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Ricoh GX-100 大獲全敗...

說真的
我覺得GRD是最均衡的消費機
除了操控外樣樣不求做到最好
甚至很多東西做不到
但整體來說造就了一台很平衡的機器
21/28/35/50定焦相信是對絕大多數攝影師來說最習慣使用的焦段
GRD可以提供在輕便的原則下最容易讓你調整到想使用模式
我不認為Canon/Nikon做不到
但很明顯他們不會這樣做
光是獨立按鍵加雙轉盤就是準專業機才能配備的功能
沉重的DSLR定位的負擔讓他們不會讓這種消費機"越級"
當然當初GRD的推出的確也讓很多原本GR的使用者失望
不過那是另一回事了
不太懂為什麼一堆人特別跑來這邊明著暗著嘲諷Ricoh GRD/GX100?

每個人各有喜好, 每台相機各有各的好, 互相尊重一下吧
http://flickr.com/photos/warmwater/
我想你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GRD的實體焦長5.9mm
Gr系列跟本沒有類似超級廣角的設計
兩者鏡頭設計完全不同
更何況CCD的特性和底片大不相同
拿兩個東西類比簡直是拿岳飛打張飛
簡單講難道你以為同樣canon L鏡不同焦段畫質類似嗎

西洛 wrote:
我用過GR1(不是我的,是我家人的),了解你說的這些...
但是拿用ccd的DC和底片比......大大會不會太嚴苛了啊
GRD仍是用GR鏡頭不是嗎?我有強調是鏡頭吧?! (恕刪)
不只是噪訊問題而已
上面鏈結的圖一
柏油路面及左側酒紅色休旅車雜訊高的嚇人
建築物的層次感與細節盡失
大概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在陽光下 低ISO(64) 縮光圈(7.1)
不應有麼糟的畫質
Brian Wang wrote:
我想你根本搞不清楚狀...(恕刪)

我沒有GRD,也不是很了解GR1(畢竟不是我的),拿我不熟的機器作例子是我的不對,我道歉!!
但是下面那段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
我有把ccd和底片當一樣嗎?這又跟不同焦段的L鏡有什麼關係呢??.....可能真是我國文不好,前後文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連接??
========================================================================
再讀了一次,
你的意思是GR1跟 GRD是完全無關的東西嗎?(就像不同的L鏡??)

或許我是真的誤會了,GRD不是 GR-digital嗎??
難道這個GR,只是唬人的??
dsg0125 wrote:
西洛兄:
是不是代表RICOH在"影像處理技術"的落後呢~?
並沒有要求GRD樣樣都好,起碼要做到"均衡"
高階定焦機種,其罐頭程式出不了好圖
需要張張後製,說得過去嗎~?
(其實後製對畫質的改善很有限,圖二經你調來調去後雜訊依舊)...(恕刪)


本來看這是GX-100的討論,就不跳進來了
畢竟我不是 GX-100 使用者

但既然您提到GR D了
身為 GR D的使用者
我必須站出來很大聲的反駁您的說法

您對 GR D 不滿意雖說是個人意見
但我對於這些指控,必須提出不一樣的看法

我的使用經驗是:GR D的 JPG "非常"不需要後製
(GR D的快門張數是 15xxx,比較的對象主要是ist* DS +FA Limited系列鏡頭)
1. 主觀 - 色澤上非常舒服
2. 客觀 - 設定上使用中央重點測光,JPG直出後,進PC後製軟體,觀察曝光曲線位置,甚少過曝或曝光不足(調曝光的參考)
3. 客觀 - 同 2.,觀察曝光曲線所橫跨範圍,常常已吃盡左右兩端(調對比的參考)

大家愛拿他來後製,未必是因為直出的圖不好
我倒覺得是因為容易拍出 好素材 供發揮

此外,在比較時
每一個人對於每一個項目的加權比重會有所不同
並不是每個人都要解析度測試 100分
有的人是要解析度80分,但操作感要 90分

更還有 色澤傾向的個人偏好問題

合自己胃口,就是用起來順手的好工具
需求因人而異

在你看解析度與對比寬容度時,焦段與攜帶性的考量又突然統統不存在了
偏偏這世界未必都是這麼簡單的,至少對某些人不是

舉一個例
當我背著背包,左手拖著行李,左邊腋下挾著一卷海報,眼光瞄到排隊人潮搭配現場燈光構成美麗的曲線,
我需要單手拿出相機,可以不移動(正在排隊)的前提下取得大視角,單手舉高取景,摩擦力大的蒙皮,讓我穩穩握住,並單手很快速完成操作,再單手收回相機,事後回家不需要修片來調曝光與對比,之後也不打算洗出相片,只想留在電腦裡當blog的素材

我覺得 GR D 勝任愉快,要拼解析度的場合,我的 DSLR+RAW 自然會上場
但換成別台您所謂高解析度的消費DC則未必能有這種機動性
您說的雜訊?
以我的需求來看,夠用到掉渣

您舉的例子,可能純然是張測試照,但我是 實際的人,我凡是喜歡以 應用面來看
暗處的那台車的細節,在我眼裡,完全不該是那張照片的關鍵處(如果他想要"照相"而不是照"對比寬容度測試照")
在對比強烈的場景下,要用陰影下的細節來表達給觀看者什麼呢?
照相對我來說是要傳達感情給觀看者,但可不是"哇!陰影下解析度好高喔" 那種感情
若相片中的焦點處是陰影下的汽車,我想構圖的比例上就不會是這樣
相機的曝光也不會是這樣,到時所謂的暗處,不再是那麼暗,雜訊也不會是這樣
且我更在乎的是整個畫面的光影印象,而不是路人甲臉上有沒有痘痘

看評論時,還要考慮 「評論者與你的相似度」高不高,來看參考價值

窮追猛打的去批一個工具,實在有些走火入魔了

一個產品熱門了,引來些不了解的追風者,一股腦的追捧,當然會讓人看不慣
但大可不必把機器拖下水,對機器搞起批鬥大會
硬要搞成一個極端,變成買這機器都是笨蛋這樣的單一結論,對大家有什麼意義嗎?
適可而止吧
在一場海戰中兩軍艦艇互相駁火,某水兵掏出身上的點45,
不斷朝著敵艦射擊,口中唸唸有詞.....怎麼射程這麼短、火力這麼弱.....

某黑道大哥在巷弄中遭遇仇家,急忙要取出在身後背袋中的M-16,
口中唸唸有詞......怎麼槍枝體型這麼大.......

某路人逛街、購物、用餐、看電影,口中唸唸有詞....帶著GRD剛剛好.....
沒辦法G7、P5000對我而言是大了點

恆X行的服務品質或許不夠好,至少在我表達強烈不滿時,
他們不斷向我表達歉意,比起前一台C牌DC的服務態度好多了







morganlin wrote:
在一場海戰中兩軍艦艇...(恕刪)


這三張真的很精彩... 不知道是用那一家拍的...太精緻了...
ProPeter wrote:
這三張真的很精彩.....(恕刪)



By GR Digital
Ricoh GRD我90%大多用snapshot模式, 除了近拍用小花模式, 即開即拍, 好操控,廣角, 這樣對我來說就很好用了, 我也沒有後製(惰性)

至於雜訊? 對我來說不重要, 我也不會放大到100%看照片

前幾個月去日本出差時, 帶了單眼和Ricoh GRD去, 結果單眼只拍了兩張櫻花....其他都靠GRD拍照, 沒辦法為了快速和街拍...
日本出差隨手拍

隨機挑些照片, 點圖可以看原來尺寸大小的圖








http://flickr.com/photos/warmwater/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