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5月中帶GXR Mount A12 到韓國首爾出差 , 以下請各位看官賞圖下榻的飯店外觀7-11 的招牌出差期間巧遇韓國同事生日女主角開心切蛋糕三位韓國女同事合照夜晚飯店的浪漫燭光白天起個大早 , 在飯店附近拍的街景傍晚路過奉恩寺祈福奉恩寺內的燭火最後來幾帖黑白照
yorumask wrote:您這帖根本是勸敗來著 您太抬舉小弟了 , 小弟只是前一陣子剛入手 Voigtlander Nokton 35mmF1.2 APSH. II 這顆鏡頭 , 想說既然要去首爾出差 , 何不試試這顆鏡頭的能耐 , 尤其想看看在弱光之下的表現 , 這顆鏡頭果然沒讓我失望 , 分享的照片很多都是用F1.2的光圈拍的 , 而且全程沒使用腳架 , 畫質相當銳利, 是一顆非常棒的鏡頭 , 最近對焦距離為0.5m , 非常實用 , 適合日常隨拍, 有機會您一定要試試 , 絕對會有不同的感受
yorumask wrote:話說鏡頭真的是地獄阿,原本只想買1顆的,沒想到M組+傳統鏡真的比A16好用太多 呵呵 , 確實如此 , 小弟目前有4顆M鏡 ( 原本有6顆 , 出了2顆 , 汰弱留強 ) ,6顆M42鏡 , 因為GXR + Mount A12 和手動鏡實在太好玩了 , 不知不覺就買了一堆鏡頭
nelsonshyong wrote:因為GXR + Mount A12 和手動鏡實在太好玩了 , 不知不覺就買了一堆鏡頭 真的我的話是一頭栽到其他老鏡去了3顆老理光K口(單純出一口氣收進來的,目前打入防潮箱中)2顆BM口1顆L39口1顆放大機鏡頭明天還要來一顆M39口(非L39)目前的感想是1.M口轉接超方便,GXR又是為了轉接而生,當初理光怎不推展M組這個特點2.德國頭魅力十足;L39日頭溫柔雅致
yorumask wrote:M口轉接超方便,GXR又是為了轉接而生,當初理光怎不推展M組這個特點 其實是有在推的 , 只不過當初一推出時賣得很貴 , 小弟從22000元買1顆Mount A12, 買到13900元的 GXR + Mount A12 + P10 , 目前共有5台GXR 機身 , 5個 MountA12 , 4 顆M鏡各有1台GXR機身及Mount A12 , 另1個GXR機身及Mount A12 則給M42鏡共用 , 平時出遊則帶3機3鏡 , 想用哪顆鏡頭就直接連機身拿出來拍 , 懶得在機身上拔來拔去 , 因為3機3鏡的重量還是蠻輕的
nelsonshyong wrote:其實是有在推的 , ...(恕刪) 不管理光原廠還是恆隆行,對於M組其實都不是放眼在轉接其他卡口鏡頭,而是宣傳主打轉接【M鏡】2011年GXR的價位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鏡身1萬+M組22000+VM鏡=起跳五萬看官方少之又少的宣傳,若不是上01還以為GXR就是只能上M鏡當年同樣價位,可以爽爽買他牌入門單反而M鏡的主流使用大戶多半也是順便去買LEICA機身,畢竟LEICA品牌已經深入人心打著轉接M鏡專業機還有高額售價的策略,吸引不到大眾市場,也無法吸引到LEICA的死忠【萊粉】能獲得的市場空間就更加狹隘一直到今年初我終於知道轉接的最大關鍵【法蘭距】才豁然開朗,原來GXR真正的重要性遠勝於其他模組一台專業轉接老鏡的短法蘭距微單,而不是一台專業轉接M鏡的高價微單GXR跳水後C/P值爆表。我在去年12月1日購入M組9000元真是莫名的感慨,因為跳水與沒跳水中間價差可以買一顆CV 35/F2.5,更不用說一堆老鏡,就這樣大約平均每月1顆的速度在收入鏡頭,開始建構我的GXR雜牌軍(原來的想法是不打算跳下鏡頭地獄的>"<)nelsonshyong wrote:因為3機3鏡的重量還是蠻輕的 可能您的鏡頭都算嬌小型的吧我手上的 Canon L39 135mm/F3.5(VER.5)單鏡頭就574公克,快要1台斤了,是手上最重的鏡頭一機2鏡裝入側背包在廟會走上一天,腰已經痛到不行佩服當日那些全身掛單反全幅機+大砲變焦鏡的攝影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