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底片時代開始,GR這系列的相機一直都是經典
它的經典一路傳承,不論是在大小、握持感、甚至是操作上都是相當相仿的

按鍵配置上與GRD4想當相近
多了AEL、AFL/C-AF 這個撥環按鍵
還有側邊Effect按鍵
以及撥放鍵的改動而已

筆者本身 在之前 GR系列使用過GRD4
我覺得GRD4與GR在操作上 完全不需要適應時間
拿在手上與GRD4幾乎沒有差異

不過在畫質上,在兩三年前,GRD4在小DC界,畫質沒有第一第二,也有前五名吧
但,這次筆者在相機店做初步的試拍時
就已被GR APS-C的畫質所驚豔

而在轉盤部分多了TAv這個模式
以我摸索得到的結果,應該是控制光圈快門 相機判定ISO
聽說這個新模式,與PANTAX息息相關呢
我想談的是,MY1、2、3 這從GRD上面就看得到的
這模式對我來說想當好用
使用GRD4時,機身側便並沒有 Effect 這個按鍵
所以當要改變效果時,要一直進選單 相當麻煩
不過有MY1、2、3 轉換效果以及機身設定 相當便捷

再來談談這次新的鏡頭
等校28mm 一直以來都是GRD的傳統
當然這次也不例外
不過可惜的是
GRD4 F1.9的光圈 以及GRD4新增的VC
都沒有存在於GR的機殼裡面 相當可惜
不過在APS-C加持下 可用的高ISO彌補這些小遺憾

還有一點,是規格上看不太到的進步
反應速度

GRD4使用上,大概就是我對於小DC印象裡的反映速度
而這次來勢洶洶的GR,讓我有使用單眼的錯覺
當然暗部時還是對不到焦
不過整體性能上我認為不輸現今的微單眼

還有一點小抱怨
就是這次並沒有附座充,只有旅充
對於應急時,能使用隨身電源進行充電是相當方便的

不過一般平常充電時,要使用旅充
這對於長期使用DSLR的我來說
相當詭異
有種不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