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購入GXR + A12 28mm, 第一次用就愛上拿它拍照的感覺,
操作介面設計的很好, 調整各種拍照參數都很快速, 很有使用DSLR的感覺,
相較之下已經用一段時間的GF1就一直覺的不是很上手, 是少一個轉盤嗎...?
另外GXR的鏡間快門安靜又沒有震動, 配合GXR舒適的握把, 安全快門至少可提升一級.
雖然SLR的反光鏡聲也是一種拍照的快感, 但以實用度來講, GXR近乎無聲的快門更好用.
既然GXR操作上已深得我心, 那畫質上的表現就更加讓人好奇,
這樣小型化機身和鏡頭可以帶來什麼樣的畫質?
手上有GF1和Canon系統, 就拿它們來PK一番吧!
GF1的鏡頭與GXR 28mm門當戶對的對手應該是Lumix 14/2.5這顆,
可惜我手上沒有, 只有14-45. 之前有比較過14定焦和14-45,
兩者的表現非常接近. 所以就用14-45上場囉.
Canon機身是全幅的(老)大兔,
鏡頭手上剛好沒有28mm定焦, 那就拿Canon頗受好評的16-35/2.8L上場囉.
所有測試都拍raw+jpg, raw一律使用LR轉檔, 參數都是default.
銳利度表現 (機身直出JPG)
銳利度表現 (機身直出JPG)
銳利度表現 (RAW)
各級ISO表現 -- 亮部
各級ISO表現 -- 暗部
逆光 (光源 - 580ex, m mode)
小結:
這3部機身/鏡頭組合的定位, 售價, 大小重量都不盡相同,
放在一起PK, 只是剛好我手上有這些機器而已.
銳利度讓人有點意外的是GF1表現略勝GXR.
機身直出易受機身銳利度設定的影響, 所以另外提供RAW做比較,
LR以相同sharp, NR參數轉出來結果, GF1還是小勝GXR,
1DsMK2+16-35L則明顯勝出.
高ISO表現, 不意外的是GF1果然很慘, 可用值只到ISO 800,
GXR和大兔在ISO 3200表現接近,
大兔細節較多, 但彩色雜訊也較多.
RAW比直出JPG好一點, 但三者相對的表現是差不多的.
逆光表現由16-35L勝出, 不論在光斑或對比都好過其它兩者,
GXR光斑比GF1好些, 但對比下降是三者中最多的.
GXR 28mm在各項比較中其實都討不到便宜, 但這些比較畢竟不能代表一部相機或鏡頭的全部,
扣掉特別的模組設計和價格因素不談, GXR真的是很棒的小相機!
如今面對後生小輩各項表現都不惶多讓, 不愧是一代機皇.
但以價錢來說, 1ds2+16-35L快要夠買10套GXR A12,
體機重量更不用講, 讓1DS2和GXR各擅所長各司其職是很好的搭配.
GF1受限於矮人一截的sensor size, 高ISO慘不忍睹,
隨時時間前進, M4/3高ISO會進步, 但其它APSC EVIL也會進步,
高ISO恐怕永遠是M4/3的罩門.
lumix 14-45表現不輸A12 28mm, 雖然沒有直接拿lumix 14/f2.5來比較,
但相信表現不會差於14-45.
lumix 14/2.5和A12 28mm的等效焦段和光圈完全相同,
體積重量就由14/2.5取勝, 這點就顯示出M4/3的價值所在了.
我也覺得A12 28mm的銳利度不能說是高超,但中心到邊緣都有很不錯的水準。
之前的日本網站A12 28mm和GF2 14/2.5測試
有些疑惑,根據該網站的SAMPLE看來,A12 28mm的銳利度表現卻比14/2.5好很多,
那麼該解讀成LUMIX的14-45比14/2.5還銳利很多嗎?
雖然輕小就必須付出很多代價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這些照片是取該鏡頭系統理論上表現最好的情況,低ISO,縮光圈,都拍RAW,架腳架,Lightroom解成jpeg,不做任何調整
第一組,戶外

GXR A12 28/2.5
f/5.6 1/500s ISO200
GXR原圖

GF1 14-46/3.5-5.6 關防手震
f/5.6 1/250 ISO100
GF1原圖

GXR中央裁切

GF1中央裁切

GXR左邊角裁切

GF1左邊角裁切
第二組 室內

GXR A12 28/2.5
f/5.6 1/10s ISO200
GXR原圖

GF1 14-46/3.5-5.6 關防手震
f/5.6 1/5 ISO100
GF1原圖

GXR中央裁切

GF1中央裁切

GXR左上邊邊緣裁切

GF1左上邊邊緣裁切
GF1因為片幅較小,做出高素質的鏡頭相對容易,這隻14-45以KIT鏡來說表現很好。
不過A12 28mm的表現還是很好啊,中心略勝,邊緣大贏,不至於輸給GF1的變焦鏡,
A12的中央和邊緣的表現都有水準之上,以APSC中價位鏡頭來說算是很棒了。
(我還有測一組Sony a700 + carl-zeiss 16-80,不過那和此主題無關,所以不貼)
這當然不是說樓主的測試有誤,而是我覺得要判斷銳利度,於環境、設定、測試變因、個體差異都有影響,
且有人重視中心有人重視邊緣,很難就一組照片來判斷。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