可見光濾掉嗎~
每個畫素都只保留單色,而把其餘兩色資訊濾掉

所以我完全看不出來 Beerstar 的這項說明
事實上Bayer CMOS需要的進光量是比x3低的
 因為x3是三層,光要透到第三層遠比只有一層的Bayer CMOS來得困難

其理論依據在哪裡?

x3 至少第三種顏色還有透到第三層
Bayer 則是還沒進到第一層之前,就把其餘兩種顏色濾掉了
那為何 Bayer CMOS 需要的進光量比 x3 還要低?
450 wrote:
這不就是 Bayer...(恕刪)


一般bayer sensor 上面都會有bayer filter
一個像素就只能接收到一種色光
比如紅色像素只能接收到紅色光 其餘藍綠色光會先被bayer filter濾掉

像素分布情形如上圖

50%是綠光 紅藍光各25%
等sensor接受信號之後再透過演算法加成
成為一般正常顏色的影像

另外關於Foveon X3 設計成三層
光線會不會比較難穿透
或是三層sensor接收到的光線會不會不均勻
其實wiki上有詳細說明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veon_X3_sensor


引用上面這張圖來說明
左邊的這張圖是矽晶圓對於光譜吸收的情形
很明顯的
紅色光比較不容易被吸收
因此穿透深度較深

根據左邊這張圖
Foveon設計了如右圖的sensor
紅色的sensor在最下層 而且最厚

因此理論上
Foveon sensor 接受的光線是均勻的
而且不管三層的感光元件再怎麼厚
也不過5 microns
應該跟一般的bayer sensor 差不了太多

關於Foveon的噪點問題
其實可能的造成原因有很多
我個人覺得機身處理的因素應該占很大
(畢竟Sigma的處理晶片已經是上個世代的產品了)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