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文章時苦惱了一會 ,想著標題應該是什麼...
最後還是與GR系列一樣,回歸基本。
最初接觸GR是在剛開始攝影時,在某書局買了台灣阿默所著的《GR Digital 極致的浪漫》
除了夢幻的圖片外,輕巧、直覺及單手操控等詞彙都一直留在腦海中。
採用apsc cmos的第4代digital GR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終於,筆者在去年出發台灣前一晚購入這台相機作副機。
10天的台灣之行可謂與它形影不離,手上的A7反而很少拿出來。
當時正想開始練習街拍,所以在旅程時用它拍了不少(爛)照片。
基本上它已可以完全滿足筆者對畫質的要求,畢竟「拍攝到」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如果重甸甸的相機連帶出門也沒有意慾,所有事情都只是空談。
再者,迅速的開機速度及可預設對焦距離都很有利snapshoot。
大片蒙皮及啞黑的低調造型也不會引起注意。
開啟微距模式可與主體走得更近
重曝功能也非常易用,不過筆者卻不常用此功能。
用重口味filter扮森山大師,你懂的...
很多人覺得28mm視角太平庸,跟一般電話視角一樣。
筆者在使用klasse w時也覺得28mm很難駕馭,使用gr後覺得情況好一點點,
可能是數碼化可以即時playback的好處吧。
接近雙眼的角度,所拍即所看,純粹的紀錄。
縱使GR是多輕便,筆者也不能做到每天攜帶。
再加上產量日少,所以於早前已將GR讓給有心人,希望它可以物盡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