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Ricoh是否會出GR III.再問:入塵

如題,請問各位專家,有沒有人有聽說 GR iii 的消息?!


近期小弟想要購買 GR ii

但因為一月要當兵,

不知道買來拍兩個月值得不值得..
(怕 GR iii 在服兵役期間發表)

想請教各位有沒有 GR iii 的消息或是預測?


麻煩了,感謝!


*另外,雖然其他版已有入塵解說,
但想再次請問,有沒有專家可以提供更細節的「防入塵大法」?感恩.
2016-10-05 10: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Ricoh GR III
當兵別買,現在換機那麼快,會浪費錢
canadadog wrote:
如題,請問各位專家...(恕刪)

canadadog wrote:
近期小弟想要購買 GR ii
但因為一月要當兵,
不知道買來拍兩個月值得不值得..


先說結論 ... 不值得.

Ricoh GR系列以現在的標準雖然它的操作還是可以進前段班,使用定焦鏡但相對新機在畫質上又沒有太大優勢,買來放一年說真的不值得. 我個人是在等 GRD V OR GX系列 看會不會用上 1" 感光元件.
canadadog wrote:

有沒有人有聽說 GR iii 的消息?...(恕刪)

GR 過去都是二年更新一次, 下次更新是 2017 年...
GR III 應該是明年中 七八月發表吧

其實GR II可以買呀 它的升級感近乎無感

GR比較適合隔兩代再升級

rivar wrote:
先說結論 ... 不值得.
Ricoh GR系列以現在的標準雖然它的操作還是可以進前段班,使用定焦鏡但相對新機在畫質上又沒有太大優勢,買來放一年說真的不值得. 我個人是在等 GRD V OR GX系列 看會不會用上 1" 感光元件.


GRD V?1吋感光元件?

GRD4在2011年發售........你等了6年也太會等了吧
還是說你不知已被新GR接替了.....

1吋感光元件......人家早就已經把APS-C感光元件放進GR裡了
都已經GR II了
怎麼可以越做越回去勒

畫質上沒有太大優勢?
在隨身DC裡GR一直是畫質的前段班(我個人是排前兩名)
顏色自然、銳利度夠、功能完整(HDR、間歇攝影都可)、又有effect可玩
再加上體積和操作性
怎會沒有太大優勢勒

比較詬病的倒是低光的對焦速度和無防手震

至於GXR嘛.........請轉支持pentax吧


言歸正傳
GR iii應該在2017年中或年尾會公布
就看樓主覺得值不值得囉
GR/GRD系列都是隔代大升級,像GR到GR II其實只多了Wi-Fi和微調處理器的色彩調控邏輯而已,升級感微弱,如樓上幾位大大所說GR是兩年一機,而Ricoh在剛結束的Photokina大展專訪中也表示GR系列會持續開發下去,我認為GR III是蠻值得期待的!
小弟兩代都使用過,希望第三代能改善暗處不易對焦和高ISO雜訊過高的情況就很好了,鏡頭模組許多玩家希望光圈能升級、能改成內對焦模組以降低入塵機率等等,樂觀其成,個人不負責猜測三代會使用24MP內嵌相位點感光元件,並使用低厚度銅線製程增加像素開口率(如Sony A6300),來解決對焦和高ISO的問題,當然有些玩家希望變成全幅機和28mm大光圈,但應該就不會是正宗GR魂口袋隨身機惹(可參考Leica Q)
另外回答樓主入塵問題,可加購原廠GH-3套筒配上保護鏡來降低入塵機率
前幾天有去看GRII,店員說GR是兩年一小改四年一大改,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我決定下個月要購入XD
天啊,感謝各位專家的建議,小弟受益良多。

感恩感恩!
mudstrawman wrote:
GR/GRD系列都是隔代大升級,像GR到GR II其實只多了Wi-Fi和微調處理器的色彩調控邏輯而已,升級感微弱,如樓上幾位大大所說GR是兩年一機,而Ricoh在剛結束的Photokina大展專訪中也表示GR系列會持續開發下去,我認為GR III是蠻值得期待的!
小弟兩代都使用過,希望第三代能改善暗處不易對焦和高ISO雜訊過高的情況就很好了,鏡頭模組許多玩家希望光圈能升級、能改成內對焦模組以降低入塵機率等等,樂觀其成,個人不負責猜測三代會使用24MP內嵌相位點感光元件,並使用低厚度銅線製程增加像素開口率(如Sony A6300),來解決對焦和高ISO的問題,當然有些玩家希望變成全幅機和28mm大光圈,但應該就不會是正宗GR魂口袋隨身機惹(可參考Leica Q)
另外回答樓主入塵問題,可加購原廠GH-3套筒配上保護鏡來降低入塵機率

1.GR II除了您講得改良之外,很重要一點是raw檔改為可以用Pentax DSLR的原廠軟體DCU 5轉檔。GR II之前的機型用Ricoh隨機的原廠軟體並沒有辦法解出與機身相同的影像,這點其實滿重要的,尤其是對Pentax的使用者來講兩者統一更為方便。

2.底片時代GR1,GR1s,GR1V的最大光圈都是F2.8,數位時代GRD III和GRD IV是因為感光元件較小因此才能做到F1.9的光圈,GR還是因為用了CMOS所以才能在現有的體積內做到F2.8,相同設計如果是用在APS-C CCD的話,畫面邊角失光嚴重,周邊畫質極差,所以在物理的先天限制下,如果要做更大光圈,鏡頭體積就要更大,整機尺寸就更大,更不要提鏡頭要伸出是因為需要有足夠的鏡後距離,你要做成鏡頭不會伸出也可以,機身加厚到把要深長的長度涵蓋進去就可以,但這就失去隨身機應有的輕便性。

3.做35mm CMOS可以,體積再放大,價格在上調,然後問題就變成還有多少消費者會願意買單?Ricoh從GRD到GR II的定價區間大致相同,而且請注意這個區間先天上就已經有成本上限,例如DSLR現在14bit A/D是滿普遍的規格,但GR II也沒有14bit A/D和14bit raw。所以如果真的出135版的GR III,那先天鎖定的客群就是願意比GR II花更多錢,願意接受更大體積的消費者,這恐怕就不是過去這些GR fans了。

4.個人認為買GH-3去裝保護鏡是滿多此一舉的作法,要這樣用的話就不適合把相機皮套掛在腰上,每次使用前後要拆裝GH-3,就算你真的想這樣做,大概最後也會覺得太麻煩而不帶GH-3出門。

5.A6300那塊CMOS即使在設計上改良,開口率應該還是比16mp的CMOS小。GR II很難得的地方是還使用16mp的CMOS,24mp的CMOS先天上高感光度就大約差一級,比較理想的狀況是GR III用20mp的CMOS,如果用24mp的CMOS,在成本考量的前提下很有可能是用K-3 II這塊,而不是A6300那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