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oh Caplio R5
|
拖了那麼多天,今天終於整了一半...
在上一篇介紹完基本的規格及外觀等資料後,現在開始從R5的操作層面著手,一開始我們先看看這台相機根據CIPA標準測試的續航力:
數位相機 | 電池容量(根據CIPA作標準) |
Canon PowerShot SD800IS | 240 張 |
Casio Exilim EX-Z1000 | 360 張 |
Fuji FinePix Z3 | 200 張 |
Fuji FinePix F30 | 580 張 |
Panasonic Lumix DMC-FX01 | 320 張 |
Ricoh Caplio R4 | 330 張 |
Ricoh Caplio R5 | 380 張 |
Sony Cyber-shot DSC-T30 | 420 張 |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R4較前代有所長進,在同類型機種中雖然不是最好的,但表現也不錯,經本人自己的測試結果良好,但實際可拍攝張數難以計算,因為太多張了。
外觀及設計:
R5體積相當輕巧,握在手中大拇指、食指、中指等握感舒適,前方的Ricoh
Caplio R5的字樣變成「止滑帶」,不過如果手掌大的人可能不是很適合用這台相機。
R5的體積有多小?我們來看看和其他相機的比較吧:
數位相機 | 尺寸(W x H x D) | 重量 |
Canon PowerShot SD800IS | 90 x 57 x 26 mm | 165 g |
Casio Exilim EX-Z1000 | 92 x 58 x 22 mm | 185 g |
Fuji FinePix Z3 | 90 x 55 x 19 mm | 170 g |
Fuji FinePix F30 | 93 x 57 x 28 mm | 155 g |
Panasonic Lumix DMC-FX01 | 94 x 51 x 24 mm | 155 g |
Ricoh Caplio R5 | 96 x 55 x 26 mm | 165 g |
Sony Cyber-shot DSC-T30 | 85 x 57 x 23 mm | 172 g |
使用R5:
Ricoh Caplio R5在使用上感覺尚算順暢,反應速度亦良好,請看看下表作參考,測試時使用創見 1G SD卡:
動作 | 詳細內容 | 時間(秒) |
開機 | 拍攝模式 | 1.8 |
開機 | 瀏覽照片模式 | 3.2 |
關機 | 2 | |
照片放大 | 瀏覽照片時放大至8X | 1秒內或4秒 |
縮圖瀏覽 | 把拍攝照片縮至1 x 3 的瀏覽模式 | 1.2 |
變焦 | 從廣角端到望遠端 | 1.5 |
對焦 | 廣角端* | 光源充足時:0.5秒以下 光源不足時:0.8-1秒 |
對焦 | 望遠端* | 光源充足時:0.5秒以下 光源不足時:0.8-1秒 |
拍攝間隔 | 閃燈關閉 | 1.2 |
拍攝間隔 | 閃燈開啟 | 2.2 |
拍攝間隔 | 閃燈開啟(防紅眼) | ~3 |
*R5的對焦能力與準確度個人觀感不算良好,其一,在對比、主體不算明顯處對焦幾乎失敗(用小花模式會好一點),其二,對焦的精確度不良,在之後的測試照片可以看到,尤其是在夜拍時,因為不能控制光圈快門,所以光圈變成一定全開,雖然小型CCD的景深可以稍為彌補此缺點,但是若精度出問題時會令照片稍糊,間接以為是相機本身成像不佳。 |
連拍模式:
R5在連拍模式為無限連拍,但在最大解析度(F3072)63時若非高速SD卡將有可能發生因來不乃寫入而無法持續以3fps的速度連拍,結果如下:
創見 1G SD | D-Tec 80X 2G SD | |
F3072 | 2.96fps(8張),8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0.66fps | 2.86fps(13張),13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1.9fps |
N3072 | 2.88fps(12張),12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1.4fps | 2.7fps(18張),18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2.39fps |
F2592 | 2.87fps(10張),10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1.05fps | 2.87fps(28張),28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2.4fps |
N2592 | 2.8fps(21張),21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1.67fps | 2.83fps(無限張) |
F2048 | 2.8fps(17張),17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1.34fps | 2.88fps(無限張) |
N2048 | 2.88fps(65張),65張後速度穩定的下降為2fps | 2.88fps(無限張) |
F1280 | 2.88fps(無限張) | 2.88fps(無限張) |
N1280 | 2.88fps(無限張) | 2.88fps(無限張) |
N640 | 2.88fps(無限張) | 2.88fps(無限張) |
可以看出一張高速SD卡是必需的,可惜我手上沒有再高速的SD卡可以再作進一步的測試。整體而言,比過去我使用R2時的連拍張數很很大的進步(R2印象中連拍最多僅有4張還是5張),另外,和過Ricoh相機類似的,R5的連拍模式也有三種,上面的測試都是一般連拍的測試,還有S及M連拍,S是一次連拍16張後合體成一張照片,M模式是持續拍攝,當攝影者放開快門後保留最後的16張照片再合體成一張照片,各有趣味,這部分有機會再補照片吧。
紫光測試:
100%裁切 | 28mm, f3.3 |
在反差大的情況R5雖然還是有輕微的紫光,但此現象尚算不明顯算是難能可怪,比我過去用過的Fuji F10及Panasonic FX8都好一點 |
熱雜訊:
以下照片的拍攝時間點略有不同,光圈快門組合如下述:
f3.3, 1s, ISO 64 | f3.3, 2s, ISO 64 | f3.3, 4s, ISO 64 | f3.3, 8s, ISO 64 |
在2s以上已經可見輕微熱雜訊,不過4s及8s時熱雜訊的數量亦是輕微,在暗部較多,但不算十分明顯,是比過去進步不少,不過以目前主流相機(就算如Canon的隨身機)而言,還是略遜一籌。 |
防手震系統測試:
自R3開始,Ricoh也擁有自家的防手震系統,到底是否有效才是重點,以下我們看看開關防手震模式的比較:
下圖為ISO 64 f3.3 1/2s 28mm手持下拍攝, 100%裁切 | |
防手震關閉 | 防手震開啟 |
由上述測試圖可以看出防手震系統確有其效果,開啟防手震後成功率約為90%,晃動那張其實也不算明顯,僅輕微晃動;關閉防手震後成功率約為70%。過去使用R2時已經覺得其外型在手持時很好掌握,不易造成太大的晃動,R5給予筆者類似的感覺。
未完待續:
下一集盡量在明天推出,內容包括大家最關心的高ISO問題,還有微距、鏡頭成像、白平衡、情境模式、錄影模式等問題探討,最後還會有更多的範例照片供大家參考。
原文連結我的網站:
http://www.dcaid.com/article/article.asp?tid=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