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理查的 相機日記34: RICOH Caplio RR1 [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

相機日記34: RICOH Caplio RR1 [我的第一台數位相機]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相機不是現在市面上新品的相機,
這是一台將近10年以前發售的相機,也是陪伴筆者最久的一台數位相機。
這一台相機現在依然健在,所有的功能依然正常如新。
筆者今天要藉著這一台相機,順便說一說筆者一路看數位相機的發展心得。
醜話說在前,這一篇筆者的用字比較臭屁與辛辣,請多包涵。
不喜歡看炫耀,抱怨的文章的人,請就此打住,筆者不希望留言都是罵我的心得。

雖然標題說這是筆者的第一台數位相機,
不過,嚴格來說,這一台應該算是第三台。
真正的第一台數位相機是以前信用卡累積點數送的,沒有螢幕,只有一個按鍵。
可以說是一台玩具。跟用了就丟的底片機質感很像。
第二台數位相機是這一台的前身RICOH RDC 7,
外型跟這一台RICOH Caplio RR1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RDC7出來才沒多久,更新的RR1就出了,
美國因為退貨很方便(10年前更方便),所以就拿RDC7去換了RR1回來。
RR1就陪著我從2001年一直到將近2007年這麼久的時間喔!

其中有沒有考慮換相機?當然有,但是找不到更好的相機。
怎麼可能?2001年的相機,這期間沒出過更好的?
筆者是這樣認為的,
同時也要帶出這一篇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筆者看數位相機發展的心得。
不過首先還是來看看開箱文吧!看看將近10年前的相機是怎麼包裝的?

怎麼樣?2001年的包裝,一點都不遜色於現在2010年的包裝吧?
其實筆者認為當初的包裝比現在更花俏~


看到斗大的72MB了沒?當初72MB就已經是市面上最了不起的容量了!
這台相機是8MB內建,加上一片64MB的記憶卡,一共72MB。


翻轉式螢幕其實很早就有啦,現在居然還是有人在打翻轉式螢幕...我10年前就知道了啦!暗!


盒子上的說明非常詳細,還有中文。現在包裝上有這麼詳細的有多少呢?


盒子上就可以看到配件相當多,誠意十足...現在的相機呢?


接下來我們打開盒子,這個相機的盒子總共有三層的內容物,這是第一層


第一層是說明書,CD,相機保護套,線材


第二層有保證書,充電器,電線,遙控器等等


第三層有相機本身,跟其他的小物


三層的內容物都搬上來,相當齊全,人家十年前就送mini轉AV線了,十年後的相機還在送這種線嗎?
現在的相機,有一堆有mini HDMI的輸出,卻不附送線材,真的很沒誠意!


這台就是RICOH Caplio RR1


筆者自己認為還算蠻會保養自己使用的物品,有意思跟筆者買二手相機或者耳機的話,
筆者一定盡量讓買家有買到新品的感覺,事實也證明如此,很多Head-Fi上面給的Feedback都是這樣。
大家看看這2001年買的相機,用到2007年左右,出國好幾次,出差好幾次,連貼紙都沒掉,也沒髒。


這台相機很特別,他是扁平的...
扁平的有什麼好處?沒什麼值得紀念的好處...
有什麼壞處?很難不手震...所以筆者練就了自我防手震的功夫。


2001的數位相機已經有轉盤了,還有錄音,錄影,拍文件,跟其他功能。
看到現在很多人討論相機可不可以錄影,2001的時候就可以了喔!


電池安裝的地方


觀景窗...不過這個寬景窗跟現在的DC都一樣,沒什麼實際效用


轉盤,觀景窗,電池蓋


這是相機的下方。
仔細看,裝三腳架的地方還有橡膠填充,避免三腳架的材質刮傷相機。
看看自己現在手上的DC,2008~2010的DC,有哪一款有這樣的保護設計?


同樣是相機的下方,靠近轉盤的下方是變焦的操作桿


這是相機放記憶卡的地方,在轉盤旁邊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記憶卡不是現在流行的版本,非常的薄


這個叫做Smart Media,當初那個年代,算是速度快,容量大的記憶卡。
這個128MB的記憶卡,大概就要美金128元,1MB幾乎就是一元美金!


比較一下Smart Media跟現在的SDHC卡的面積


比較一下SDHC跟Smart Media的厚度,Smart Media還比較薄咧~


這是相機的左側(面對轉盤方向來說)


相機的前面。哈,RICOH從以前就喜歡搞鏡頭蓋...


相機的前面。沒有鏡頭蓋的樣子


各位猜猜看鏡頭旁邊的按鈕是做什麼用的?
答案是:快門
是的,這個相機有兩個快門,一個在觀景窗的上方,就是一般的快門。
這一個快門是專門讓相機拍直式的相片使用的,
RR1可以把相機拿得像拿DVR那樣子直立拿著,按這個快門拍照。
各位啊,這是將近十年前的相機喔!
現在的相機除了不斷提升自欺欺人的畫素以外,真的有在進步嗎?


閃光燈


後面觀景窗直接從這邊透出來...沒什麼意義。現在的DC也是這樣子。
筆者認為與其做一個假的觀景窗,還不如不做,省空間。


相機的上面
微距拍攝1cm,現在的DC能夠達到微距拍攝1cm的有多少?
如我要以進步的原理來說,應該要全部都輕易的達到,但卻不然。


請原諒筆者一直拿這一台跟現在的DC比,不過筆者這一篇文章的目的就在此。
筆者認為這將近10年以來,DC的進步遠比想像的慢。
在RR1之後,有很多廠家就開始展開畫素競爭戰!
一直強調畫素,一直刪減相機功能,
然而畫素雖然一直提高,感光元件卻鳥的不得了,
出來的相片也只是很多醜陋的畫素組成的垃圾。


畫素的迷思
既然提到了畫素,筆者不得不講一下心中的埋藏以久的怨言,
一直以來,筆者都盡量以客觀客氣的態度發表文章,
但是提到這個畫素的事情,筆者真的不得不變臉抱怨一番!
由於2002到2006期間,相機的競爭戰都是卡在畫素上面打轉,
今天C家出了5萬畫素,明天O家就出了5.5萬畫素,後天S家就出了6萬畫素...依此類推。
所以畫素這個名字就漸漸的被消費者注意...
筆者最不屑,也最討厭,最不爽的就是看到有人指著別人剛買的新相機問:
「你這個是幾百萬畫素的?」
問完之後還伸伸舌頭說:
「喔,你新買的才6萬畫素喔?我去年買的是7萬畫素喔!」
「是喔?你的還比我貴喔?但是我的是7萬畫素的喔!」
其實,這種東西解釋一下就好,偏偏買的人都有大頭病,都要認為自己的眼光最好。
就算跟他們解釋相機其他的功能,畫質好的要素,他們還是聽不下去,
堅持畫素大就是比較好...遇到這種人到後來我都不解釋,他們高興就好。
然而,這種人不是不懂,不懂沒關係,我自己也不是多專業。
但是不懂又裝懂,又要堅持,那就很頭痛了。
畫素高絕對不代表畫質好,畫素高,感光元件爛,鏡頭爛,處理器爛...
出來的就是點數密度比其他相機高的一張低畫質的作品。


剛剛抱怨太多了...回到開箱文
這個相機的螢幕是這樣子打開的,螢幕下面還有操作鈕



這個螢幕還可以仰角,配合拍攝時構圖的狀況來調整上下角度


仰角還不算什麼,還可以旋轉


可以旋轉到整個被對拍攝者...這樣設計要做什麼呢?


這樣設計當然有用啊!把相機轉到前面,螢幕在前面...當然是自拍囉!


看到網路很多人推薦G11的重點,居然是旋轉螢幕可以自拍...
看了真的是昏倒,旋轉螢幕自拍十年前就有啦!算得上是什麼特點?只是沿襲而已。
這個螢幕還可以從這個角度向後倒下變成螢幕在上面的狀態。但筆者忘記拍了。


這就是筆者在文章一開始所說的,筆者到2007才換第二台相機,
因為這段期間,雖然相機一直在推陳出新,但是多是注重畫素,不注重畫質。
筆者以前是RICOH的迷,覺得Canon雖然銳利,但是發色太淡,
Sony柔化太厲害,沒層次。Olympus太醜...(大家不要討伐我,我是說2002-2006之間)。
後來筆者換了RICOH的R4,其實還是蠻失望的...
雖然一定畫質有進步,但是就是沒有以前這一台RR1帶給我的驚豔!


對了,來比比看RR1跟去年的SX200IS面積差異


筆者沒有拍好,但是SX200IS比RR1厚一點。


附上RICOH Caplio RR1的按鍵配置圖給大家參考



RICOH Caplio RR1實拍圖
在2001年的時候,網路剛剛開始普及化不久,
那時候的平均撥接速度不算快,所以筆者最常用的尺寸是800x600。
一般筆者都是拍攝1120x840,縮圖成為800x600來存檔。
以下是筆者挖出來,以前用RR1拍的圖片,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筆者認為比後來的RICOH R4還要好。

黑白照片
這兩張是在Queen Mary(瑪麗皇后號)的船上拍的



這張的拍攝地點跟上面兩張圖一樣,在Queen Mary的船上,
這是RR1的文件拍攝功能拍的,原本是專門拍攝文件用,
用在景色上,景色很像變成了漫畫一般。


Gatty博物館的模型圖


這張拍得不好,但是為什麼要放上來呢?
筆者手上拿著的是真正的奧運銀牌,以前我在大學的同學贏得的。炫耀一下。


這是我跟我老婆邂逅那一年,加州發生嚴重火燒山的情況,
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還沒交往,我一個人拿腳架跟RR1在公寓前面拍照,
他剛好開車來找我,覺得我正在拍這些相片很有趣,決定載著我衝向火海...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穿得很醜,無袖汗衫,醜短褲(還破一個洞),全身汗臭味...
本來只是想走出來公寓外面隨便拍拍照就回去洗個澡,
真的沒想到會遇到未來的老婆大人開著車出現,也就硬著頭皮帶著滿身汗臭味坐上車,
就這樣沿著火的方向開去...奠定了我們未來...咳,扯遠了。
第一張是住處附近,第二張是到達了警察警戒線的地方...



煙斗
接下來請看看一系列的煙斗照...煙斗是我買數位相機的原因...
玉米斗(快要絕跡了)


長管煙斗(那時候還沒有拍魔界三部曲,筆者已經在享用長管煙斗)


珍藏玉米斗


高爾夫球紀念煙斗


沒有上漆的煙斗


名家雕刻海泡石煙斗(那時候還沒有哈利波特)


鳥眼明顯的眼斗


很多很多的煙斗...


煙斗看多了,換個心情
這是侏羅記公園


環球影城的一個角落


環球影城入夜後(手持,無閃)


舊機器也是可以做到這樣的效果的(手持,無閃)


微距
兩張都是煙斗中間的銀環,
第一張是2000年美國國慶紀念煙斗
第二張是福爾摩斯紀念煙斗



筆者以前的蛇-武藏丸
後來為了我的貓Silver,把武藏丸賣掉,賣價還不錯。
蛇真的是一種很邪門的動物,我有很多親身經驗,不過那也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加州丹麥村的酒莊葡萄園


加州丹麥村的一個角落


最後介紹筆者最珍藏的煙斗
筆者執著的認為Winslow的煙斗是可以跟Dunhill平起平坐的煙斗。




結語
筆者不知道大家怎麼看上面的相片,雖然上面的相片並不完美,
不過筆者認為儘管這是2001年出產的機器,僅僅使用1120x840來拍攝。
這樣的效果真的不差,搞不好還比得上現在剛出的便宜消費機。
反觀消費機市場,2002~2006的像素戰,到達2008年底才開始真正注重畫質跟功能。
筆者認為DC從2001年就死了,到2008年底才復活,
最近的Sony TX7,Canon的S90都讓筆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動,
好像找到了當初RICOH Caplio RR1給我的那種驚艷,
希望DC研發繼續加油,讓消費者得到的不只是高畫素,也是更有趣,更感動的產品。



參考資料
美國官網製品情報
日本官網製品情報
Steve's Digicams評論

相機之旅,下一次的相機之旅應該會介紹Canon S90或580EX II,
不過我真的很怕發表580EX II,我從來沒用過閃光燈,更別題外閃了...


udeupa、理查、Seattler
udeupa 休閒的精彩
雅卡狄亞 巴哈姆特 部落閣
iTry 騎士團:udeupa 駐站專版
廠商之旅: Ultimate Ears總部 專訪報告
理查的耳機之旅
2010-03-25 8:58 發佈
真有心~寫的這麼長~加分
01010101010101
話說~還真的有點臭屁
想當初這台的價位也是很驚人~
那時看到朋友使用還相當羨慕~
總覺得數位相機這類電子商品的改變並不如其他3C商品快~
謝謝你的文章分享~

bruse11 wrote:
真有心~寫的這麼長~...(恕刪)


是很臭屁啊,
如果閣下看過我其他的文章,一定發現很不同...
wpliao wrote:
想當初這台的價位也是...(恕刪)


真好!找到一個當初看過這一台的大大。

說真的,就像我說的,DC其實是一直在退步的,
一直到這兩年才開始又進步回來。
例如說現在有投影功能的,接圖功能的,大光圈的,類單眼的...

有好幾年的時間都是一些很廢的相機。
對我來說很像是欺騙消費者的玩意兒...

還是一句話,真的很討厭人家看到相機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那個是多少萬畫素的?」
聽了真的很不想回答。
這台確實是經典~!! 我沒有買~ 但是我知道這台當年可是好物

寫的非常的詳細也很用心~

我個人也很不喜歡畫素決定一切並且說嘴說得很神的人 .........


看到網路很多人推薦G11的重點,居然是旋轉螢幕可以自拍...
看了真的是昏倒,旋轉螢幕自拍十年前就有啦!算得上是什麼特點?只是沿襲而已。



但是我覺得紅字這段G11翻轉螢幕那一段寫得有點奇怪

在眾多DC相機裡面翻轉螢幕就是因為消失很有一陣子沒有出現過, 才顯得G11的翻轉螢幕是可以被視為特色

如果照您這樣的說法

這台ricoh相機根本也沒有任何特色~ 因為他也不是世界第一台數位相機

早在2001的 10年前也就開始有數位相機的實體出現了...所以這台RR1 也只是沿襲而已........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RR1...

之前曾經一度想買台進來玩玩
可惜那時沒看到品相好的

那時也有找過測試照
找到的測試照印象中顏色稍微有點偏

不過這台真的是我覺得有史以來造型最屌的數位相機
叫我阿義就可以了~
別叫我牛肉~ wrote:
這台確實是經典~!!...(恕刪)


我是說反轉螢幕,並不是什麼新的東西,
不過因為G11又拿來用,變得很像很神的樣子,甚至變成入手的關鍵之一。

其實反轉螢幕流行過一陣子,但是有很多翻轉螢幕到後來都會接觸不良,
所以翻轉螢幕消失了好一陣子,就像你說的一樣。
不過他絕對不是G11=好相機的關鍵。

所謂沿襲,不是抄襲,就是沿用以前的概念跟技術這樣而已,沒有什麼不妥,
但是他不是什麼新的東西,所以我看到網路一堆人說什麼翻轉螢幕多神之類的,覺得很昏倒。

我也沒說RICOH這一台是經典或傳奇,或者是第一台怎麼樣怎麼樣的相機,
我只是說,他是一個將近10年前的產品,而他的配備就已經這麼強大,
甚至跟現在的DC有得比(功能與配件),所以我才會提出來講。
翻轉螢幕現在實在是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十年前呢?我覺得相當了不起的。

另外,兩個快門按鈕也是相當了不起的,市面上到現在有兩個快門的DC有幾台?
連DSLR都只有頂級的機種才有。其他的要外加的就不要算了。
確實翻轉螢幕並不是多神的東西, 但是我相信是一個選購上可考慮的優點

我覺得會把翻轉螢幕視為神物人基本上應該也不必太去重視此種人群的看法了

畢竟這只是一個方便拍攝的功能

當年我確實也覺得這台相機非常特別, 非常強大

論現在的DC來說 我唯一覺得新奇特別的大概只有三星的雙螢幕了吧

其他確實在這幾年來說幾乎是大同小異, 打畫素戰爭, 一點意義也沒有....

看看Canon G11 跟 G10 就知道他們也早就知道操弄畫素這招沒用了

相機有一種奇妙又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別叫我牛肉~ wrote:
確實翻轉螢幕並不是多...(恕刪)


所以我才說DC最近才開始真正有在進步。
我覺得是從G7開始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