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有兩台相機GXR A12/50mm(12mp sensor) 與SD15+85mm 1.4
先來各摘要:
1. SD15解析力較低
2. SD15暗部雜訊雖高,但高彩的雜訊,卻較A12佳
3. x3f適合暴力後製法
4. x3有馬賽克無可取代的成像方式,清晰感與紮實。
5. SPP與PS都沒有把X3F解得很好
起因是無意中,遊覽到國外網站國外網站,用螢幕測試對焦的方式。
發現馬賽克與X3拍起來,LCD的圖素有滿不一樣的差別。

兩張圖,其實沒有很仔細的拍成一樣的大小,只有約略相仿的填滿畫面。(都在F5~5.6減少鏡頭因素)
同樣用photoshop ACR解檔,設定相同。
圓圈外,是2*2的LCD圖素,在A12中呼之欲出(...雖然辦識率也沒多好)高畫素還是有其好處的。

看一下 dcraw -D A12 的結果,雖然2*2圖素的區隔似乎有看到....

A12由 dcraw解成彩色100%

x3f由monoVeon解成彩色,200%(無作色彩轉換,所以色彩怪怪的)
這並不是比較解析力,而是在比較色彩的命中率(很抱歉,X3拍得比較大)
X3能夠較精準拍下LCD的彩色排列紅綠藍(不是色散,我有比較過左右兩邊),而且大多的排列都正確,而馬賽克則會變成雜訊的排序,這點差距滿大的。
在底下將A12作dcraw -h 直接合併馬賽克,也是無法精確的顯現LCD的色彩排列。


把兩張,飽和度拉高後,會發現馬賽克的色彩散亂,做色相變換時,X3則是一整片滿均勻的變換。
這點在後製調整,拉亮對比後,馬賽克的色彩反而會較X3雜亂,這點在我之前處理X3F時,就有感覺到,圖拉一拉不會那麼快垮掉,且反而覺得雜訊不高。
不過有點致命傷的是SPP與PS,因為他在解X3F時,都會做壞點抹除與某頻道彩色雜訊抹除..等等的,總之X3F要出圖,需要滿大的軟體計算成分,約略有些失真,SPP會多了一些對比與銳化。
SPP 5.01 100%

SPP 5.01 200%

可以稍微拉遠看螢幕上SPP 100%(或第一張PS 100%),圓圈內的1*1圖素區域,跑出了與LCD不同的紋理方向,A12馬賽克不論哪個解法,都不會跑出不同角度的紋理。很明顯SPP與PS皆流失了一些X3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