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機身的汰換率很低,是可以一直延用很久的部位。
而感光元件一直革新,從底片到數位,數位的幾百到幾千萬畫素,以及ISO畫質都一直在汰換,將這部位分離出來優勢在於延續機鏡系統。
現在Ricoh將感光綁定鏡頭,汰換率最低的部位得隨最高的同進退,跟數位機背的優點大相逕庭,甚至我覺得它模組化的很多餘‧‧‧
要隨身APS-C+DC的話,市場上有DP2(甚至Ricoh拿這次的APS-C出一台)+隨便一台DC,
不用抽換模組更方便,也沒比GXR佔到多少空間,還更便宜。
Ricoh這招鏡頭+感光元件實在矛盾。
簡單的來說,這系統只是將Ricoh的相機(APS-C、1/1.7)、投影機等產品,共用一個操作手把+LCD而以。
共用操作手把+LCD,還賣的更貴。
有更方便嗎?
沒必要吧 = =
拿遊樂器比喻,Ricoh出了一台卡帶綁主機的電玩,你要換遊戲就連主機也要一起換,延用的只有手把,
而它延用手把的目的,在於可以拿去控制自家的電視、手機。
我要一個共用手把插來插去幹嘛‧‧‧
bane67124 wrote:
相機的戰國時代塊慢慢...(恕刪)
根本就是不一樣的需求
哪有什麼出不出局??
再者
135/dslr的對焦速度目前還是凌駕於dc跟其他機種
光對焦速度這一點就會是專業跟攝影記者的best choice
總結:
不同的東西跟產品線
哪有什麼取代不取代
淘汰不淘汰?
難道smart汽車出來
大卡車都要消失了嗎??
不同定位,ok?
下面這篇文章還有附影片可以瞧瞧.應該會讓人比較清楚.
GXR公式發表(附影片)
如果看過了就很抱歉浪費你們的時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