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祥 wrote:廢話 我當然知道DC...(恕刪) 很多人看到dx鏡頭就開始加減乘除評論這用在dx就是怎樣怎樣這現像真的很可笑好像fx才是唯一標準一樣更不用說一堆以為拿了fx就是神兵拍出來缺跟dc沒兩樣的資深草包真是井底之蛙
各位,小弟覺得很對不起,看了過外網站的評測後,我想有很大的可能是我操作不當而產生的問題,小弟已經盡快處理,於今天早上拿著鏡頭再出去拍攝三組各級光圈銳利度的相片,並且在文章中修改內容。以下是新增的部分,也同步更新到第一頁的文章裡去。■各級光圈銳利度大家除了規格之外,最關心的大概就是銳利度了吧?這裡以原圖裁切來給各位看看。拍攝設定使用RAW拍攝,相片風格設定為「標準」,拍攝時使用Live View放大10倍對焦拍攝,並且開啟10秒倒數計時,杜絕可能的晃動發生。三組圖片最上面那張都是以f/1.8拍攝。第一組拍攝的是我們常在測ISO時的「充電野菜」字樣,光圈從f/1.8到f/16。距離對焦位置大約是50公分。原始圖片下載:[f/1.8, f/2.8] [f/4, f/5.6] [f/8, f/11, f/16]第二組拍攝的是以最近對焦距離約28公分拍攝水閥開關,上頭有很多生鏽的細節,一樣是以各級光圈來展示。另外,也請各位注意最上面這張f/1.8的照片,四周有滿明顯的暗角。原始圖片下載:[f/1.8, f/2.8] [f/4, f/5.6] [f/8, f/11, f/16]第三組是對焦在無限遠處的大樓,上頭有不少線條可以讓各位檢視銳利度。原始圖片下載:[f/1.8, f/2.8] [f/4, f/5.6][f/8, f/11, f/16]三組銳利度看完,可以發現這顆18-35mm f/1.8的畫質相當優秀,光圈全開依然可以保有優異的銳利度,光圈縮到f/2.8就能有非常銳利的表現,以這樣的表現來看,f/1.8就是可用光圈,表現並不會輸給一般的定焦鏡頭。小編對此感到很對不起,可能是因為過去對Canon與Sigma系統不夠精熟之故,所以操作不甚妥當,部分畫面有模糊、手震或對焦錯誤,所以看評測的圖片會影響到各位對這顆鏡頭的興趣。經過今日的再檢視,我發現這顆鏡頭光圈全開下依然有相當銳利的表現,希望這三組銳利度照片可以讓各位明處的明白Sigma 18-35mm f/1.8的真正表現。未來在評測不論是相機或鏡頭時,會以更嚴謹的態度來面對,由衷感謝各位的批評與指教。
史提克菲斯 wrote:很多人看到dx鏡頭就開始加減乘除評論這用在dx就是怎樣怎樣這現像真的很可笑好像fx才是唯一標準一樣更不用說一堆以為拿了fx就是神兵拍出來缺跟dc沒兩樣的資深草包真是井底之蛙...(恕刪) 恩很多人看到dx鏡頭就開始加減乘除評論這用在dx就是怎樣怎樣這現像真的很可笑好像fx才是唯一標準一樣>>>>>等效焦距就是這樣 大家也沒辦法不然你小DC用實體焦長來看阿 4.7-17mm 這樣的數字大家看得懂才有鬼不是說只有全幅是唯一標準而是大家習慣性的轉換焦長是以135為基礎而廠商也是習慣標上實體焦長大家當然要轉換為等效焦長 才有得比較阿不然大家各說各地焦長 沒有一個比較標準在轉換只是種習慣 不是一種批評或鄙視實在沒必要這麼憤世忌俗不然你寫信給日本各大廠官方 叫他們直接標上等效焦長不就好了??更不用說一堆以為拿了fx就是神兵拍出來缺跟dc沒兩樣的資深草包真是井底之蛙>>>>>這個我倒同意照片好壞跟片幅實在沒太大關係我還是喜歡APS的表現 輕巧 畫質也不差全幅不是神話 只是一種使用習慣罷了....實在沒必要去追求FF
ki_min wrote:各位,小弟覺得很對不...(恕刪) 經過樓主第二輪的測試,並且改善了測試方法之後的確判若二顆鏡頭尤其第一組的飲料細節真的非常誇張的解析度光圈全開還可以得到這樣的解析真的太猛了對於樓主勇於修正並且不厭其煩再測試小弟真的致上敬意!Good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