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使用SD15 好一段時間了,來寫個比較文。
我只有兩台相機GXR A12/50mm(12mp sensor) 與SD15+85mm 1.4
先來各摘要:
1. SD15解析力較低
2. SD15暗部雜訊雖高,但高彩的雜訊,卻較A12佳
3. x3f適合暴力後製法
4. x3有馬賽克無可取代的成像方式,清晰感與紮實。
5. SPP與PS都沒有把X3F解得很好

起因是無意中,遊覽到國外網站國外網站,用螢幕測試對焦的方式。
發現馬賽克與X3拍起來,LCD的圖素有滿不一樣的差別。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兩張圖,其實沒有很仔細的拍成一樣的大小,只有約略相仿的填滿畫面。(都在F5~5.6減少鏡頭因素)
同樣用photoshop ACR解檔,設定相同。
圓圈外,是2*2的LCD圖素,在A12中呼之欲出(...雖然辦識率也沒多好)高畫素還是有其好處的。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看一下 dcraw -D A12 的結果,雖然2*2圖素的區隔似乎有看到....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A12由 dcraw解成彩色100%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x3f由monoVeon解成彩色,200%(無作色彩轉換,所以色彩怪怪的)
這並不是比較解析力,而是在比較色彩的命中率(很抱歉,X3拍得比較大)
X3能夠較精準拍下LCD的彩色排列紅綠藍(不是色散,我有比較過左右兩邊),而且大多的排列都正確,而馬賽克則會變成雜訊的排序,這點差距滿大的。
在底下將A12作dcraw -h 直接合併馬賽克,也是無法精確的顯現LCD的色彩排列。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dcraw -h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x3 100%
把兩張,飽和度拉高後,會發現馬賽克的色彩散亂,做色相變換時,X3則是一整片滿均勻的變換。
這點在後製調整,拉亮對比後,馬賽克的色彩反而會較X3雜亂,這點在我之前處理X3F時,就有感覺到,圖拉一拉不會那麼快垮掉,且反而覺得雜訊不高。

不過有點致命傷的是SPP與PS,因為他在解X3F時,都會做壞點抹除與某頻道彩色雜訊抹除..等等的,總之X3F要出圖,需要滿大的軟體計算成分,約略有些失真,SPP會多了一些對比與銳化。
SPP 5.01 100%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SPP 5.01 200%
X3F之我見..(for SD15) 還是算心路文吧
可以稍微拉遠看螢幕上SPP 100%(或第一張PS 100%),圓圈內的1*1圖素區域,跑出了與LCD不同的紋理方向,A12馬賽克不論哪個解法,都不會跑出不同角度的紋理。很明顯SPP與PS皆流失了一些X3的細節。
2011-10-09 3:05 發佈
雖然理論我比較不懂~
X3還需要各位將他發揮到極致阿~
感謝分享哩~~~
感謝分享!
只希望X3提高一些一些畫素,價格不要提高十倍,我會感動到哭的
現在的畫素夠用了,我覺得有四點要加強。
一是片幅,SD1的畫素全片幅的尺寸,無焦轉率,對焦也更有優勢。
二是處理速度,以SD1的官方規格來看,高質RAW檔就高達45MB,這是很大的訊息量,也造就了它精細的畫質。SD系列的畫素向來不是重點,SD15不就四百多萬畫素,它的品質絲毫不輸目前主流廠牌的高端相機。所以畫素不是問題,問題是處理速度根本就跟不上來,SD1的測試現在都很明朗了,使用高品質RAW它的處理速度太慢,或許適中品質RAW 24MB的大小會是比較適合SD1的處理速度的。在SD系列處理速度沒上來前,它都沒辦法成為很好的主流機種。
三是可用的JPG,目前各家的直出JPG的表現都很好,直出是趨勢,除了不好拍的場景需要RAW的所有訊息外,我不覺得一般的場合還要拍RAW,一來相機處理速度快,再來也不吃儲存張數,三不太花後製時間。但SIGMA的直出JPG與RAW轉JPG那簡直是天差地遠之別,連SD1這個價位級數也是如此。
第四是SPP實在不夠稱職。X3F是他們家的核心技術,理當他們最了解,不該有別家的東西解的比自家優勢,C家的DPP也不好用,但死忠支持者仍多就是解像品質江湖盛傳是最好的,我個人是看不太出來,但既然有這麼多人背書,想必有它的門道。SPP蠻不是這回事,各家第三方軟體在解,各擅勝場,這也就算了,既然SD的使用者都得要進RAW,那麼更好用的批次處理應該要給我們吧!不然一個商攝case少說上千張,一張張處理那也太累人了==
解RAW檔,基本上已經沒有秘密了,只是後面的加料處理,可以讓視覺效果更好。
按照SD1的定價,full size的X3 sensor大概要超過百萬了
個人的樂趣在一張一張拉X3F,不過超過150張就要人命了~...方便的話,當然請別台相機代勞

SD15雖然出來幾年了,可是解RAW檔的程式,都沒有實際上支援,上次看ACR好像還停留在SD14上,三方軟體也大半不能用在SD15上,害我覺得好像SD14比較好。
有人可以試試dcx3 (dcraw方式) 這各小軟體嗎? SD14以下的應該還可以開啟,做白平衡的方式似乎還挺滿符合三層感光的方式。
日本網址日本網址dcx3
在國外網站找到一個小程式碼,利用模擬的方式比較full color(x3) 與 CFA sensor。

這是自己亂畫的圖,當作實際影像輸入


程式會顯示sensor上模擬拍攝的分布情況

較高畫素的CFA sensor,在兩倍綠色像素上,解析力是最高的


不過紅藍都有落差,解馬賽克以後(這個演算法還滿簡易的),影像有雜色且對比度都平均掉了。
遠遠看的話,感覺是x3在色彩上佔了一些優勢。
相機是sigma SD 15
sigma photo pro 解出來的顏色,實在是怪怪的。
最近換了螢幕EIZO,也用spyder3校色好了,來調一下顏色。

我只有兩支鏡頭,就先前經驗,馬賽克機這台,後製起來顏色正常也穩定,所以把調整目標訂在他身上。
都設定在F13 1/25秒,閃燈固定位置與出力。
因為沒有標準色卡,所以只有用肉眼調整一下,其實我也沒要求要很精確。
閃光燈應該是有壓過室內的光色,所以應該是沒有偏色,那個SPP一開起來實在是不太舒服
調整一下,感覺有接近了。在 色相/飽和/亮度 那邊沒有做調整,因為調那邊,有時會破壞到散景的部分。
10-20mm這隻老鏡頭,實在對比很高,飽和很高帶一點黃,下次再弄他。

其實85mm 那張,拍起來的原色應該是會接近下面這樣(by x3f_extract)

未做顏色轉換前,紅色離爆掉還很遠.....紫色在數位機沒有是很正常的。

拿來套一下之前的照片

白平衡都是拍攝時設定,SD15 AWB還不錯,所以應該是沒問題。
...而且相片中的膚色,的確是皮膚比較黑,不是比較黃的。
-----------------------------------------------
拿來試一下紅爆的圖

效果還不錯,這樣就比較適合後期拉曲線了~
關於X3的雜訊底噪這部分,一直都覺得X3都亮部非常好。
甚至感覺比5D2的更漂亮(100%雜訊檢視下5d2感覺跟12mp的APS-C sensor相差不大,不過當然在適當的抹除縮圖下,高畫素可以做到更好)
x3的明部色彩表現,有如絲綢一般的平順...(iso100下)
黑部的雜訊則跟m43一樣差,甚至更差,真是天堂與地獄並存的人間煉獄阿~~

之前的一篇討論
請問目前APS單眼,是不是拍藍天白雲都會有此不乾淨的色塊?
過了一陣子,才突然體會到,X3的藍天怎麼夭壽均勻......
以前也為了藍天白雲髒髒的煩惱了一下子....當然白平衡對藍均勻有差,不過CFA上倒是看不到X3這種均勻的表現。

因為沒有相同焦段的鏡頭,所以只有設置相同光圈與快門來拍攝,拍攝間隔相差不超過兩分鐘
對相機的自動測光來說CFA=0EV, X3=+0.3EV,X3都喜歡故意拍暗暗
CFA 12mp snsor by photoshop(除了都使用相同的白平衡值,其餘通通都設置0)


x3 14mp sensor by photoshop 同上設置


奉送一下SPP 5.01 設置都在0,中性,自動白平衡

註:photoshop camera raw本身在解RAW檔時,就會去除壞點,所以畫質會稍模糊。spp也有這項程序,但是SPP都有偷加銳利度回去...。

除了顏色些不同,對比與曝光的落差稍大,x3的好處是RAW本身所記錄的對比就很高了(..動態範圍卻很差)

擷取靠近中間部分100%檢視,第三張是縮圖二分之一的結果。


拉上天空色的對比,並做極高的銳利化(三張圖已合併,一起處理)


硬要說的話,我會覺得x3與CFA的雜訊強度是相當的,但是CFA有一種散落粗顆粒的雜訊感,X3則是與點相同細小,僅一次的銳利化,我覺得CFA的均勻度就已經崩潰了,或許這是解馬賽克方式所造成的結果,縮圖並無法有效改善(或許先做一次雜訊抹除,再縮圖能改善均勻度)
x3的藍天白雲可說是表現相當好。
謝謝您這麼努力用科學的方式解釋X3的特性
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跟朋友解釋為什麼我拿這麼奇怪的牌子
oxa9615 wrote:
關於X3的雜訊底噪這...(恕刪)

oxa9615 wrote:
相機是sigma S...(恕刪)


請問oxa9615大大
你的內嵌JPG是怎麼拉出來的?
我找到的程式都只能處理SD14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