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 wrote:
canon 的 S90 也真是擺著要討 LX3 和 GX200 的市場, ricoh 還不認真回應一下怎麼行
我覺得1/1.7吋感光元件這一階的,操作得好的話,有可能變成各家的藍海市場(包括量&利潤)
因為1/2.3這階各家殺個要死,差異又很小,純靠品牌既定形象和外型來競爭
DSLR要擴大市場有限,畢竟價格早已不是問題,入門KIT都2萬上下(高階就另外說了),體積和"看起來"較複雜的一堆操作,都是他無法改變的天命
而1/1.7載體積尚可接近小DC的尺寸和兼具簡易全自動和部分手動,及較1/2.3好的畫質都是它的優勢,
因為這兩個系列的機身優勢都是以操控性、反應速度取勝,而不是完全從採用的感光元件與鏡頭來考量。
當初玩 CX1 的時候就讓我印象滿深刻,除了操控方便之外,
它的快門延遲很短,按下快門之後它就瞬間捕捉一張照片,然後就馬上能再拍下一張,
類似 DSLR 那樣輕快、不拖泥帶水的感覺,真的要親自玩過才能體會,
而且目前有幾台輕便型小砲能每秒拍攝 5 張最高解析度的照片?(CX2 五張,CX1 四張)
GRD 系列也是,從來都不以帳面規格取勝。
或許很多新機看起來實力不遜於 GRDIII,但依然沒有任何一台強調能單手完成幾乎全部操控,
GRD 系列從一代開始,調整光圈、快門、ISO、白平衡等,都可透過機身前後方雙轉盤來輕鬆完成,
和大部份單眼相機的邏輯神似,對於需要這種操控性的硬派玩家來說,反而很難在其它機器上獲得滿足。
S90 規格很不錯,採用和 GRDIII 同一片最新設計的低雜訊 CCD,而且廣角端光圈並不遜色,
但它不像 GRDIII 強調的零快門延遲,按鍵看起來也無法單手快速操控,
最近對焦距離也沒有 GRDIII 強悍(1cm vs. 5cm),
因此在定位上,其實兩台相機依然是針對不同 target market 所設計的產品,而無絕對重疊性。
雖然能明白 Ricoh 相機優勢的玩家終究是小眾,但靠著這一小票粉絲們的支持,
Ricoh 其實就能生存的很不錯了。
Oscar's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oscar210
oscar210 wrote:
我也覺得 GRDII...(恕刪)
小弟也是RICHO的愛用者 但是大大您的論點小弟有一點點地方不太能接受
RICHO的確是以反應取勝的機種 看朋友拿著相機瞄老半天才拍一張
R牌的反應實在快太多了! 只是R牌近年的策略真的有點奇怪, 新機種一直推出
但是功能又沒有什麼變化, 這種策略實在滿糟糕的=.= 因為喜歡R家相機的玩家
就不太敢進場, 因為太早進場買的是最貴的, 太晚進場一下子又出新機種, 變成
觀望的比買的還來的多許多。小弟兩年前要買的時候是R7 但是我寧可跑去相機街
找R4, 只要不到一半的價格! 果然才兩年時間...R8 R10 CX1....

另外GRDIII的照片 跟 GRDII的照片如果混在一起, 眼拙的小弟可能分不出來是
哪一代的作品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