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怒啦
基本上小弟認為這套系統是很有趣 也值得期待的發展
雖然概念不是全新 但是在普羅市場能做出這樣大膽的系統
真的要幫R家鼓鼓掌:P
模組化的東東
其實除了前面大大說的RED系統
還有比萊卡還貴氣的ALPA 12系統再做
而且也是鏡頭 機身 感光元件(可選中片幅或phase one數位機背)分離
只是單單一個部件大概就可以花上一台萊卡S2單機身(80萬元大房車...誤)了!
回到正題
接環的部分 個人覺得應該是PS比較大
因為接環上方的圓有點不自然的感覺
理論上M4/3並不是開放規格 4/3才是...@@
而4/3的接環比圖中的還要大 且只有九點電子接點
所以不可能是4/3
再者 鏡後距的問題 其他接環模組如果真的開發出來 會有點好笑:P
因為至少要多突出兩公分左右 好像有點妨礙機身美感@@
zakkwang wrote:
模組化架構有沒有搞頭?當然有
問題是模組化的重點在於cost down,不在於效能
效能低於特化機種是必然的結果,不用太執著在這一點上面
可是當模組化之後,user無法受惠於cost down的優點(目前定價就是如此),要模組化幹嘛...
等Ricoh把定價降下來之後再來談GXR系統有沒有搞頭會比較實在一點...
目前台面上的相機廠商
我個人覺得真正有實力搞模組化系統的大概只有C、P、S三家(韓國S廠也很有機會)
因為他們同時具備了sensor、電子系統、光學系統的生產製造能力
能控制生產端的成本,才有機會玩大模組化系統
什麼零件都要向別人購買(而且大多是競爭對手),如何發揮模組化的cost down優勢?
說得好,給您拍拍手

個人覺得三爽是最有可能加入模組化戰局的,因為有本錢又最沒有包袱
傾聽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 多一點的掌聲
少一點戰爭 多一點的單純
kanako0605 wrote:
4/3的開放規格可能...(恕刪)
43 聯盟裡本來就有 Fujifilm,故有 Fujifilm 欲轉向 43 的傳言並不奇怪。
我稍早 PO 的資料似乎沒什麼人點進去看......
相關資料
http://www.four-thirds.org/en/contact/group.html
http://zh.wikipedia.org/zh-tw/4/3系統
目前似乎只剩 Sanyo 這個會員沒有任何 43 的相關新聞.....
yameme wrote:
43 聯盟裡本來就有...(恕刪)
嗯~我說的也是這樣,出4/3不意外,但是之前好像是M4/3 RUMOR的樣子?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6&t=1248826&r=6&last=14975122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9&t=1249516&p=1
看此篇似乎提到M4/3與4/3都可能有的樣子...
gunplar wrote:
K大到哪裡果然哪裡就有戰文
是這樣嗎?討論區不就是要討論嗎?該討論就討論~不會刻意去掀起戰火~而且我也沒這本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