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GRD IV 詳細評測


chris01 wrote:
剛看到網路上有s10...(恕刪)


s100....果然背照式cmos的雜訊表現挺不錯的,
就規格來說的確很吸引人,我也稍微有點被動搖

期待趕快通通上市讓這些相機們來個大亂鬥阿!!

adai69 wrote:
台灣 ePrice已...(恕刪)

為什麼ISO的地方要特地挑黑白色系的圖塊@@"
高ISO除了雜訊,還有色偏的問題吧
不過雜訊有比GRD3改善了
GRD3大約800就爆雜訊了說。

而且總算有防手震了
這樣夜間1/8秒應該OK了吧
sean9456 wrote:
s100....果然...(恕刪)

我記得S100不是背照式阿 是一般的cmos而已
bsi cmos不適合做大於1/2.3" 對畫質反而不利

armani0118 wrote:
我記得S100不是背照式...(恕刪)


背照式是我從網路上的介紹看到的,部份網站是有說是背照式,實際上是不是並不清楚...
不過另外再請教為何背照式不適合用在1/2.3以上的cmos呢?
sean9456 wrote:
背照式是我從網路上的...(恕刪)


關於背照式不適用於 1/2.3" 以上的 CMOS

這邊有文章可以看 :)

http://www.ptt.cc/bbs/DC/M.1316262460.A.9A4.html

adai's blog http://adai69.blogspot.com/

adai69 wrote:
關於背照式不適用於 ...(恕刪)


瞭解了,感謝!!

原來是考慮到開口率與過飽和的問題,

不過我看了以後個人覺得過飽和的問題應該較容易克服(以濾鏡過濾或者參數調整),設計上要是光線不足時才頭大。
我覺得目前之所以還看不到1/2.3"以上的背照式應該是因為還沒有其必要性,再者考慮到成本及製程的問題。

猜想未來若對於像素的需求越來越大(1600萬以上^^),或許大於1/2.3"以上的尺寸就會出現了,背照式的優點還有較低的色散及炫光呢!
這倒未必
如同上面那篇講的背照式容易損失高光細節及畫質對比度
用在較大片幅圖增成本還收不到效果 片幅做大時用畫素衝高來拉回開口率反而多此一舉
畫素密集度過高反而容易產生噪訊 現行高階DC主流的1/1.7"塞一千萬其實都還嫌多了
若片幅再更大的話鏡頭孔徑也大 不是光靠開口率拉得回來的 不然nikon1甚至M43早就這麼做了

DC來說畫素競賽根本是扣分點 有沒有發現高階DC畫素都比消費小DC低
nikonP6000→P7000 畫素還從1200萬降回1000萬呢!豈不是開倒車?
S100此舉換成12MP CMOS 高ISO會較好之餘也增加了畫素 剩下就靠新晶片看成果如何
CCD畫質還是有其優點 但CMOS成本較低 多的成本去用在24mm5倍光變 感覺就是要對打P300
這是成本配置問題 不見得怎樣一定比較好 對廠商來說能賣就好

色散或眩光其實更仰賴鏡頭光學品質 光靠電子技術效果有限
高階相機自然是在鏡頭設計下功夫 那才是治本的作法
影像處理上花功夫去救高光 不如直接點加強低光 強化高ISO或大光圈(還附帶景深優勢)
低階相機會採用自然是要節省成本 更不會去兜這一圈(大片幅也是增加成本)

簡單講 背照式用在小片幅才有事半功倍之效 用在大片幅是捨近求遠結果也不會比較好
電子性能不是不重要 但越高階的相機就越應回歸光學技術
(否則強者如5N配上16定結果又如何?)
想請問一下樓上adai兄
GRD4這樣的價位
若與GXR A12 28mm相比
不知您的看法是?
armani0118 wrote:
想請問一下樓上ada...(恕刪)


跟A12 28MM比喔?
功能上完全不重疊的二台機子...

如果沒對攝影有點概念,我還是會推薦GRD3/GRD4吧 或是S100

畢竟A12 APSC的感光元件大
最近對焦距離拉 光圈的控制 什麼的 比較需要去注意

不過如果你有點攝影觀念,然後不需要隨時把相機丟口袋
只是需要一台輕一點的相機
那就是推薦GXR A12 28MM了


台灣公司貨定價還沒出
所以我也只能猜而已

米國定價:$599 我想這就是以後水貨的價錢 大概就是台幣$18,000~20,000

然後台灣公司貨慣例是+3,000~+4,000


也就是 台灣定價有可能還是跟以前一樣的23,400 or 23,900

即使是這樣的售價 比NEX5N還貴

我想還是有人會買單的

畢竟 口袋機+好手感+好操控 這點

目前還是沒有第二台競爭者.....

即使是GF3+14-42X也是






adai's blog http://adai69.blogspot.com/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