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gi wrote:GXR已經許久沒公布...(恕刪) 各位親愛GXR用戶:RICOH感謝各位多年來的支持,決定和sony一起共赴135 FF cmos大放送,以量少質精高素質方向以彌補在其他性能的不足缺失。即起發表內建EVF+較大機身便於後面模組擴充相容。leica 135 FF cmos M專用特製模組但同時也可以使用在其他SLR鏡頭或RF鏡頭,提供終極需求。GR 16-35/3.4-4.0+35mm cmos在針對旅遊需求用,特別設計高素質廣角變焦鏡,讓旅遊美景為退無可退處境成為過去。針對室內需求用戶GR 35/1.4+35mm Hybrid cmosGR 24/1.4+35mm Hybrid cmos以感光元件內建混合式對焦,配上特別設計高速對焦馬達,以便在室內微光可以快速捕抓瞬間畫面。
我是覺得 GXR 這種 Lens + CMOS 模組的, 本來就不會在同一種 CMOS 上出太多鏡頭模組吧.比如說, 同樣用 A12 的 CMOS, 出了好幾個鏡頭模組, 誰不會罵了? 乾脆 GXR A12 機身 + 好幾支交換鏡頭, 可以省下好幾塊 A12 CMOS 的錢.目前都兩種 A12 了, 其他 A16, P10, S10 都一種, 很合理的做法. 因為 CMOS 不同, 而且要很大的不同, 和 Lens 綁在一起, 買起來心裡才不會罵, 是吧? 哈哈. (其實我覺得 A12 和 A16 差異都不夠大, 一樣 APS-C 的, 何必多花錢買 CMOS 勒?)至於我個人的話, 我只對 M Mount 有興趣.
路人甲㊣ wrote:我是覺得 GXR 這...(恕刪) 這裡是在於各家中,GXR是最沒有系統要兼顧。像SONY 可以輕易推出FF COMPACT DC,很多人就會覺得那FF mirrorless很快就會出來。但是一台定價要到2700-2800的FF COMPACT DC,那麼要推出FF mirrorless需要多少才能隔離兩種產品線,而DSLT潛力用戶也要小心。所以在這個前提下,RICOH是這些系統中最無後顧之憂,RICOH機身性能與更新狀況,做這種高素質大感光元件是比較好出路。另外甚至也不太需要走交換模組形式,畢竟等到後面,大感光元件之風吹起,整合一起模組式反而降低在銷售上定價彈性空間。雖然GXR模組式是創意,但當市場變化幅度很大時候,不順著走,那原本用戶忠誠度就可能瞬間瓦解。
要是我來這會是 2013 的計劃尤其是 K 模組一定要在第一季推出這可是互相哄抬 Pentax 的鏡頭好機會1. K 模組(有無 kit 組套在一起賣,會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聽到沒~震隆行)2. 高階版本的 GXR 機身(內建電子觀景窗, 提升對焦性能, 體積稍大增加手持性, 新設計復古外形),且與現行 GXR (降價)同時販售3. A16 21mm 或 75mm 定焦
shogi wrote:GXR已經許久沒公布接下來的發展了讓大家等的望穿秋水~...(恕刪) 各位親愛GXR用戶:RICOH感謝各位多年來的支持,很抱歉要跟大家說再見因為這是一個錯誤的計畫....但如果出一個全幅可換鏡頭模組或許有救..不過這完全違背了這個計畫的原意弄個三個不同取向的全幅感光原件或許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