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RICOH GXR A12 拍攝RAW時,曝光選擇

高光部分

來舉各例子,最近不愛用套裝軟體,所以用dcraw,或者懶人用的RAWdrop (以dcraw寫的介面免費軟體)


這是一張過曝的照片(相機JPG)+1.7EV

RAW檔的長條圖。

以下是以rawdrop輸出TIF,選擇不同的高光處理,以photoshop不加profile開啟。
左邊是原RAW未調整,右邊則調整level來讓高光部分可以清楚看出差別。



unclip不裁減,將整個16bit DNG範圍呈現,所以會暗一點,過曝的部分則會顯現粉紅色。
clip則是將DNG可用部分,裁減展開到TIF檔,所以看起來亮了,但是色階拉開了部分。
Blend與Rebuild7(有1~7各等級處理) ,則是以軟體去"捏造"補回過曝的地方。

.....用完以後,還真是覺得他補的不錯。不過當然應該是小過曝才補的好看。
回一下本樓主題:小過曝可以補得很好看;但若為了抑制過曝而降EV,拍暗再拉亮,則細節盡失,很難處理。
(暗部細節盡失,容稍後再說明吧)

如果是用LightRoom,那應該跟PhotoShop的camera RAW操作差不多,參考一下這個↓
http://www.adobe.com/digitalimag/pdfs/highlight_recovery.pdf

或者搜尋 Highlight recovery可以找到很多。
oxa9615 wrote:
看起來你最在意的就是...(恕刪)


謝謝,不過那個補救辦法已經算是影像合成了...

又試了一個免費軟體 Raw Photo Processor (以下簡稱RPP)
我覺得它是目前效果最好的一套,不過介面很"工程師"就是了....



LR 3.2


RPP


奇怪的是
RPP輸出的jpg就算輸出時高光爆了,在LR還是調的回來
但是原始的RAW在LR居然沒辦法!?
就像上圖,LR的那張亮部補償我已經加到滿了,下半部臺階還是爆了
但是RPP輸出的JPG,輸出時亮部有一點過曝,不過在LR亮部補償拉了20左右就回來了
實在不懂...


高光補償應該有是有一定的限度,LR的幅度應該不大,高光補償應該是向上補,不會動到中暗部的色階。或許是LR在編輯時向上已經沒有空間了吧。(因為打開時他一定有先做clip這各動作)
捕償的演算每各軟體用的也不同,也真的要試過才知道。

JPG我印象中,轉存JPG以後,黑色會不黑,白色不白...然後你事先用RPP補了一半,LR再補一半,我覺得在演算上這很合理。
oxa9615 wrote:
高光補償應該有是有一...(恕刪)


我也覺得LR高光補償幅度蠻小的
必須用其他方法來達成,比方說-EV再拉補光
但這樣子做的缺點就是暗部拉亮的雜訊會很明顯

發現Bibble Pro也不錯
但是GXR升級軔體之後,軟體就認不出GXR的RAW了...
您不仿可以試試 dcraw 中 -h 這項指令,不做解馬賽克內插運算。
將RGB合成一點,圖片大小減半,有點接近X3的效果 ,當然效果沒原生X3好,不過幾乎每各套裝軟體都沒這種原始的功能,也可以省了很多內插演算校果差異的煩惱。
最近的DCRAW也可以解X3F了,用這各解RAW檔很好玩。

GXR現在也沒有Lens的profile檔案,認不出來也沒差,只是EXIF資訊會部份遺失就是了。
滿討厭減EV的,因為他已經是ISO200,已經放大了兩倍,又減下去,那RAW檔裡面紀錄的光量會很低。
oxa9615 wrote:
您不仿可以試試 dcraw 中 -h 這項指令,不做解馬賽克內插運算。
將RGB合成一點,圖片大小減半,有點接近X3的效果 ,當然效果沒原生X3好,不過幾乎每各套裝軟體都沒這種原始的功能,也可以省了很多內插演算校果差異的煩惱。
最近的DCRAW也可以解X3F了,用這各解RAW檔很好玩。


謝謝!
我試了rawker,也是用dcraw為核心寫的軟體
只是有了GUI,效果其實不錯,不過我不太喜歡它加減亮度的效果
像是用一層灰色蓋上去,很不自然

-h是否就只是Half Size呢?
不知道和用軟體縮圖效果差別有多大


oxa9615 wrote:
GXR現在也沒有Lens的profile檔案,認不出來也沒差,只是EXIF資訊會部份遺失就是了。
滿討厭減EV的,因為他已經是ISO200,已經放大了兩倍,又減下去,那RAW檔裡面紀錄的光量會很低。


Bibble很怪,不支援的檔案連預覽都不會出現
所以升級軔體後就無法使用了,蠻可惜的

ISO 200用起來真的蠻困擾的,希望新軔體可以加入更低的ISO選項
明明同一塊CMOS的相機都有ISO 100可使用 : (
half size其實就是把馬賽克的三色疊在一起成一個點而已,效果好不好可能見仁見智吧。
反正全尺寸轉出都要計算馬賽克,各點平均起來,會糊糊的,之後都是要加銳利與縮圖的,不如用一半大小比較方便。
不過這樣轉出TIF,速度很快,而且我也用不到原尺寸的圖檔....檔案也比較小不會爆炸硬碟。




附帶說明一下,上面的像機JPG直出,是有設定像機銳利度7 , +0.5 EV。RAW檔則未做CA校正與任何處理。

習慣上JPG,我會先bilinear縮圖50%後再處理,處理完,才用bicubic縮圖到網頁大小。

感覺上,上面的比較似乎是差不多的....所以有時候出圖的時候會再偷偷加細節↓


拉亮度的話,我會堅持用曲線來拉。用level的方式拉亮度,感覺好像有點減損色階。

怎麼好像我們一直再鑽RAW檔的牛角尖阿

pokomomo wrote:
謝謝,不過那個補救辦...(恕刪)


請問 pokomomo 大
Raw Photo Processor 只有MAC版的嗎?
我上網爬不到PC版的說~
http://blog.yam.com/daw731

0101daw wrote:
請問 pokomom...(恕刪)


是的RPP只有MAC版。
殘念......謝謝大大回應

這個文章真的很不錯~看別人的研究,
可以發現自己沒有發現到的細節,還有
應該注意的觀念~
http://blog.yam.com/daw731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